文|家电网
随着世界步入近现代,汽车工业成为工业各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一根标杆:纵观各国历史,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兴起,还是50年代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经济的起飞以及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无不是以汽车为代表的重工业高速增长为前导。
中国也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里,将“建汽车厂并造车”作为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即便是现在,汽车产业的支柱性地位也依然存在。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占全国GDP总量近10%,而同期房地产行业产值77561亿,占GDP比重为6.8%。
汽车工业的对经济的重要性,一直吸引着许多企业家趋之若鹜,其中自然也包括家电企业。近年来,伴随着2014年新能源汽车热潮兴起,不少家电企业纷纷“上车”。将近9年过去,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是更顺畅了?还是更拥堵了?
陆陆续续的“上车”的“乘客”
众所周知,由于房地产的管控、市场容量、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家电企业们对自己的主业前景并不乐观。在巩固现有业务的竞争力之外,他们开始不断寻找新的增量市场与新赛道。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景气度较高的赛道,都不乏家电巨头跨界布局的身影。
五一节前,市面上纷纷传言有一位新“上车”的“乘客”出现——海尔。4月29日,海尔就“造车”传言进行官方回应称,海尔非常明确不造整车,将从生态的角度切入汽车市场,其中就包括零部件和汽车充电桩。
不过,早在海尔之前,就有不少家电企业已经“上车”。只不过他们的结局并不乐观。
1997年,春兰斥资7.2亿元收购了东风南京汽车汽车厂,组建了春兰汽车,生产中、重型卡车,但在2008年因亏损严重被江苏徐工集团收购。
2003年,美的相继收购并改造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湖南三湘客车,并形成昆明和长沙两大基地,进入客车领域。但2008年由于经营不善,美的暂停造车项目,生产基地易主。其中,美的长沙汽车生产基地被比亚迪1.08亿元接手。
2016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开始力主格力收购银隆新能源,几经波折后,2021年8月,格力电器以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同年11月,银隆新能源官宣更名“格力钛”,但是该公司在2022年净利亏损继续扩大,亏逾19亿元。
创维集团于2019年底成立天美汽车,2021年正式发布“创维汽车”品牌,并推出第一台乘用车SUV。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创维汽车总销量仅2.19万辆。黄宏生称,2023年创维汽车的销量目标是挑战4万辆。
其他家电企业则退而求次,没有以销售整车作为自己的目标。例如早前造车失败的美的,2016年开始研发针对车用的电动压缩机,2018年成立汽车部件公司威灵汽车。据悉,威灵汽车位于安徽合肥的工厂已于2021年投产,位于安徽安庆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一期也已于2023年年初正式投产。
TCL则在新能源车载相关产品上发力。TCL旗下的TCL华星在2019年正式开启车载显示应用业务,目前已经与比亚迪、上汽、奥迪、奔驰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客户在车载显示业务上开展合作。
海信则是在2021年公布了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三大布局:车路协同、智能座舱以及整车热管理。同年,海信斥资约13亿元控股了日本三电控股株式会社,后者主营业务为电动压缩机、热泵系统和汽车空调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不过当下,摆在这些“乘客”面前的,是他们面前越来越拥挤的赛道。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与美国不同的是,美国只有少数几家汽车制造商,而中国有几十家,其中许多公司多年来一直在追求汽车业务的扩张。
蛋糕就那么大,分的人多起来,每个人抢到手里的就不多了。就连资本曾经热捧新能源汽车,也开始打起价格战:2023年开年,特斯拉借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退出的契机,率先在中国市场挑起了“价格战”,引发了包括蔚来、小鹏、飞凡在内十余家车企先后降价。有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顾问表示,自己所在门店3月份的成交量环比下滑了近三成,“很多客户是冲着优惠来的,看到优惠情况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就扭头走了。”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工业产销数据显示4月我国汽车产销环比下降。整体来看,当前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动力依然较弱,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释放,汽车工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较重。
从大的产业环境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国内各大巨头集中放量,国外汽车品牌扎堆入市,同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保护政策和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迎接各大车企的将是一场硬仗。近两年,仅新进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总体产能就将近300万辆;另外包括北汽、广汽、上汽、一汽、奇瑞、吉利、长城、东风、长安等等大型的自主传统车企在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就超过500万,还不包括宇通、中通、金龙等大型客车企业和一些专用车企业的规划产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正在积聚。
与此同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的管控越发严格,重点培育具备规模和实力的大型企业的意图愈发明显。而随着行业成熟的逐步提升,未来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淘汰。
汽车工业是技术、资金、人才高度密集,高度全球化、高度竞争的现代化大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对于跨界“上车”的家电企业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同时他们还需要面对原本浸淫行业多年的传统车企、互联网科技公司等多个对手的竞争。若想以汽车业务作为自己的第二支柱产业,家电企业需要在今年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