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音乐先声 小童
编辑|范志辉
“好一个鲜衣怒马少年郎,风采翩翩。”
近日,#25岁小伙反串表演21年女角#热搜话题下,一身红衣的京剧乾旦郭雨昂,尝试戏腔演唱的《红马》惊艳了诸多用户,并围绕着这个年轻人与众不同的音乐道路展开热议。
他演唱《红马》的一幕,正是出自芒果TV的青年共创音乐竞演综艺《青年π计划》。最新一期节目中,郭雨昂表演的《满江红》,被Rapper李大奔的《颜如玉》淘汰,令多名粉丝感到惋惜。
那么,国风京剧被网络歌曲淘汰,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输给网络文化?在我们看来,未必。
反差曲风、跨界艺术:横冲直撞的青年音乐人们
时间回到两人对决那一刻。
先出场的郭雨昂,从“何日洗客袍”的如泣如诉,到“壮志满怀”的慷慨激昂,配以京剧演员的专业手势,一举一动和眼神里“全是戏”,传统戏曲与现代流行乐的交融天衣无缝。一曲《满江红》,让张艺谋镜头下的金戈铁马重现于世间。而人气Rapper李大奔的《颜如玉》,则以《那么骄傲》的柔情与后半段的说唱形成反差感,其粉丝基础、现场气氛略胜一筹。
由此,也引发了几种截然不同的思考:客观地从传播优劣势来看,在一档主打青年文化的音综里,传统文化受众基础不如网络热歌、说唱文化基础大,在传播上更“慢”。
不少网友认为,两个舞台都很精彩,难分高下,网络热歌也是时代之声的一部分,或是旋律朗朗上口,或是共情性突出,爆火有其必然,鄙视链没有必要;有一部分喜欢郭雨昂的粉丝则感到意难平,认为抛开大众知名度,京剧舞台更有特色新鲜感。
通常来说,在一档音乐竞演综艺里,舞台更燃更炸、劲歌热舞的“快歌”,比偏向于抒情的“慢歌”更有优势,知名度更大的网络热歌比小众曲目更有优势。但网络热歌也不是次次都能取胜。
同样是在《青年π计划》里,另一位歌手邓典,演唱了自己的网络热歌《神魂颠倒》,引发千人大合唱,气氛热烈;却意外地输给了吕彦良的独立创作《飞》,后者自弹自唱的舞台,散发出舒适惬意的氛围,不算燃却自成一个世界。
节目出圈,还引发了另一个话题#网络热歌在比赛中有优势吗#登上热搜。从结果来看,优势并不绝对。网络热歌有输有赢,恰恰证明了观众的多元包容性,同时也证明了节目本身的丰富多样性。
事实上,在这档节目里,多种元素的新鲜舞台碰撞并不少见。
比如,《青杉路古堡》服化道、舞台背景灯光全部由沈川绮本人设计,主色调是神秘的绿与忧郁的黑,配合美声高音,打造出一个哥特童话;二公的《水形物语》延续了这一独特风格,在研读原著小说后,沈川绮特意设计了水花泡沫形状的头饰戒指和裙子,并化了同一风格的妆容,结合模拟水花的舞美效果,优雅的单人华尔兹将全场气氛推向顶峰。
她的舞台并不仅仅是音乐,更是是一场融合视觉、听觉、美术的音乐剧表演,是整体美学风格的传递,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跨界艺术形式。
同时,碰撞的也可能是多种曲风和表演风格。如Y2K千禧风装扮的周君怡,为“90后的回忆杀”《坏女孩》注入了说唱、电子舞曲的灵魂,在舞台上即时完成拼贴重组,上线便登上了QQ音乐当周的综艺音乐榜。此外,她更用长沙话、普通话结合英语表演《哦改咯》,令长沙观众直呼惊喜,她从日常生活中取样的声音,也让其音乐充满人间烟火气。
然而,这些舞台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因此《青年π计划》也获得了一些“怪异超前”的评价。反过来看,或许也是创造力的另类标签。每个天才型歌手在刚出现在大众视野时,都曾被质疑怪异,比如刚出道的周杰伦。
某种程度上,节目将镜头对准一群未满30岁的年轻人,同时给予充分的自由度,其实是有点冒险的。可以看到,整个节目几乎没有一模一样的曲风,选手们说话也都很Real、耿直,甚至有些“拽”。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已经是成熟的音乐人,吕彦良曾提名过第33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周君怡也拿过说唱选秀节目《黑怕女孩》的“最强厂牌”,谭聪翀是摇滚乐队“霓虹花园”的主唱,黄鲲已参与企划制作歌曲近千首。
因为年轻,所以不世故不讨好,有足够的试错成本,所以愿意走在前沿。多元碰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不仅是说唱、电音、摇滚、京剧等多种传统与现代的曲风碰撞,更是学院派、自学成才派等多种青年音乐人的自我碰撞,他们可以一起闻乐起舞,也可以视对方为“另一个自己”期待合作。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说,“输赢对郭雨昂和李大奔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碰撞和成长。
传统和流行是怎么撞出艺术火花的?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郭雨昂本人,会发现他本人就是推动传统与流行碰撞的先锋。
他对戏剧的着迷始于儿时,太奶奶是资深票友,小学四年级,他加入了剧团科班学习,六年间每天五点起床练功,同时上专业课和文化课。2017年,他最终被梅派名家张南云收入门下,成为梅兰芳先生的第三代传人。从戏校毕业后,郭雨昂考入北京戏曲学院,并去上戏进修了影视表演。
接受了近20年科班教育之后,不走寻常路的郭雨昂并没有将进京剧团作为职业规划。他发现抖音直播线上唱戏,是一种能够打破时空局限的传播方式。他的直播间因自由新颖,而吸引了很多同龄人:他会唱昆曲,也会用英语唱京剧,整理分享戏剧剧情、历史典故,如今其抖音帐号@郭雨昂ANG 已收获超43.5万粉丝,他表示自己的“不务正业”,让很多年轻人爱上了京剧。
另外,郭雨昂还将十多首流行歌曲与戏曲相融合改编,此前的《红马》,上过热搜的《霸王别姬》,与李玉刚合唱的《赤伶》,均为其代表作。《贵妃醉酒》的婉转动人,《穆桂英挂帅》的豪迈慷慨,古老京剧艺术在他的直播间重生发光,直播间最多时在线6000人,“有的人说,在听了我的直播后,第一次去戏院看了戏。”这让他很欣慰。不难看出,流行与传统的碰撞成为音乐人的灵感来源,带来了强辨识度,新奇感和传播势能。
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正是传统与流行的碰撞,推动了近两年来的国潮爆发。从周杰伦写的《刀马旦》,到他演唱的《娘子》,从李玉刚到Aki阿杰等古风歌手,唐诗宋词、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的结合,让年轻用户领略中华文明之美,降低了大众欣赏门槛,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力,有效推动国风音乐发展进化。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还体现在作为网生一代的Z世代,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受众。B站官方数据显示,在年轻用户活跃度高的B站,2019年,国风相关的投稿件数增长率331%,UP主人数增长率304%,70%年龄在18-24岁之间。截止2021年6月底,B站国风类视频数量已超过一百万,国风类视频的观众数量已经达到1.36亿。
如果将国风元素视为一种符号和语言,当中不仅包括音乐形式,更包括视觉设计等多种形式。在多个领域,国风元素与现代流行的结合,加速了其持续扩列的速度,使得“国风”成为各大平台的流量密码。融合不仅限于音综、影视OST,更发展为品牌美学,如流行美妆品牌花西子坚持“东方美学”定位,有效触达受众,又或是改良版汉服的出现,推动了汉服在年轻群体的破圈。
任何时代,传统与现代流行的碰撞结合所产生的火花,都是艺术发展进步的源泉,同时为两种不同艺术文化注入生命力。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融合苏州传统建筑和现代艺术简约几何形态,又如徐悲鸿将中国传统美术与西方美术的写实风格结合,开创了近代绘画。
同样地,音乐也是在不断自我反向撕裂中,得到焕新和成长。因此我们看到的,节目中多种截然相反的曲风、表演碰撞的强度和密度才如此之大。不妨给这些年轻的音乐人们更多时间和空间,假以时日,或许会长成新的模样,一时输赢,未可轻易断言成败。
结语
在碰撞中,音乐人们呈现出最本真的自我。正如那英所说:“来这个节目我太值了,近距离看到了青年人喜欢的音乐和思想。”这些新生代音乐人呈现出的音乐人文素养、对音乐的热爱和使命感,缓解了“华语乐坛后继无人”的乐迷惯常焦虑。
华语乐坛需要新鲜血液,星体在碰撞中爆发出最大能量,而《青年π计划》要做的,便是为种种碰撞提供舞台,为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就已经上线的几期节目来说,让我们看见了青年音乐人的力量,同时也更加期待接下来更多不设限的碰撞。
在音综创新不易的当下,从“小玩家”、“心跳值”、“通关券”、“待机”、“离线”、“卡牌”等游戏概念化的赛制设计,到关注个性与创造力的嘉宾邀请,又或是打破线性叙事、互动感强烈的剪辑叙事,节目勾勒出一批生动的青年音乐人群像,也为音综市场带来了革新的可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