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断亲”|编辑部聊天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断亲”|编辑部聊天室

DNA与亲密感越来越无关了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86期主持人 | 徐鲁青

我做得非常坚决,微信不回,问候不发,祝福更是从没有。有时候亲戚提出想来我家小住,或者打电话找我帮忙,我都会直接拒绝。

在近期《三联生活周刊》一篇题为 《33岁,我带着父母一起“断亲”》 的热文中,居住在大城市、从事文艺工作的作者关于断亲的自述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转发。断亲”的概念出自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胡小武的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它被定义为人们几乎不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这篇论文提到,如今年轻人与亲戚的联系越来越少,大多数30岁以下的年轻人偶尔与亲戚有联系,而18岁以下的调查者则大多基本不怎么与亲戚联系

这份研究结果并不让我感到惊讶。不管是身边的同龄人还是自己,也早就和父母以外大多数亲戚几乎没有了交往,连微信好友都很少加,只有在过年回家时草草说几句话,面对着来自生活经验差异巨大、边界感较弱的长辈说教,每年几乎要靠倒数逃脱时间来捱过这些场面。对我来说,血缘远近几乎和关系亲疏无关。当亲属关系不再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时候,我也会有意识去建构以趣缘和位置为基础的支持系统,我知道在未来大多时候,陪伴我的更可能是朋友、同事,甚至同一层楼的邻居们。

当血缘无关亲近

潘文捷:每次回到县城老家,我总会感受到家族的力量,同时也感受到父权制家庭的束缚。你会感到很多老一辈觉得自己是绝对真理,怎么可以这么和长辈说话一句话就可以噎死所有讨论。

最近读到《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在分析《雷雨》时说,周朴园这个角色原本坚决和女仆恋爱,如果放到巴金的书里,真可谓是个进步青年,而且上了年纪以后,他其实也挺爱孩子的,虽然表现得有点拙劣。可是,怎么到头来,给孩子们的感觉就只剩下压制、控制、威严,别的什么也没有了呢?问题在于社会对父亲的定义。

在中国文化里,父亲就是要掌控全家的人。其实身处在父权制家庭中的每个人,哪怕不是那个父亲,都会受到这种文化的荼毒,比如长辈会觉得小辈就应该听话,儿子觉得妹妹就应该为我做出牺牲。断亲是主动离那种有毒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理上的弑父

董子琪:What?周朴园是进步青年?还可以这么比较啊?

没有想要特意去“断亲”,但事实上因为生活环境的离,联络得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这几年过年回去得少,断不断的都冷淡得差不多了,以至于收到姑姑的红包都觉得不好意思,好像红包是唯一联结侄女和姑妈关系的纽带了,只有钱才能收买我对她的姑姑身份的认可。不过,因为生了小孩的缘故,表姐表妹家的婴儿物品倒是经常往我这里运送,代代相传的婴儿服、小花被、婴儿车都能体现我们亲缘的紧密相依。讨论育儿大概能拉近距离吧,表姊妹又能从育儿聊到婚姻事业种种,像真正的大人一样对话。

读童话《柳林风声》诺顿注解本读出了同感——里面说,鼹鼠从家出发,在方得到和解。这不也是我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吗?起初像小鼹鼠一样,从狭窄的洞穴中走出,想要挣脱家庭和亲人的说教、捆绑,经过冒险的旅程,终于抵达了方,却在这里重新发现故乡。现在的我已经到了和当年的姨妈姑妈差不多的年纪,却远远没有她们慈爱、会照顾人,但多少也体会到了身为母亲和长辈的心情。想起大年夜鞭炮响起时姑姑用绵绵的双手严丝合缝地捂住我耳朵,还有姨妈跑到我家里一边数落我爸一边旋风似地打扫卫生。比起女性长辈,我的生活要更简单、更轻拿轻放,或者说更缺乏情感?

尹清露:我觉得断亲有可能是双向的。几年前写过一篇返乡青年回家过年的稿子,采访对象说每次回家亲戚们的烦心事都很多,比如孩子找不到好工作,这与他们对子女二十四五岁成家的愿望太了,因而心照不宣地不提相聚的事。孩子代表着希望,是凝聚家人的缝合剂,当孩子长大并倍感失落,作为长辈也不好受吧。

这也让我想起蒋在的小说集《飞往温哥华》,里面人的关系就十分隔膜。中年母亲独自飞去加拿大,陪患有抑郁症的儿子租房,母子俩都很穷,好像也根本不存在亲戚这回事。她看到路过的情侣都会黯然神伤:如果儿子能谈个恋爱,或许就不会生病了。虽然写的是异国经验,读起来却莫名很熟悉。

《飞往温哥华》
蒋在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

就我和周围人的经验来看,平时我们需要即时的抚慰、建议或者资源互换,而这些社会性支持不要说亲戚了,连亲近如父母也难以给予。另外,人类学者Marilyn Strathern认为,亲缘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基因继承的层面,另一个是知识层面。孩子自己构建的知识世界会导致和亲属的分离,但他们为了在信息更迭的社会上存活又必须这样做。而随着冻卵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在逐渐步入前者不如后者重要、DNA与亲密感越来越无关的时代,所以年轻人和亲戚关系变淡大概也是一种必然。

徐鲁青:我对清露提及的知识构成如何影响亲属分离还蛮有感触的。每次和亲戚沟通,最大感受是发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我非常不一样,似乎还活在20年前的场景里。比如觉得十点之后的街道会很危险,但实际上现在十点钟很多人才刚加完班;比如认定一旦拿到博士学位,就可以一劳永逸当大学教授,但现实里很多只能签研究员合同工。

年长的亲戚们因为根本无从意识到已经和现在的世界脱节,又自信于更年长就可以为后代指点方向,所以总是说出一些啼笑皆非的建议。我常常在感到生气的时候有悲哀也内疚,我也是在信息边缘的世界出生长大的人,现在成了拼命想理解信息更迭并迎头跟上的人,但我已经没有余力再告诉他们自己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

“断亲”是进步还是问题?

徐鲁青:一则媒体采访提到了年轻人断亲的想法——“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你也不要想去利用别人。”“有求于人的时候,她一般都用钱解决,极少借用人情。我们该怎么看待断亲”所强调的边界感”呢?虽然边界感为我们带来了个人生活的便利,但现代社会交往中会不会有过分强调边界感的倾向?这是否会导向另一种由交换主导的人际冷漠?研究“断亲”现象的胡小武也在采访中提到,在割断亲缘网络体系后,人们需要建构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本网络,这种建构的模式理论上来讲会更加理性。

林子人:前些年每到春节,互联网上就会出现关于过年回家的吐槽,现在年轻人是直接断亲了吗?青年学者罗雅琳对“过年回家”集体吐槽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年轻人在谈边界感的时候,到底在表达什么:它是一种为适应原子化的陌生人社会而出现的现代价值观,它是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年轻人反击父辈的唯一武器——年轻人的真正身份是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都市新穷人,如今的断亲叙事与其说是传统故事模板中的寒门贵子一朝发达就六亲不认,不如说是对强势的、有更雄厚经济基础和更固社会地位的小城中产亲戚怀有某种抗拒情绪。

断亲的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你也不要想去利用别人。这句话中就流露出了经济实力、社会资源不对等中的窘迫,而所谓的维护边界感,不过是用尊重个人空间这一绝对正确的现代价值观掩饰自己的失落罢了。

断亲现象还让我想到了NHK的《三十不立》。那本书中提到,经历了经济冰河期就业形势不断恶化的日本三十代30多岁的群体)中,出现了一群切断了所有亲友联系,即使流落街头甚至孤独死都不愿向亲友求助的人。调查记者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个越来越强调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里,那些年轻人内化了自我责任论,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站脚跟——即使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让他们深感羞耻,是这种羞耻心阻止了他们向他人求助。

《三十不立》
[日] NHK现代特写节目录制组 著 马惠 译
译文纪实·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09

再回到断亲这个出现于中国社会的问题来看,我们且抛开绵密的熟人社会对个体意志的压抑这一层不谈(年轻人因此希望与亲戚们划清界限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断亲现象之下,是否也有经济焦的原因呢?《收入不平等》提出,当经济不平等越来越严重,人们会因为不断增长的社会评价威胁而退出公共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增大,人们会越来越自我封闭,左邻右舍的关系会疏,人们会因为担心自己遭遇负面评价而倾向于离群索居。当断亲不再是一个新奇的现象,而是一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现象时,它值得我们警惕,因为这一定意味着整个社会出现了某些问题。

徐鲁青:我倒觉得,有的断亲不一定是窘迫的年轻人对更强势的小城中产”亲戚感到抗拒。很多时候,在城市里发展较好中青年们也会选择和更弱势的亲属断绝关系,即便如此,这种故事套用为“寒门贵子一朝发达就六亲不认”也是不妥当的。

人和人的关系太复杂了,更多的时候牵连着情绪、情境、说不清道不明的偶然性,只涉及到权力高低的描画或许是不够的。华中师范大学的文学院教授戴建业曾拍过一期讲断亲的视频,他认为“断亲”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当代社会的亲疏关系不应该由血缘决定。我同意血缘与亲疏的弱相关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也解放了我们的情感关系,但总觉得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提及“断”“边界”“个人空间”,这自由里也充斥无奈,对关系的理解除了“断”与“连”、“亲”和“厌”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想象的可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断亲”|编辑部聊天室

DNA与亲密感越来越无关了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86期主持人 | 徐鲁青

我做得非常坚决,微信不回,问候不发,祝福更是从没有。有时候亲戚提出想来我家小住,或者打电话找我帮忙,我都会直接拒绝。

在近期《三联生活周刊》一篇题为 《33岁,我带着父母一起“断亲”》 的热文中,居住在大城市、从事文艺工作的作者关于断亲的自述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转发。断亲”的概念出自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胡小武的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它被定义为人们几乎不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这篇论文提到,如今年轻人与亲戚的联系越来越少,大多数30岁以下的年轻人偶尔与亲戚有联系,而18岁以下的调查者则大多基本不怎么与亲戚联系

这份研究结果并不让我感到惊讶。不管是身边的同龄人还是自己,也早就和父母以外大多数亲戚几乎没有了交往,连微信好友都很少加,只有在过年回家时草草说几句话,面对着来自生活经验差异巨大、边界感较弱的长辈说教,每年几乎要靠倒数逃脱时间来捱过这些场面。对我来说,血缘远近几乎和关系亲疏无关。当亲属关系不再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时候,我也会有意识去建构以趣缘和位置为基础的支持系统,我知道在未来大多时候,陪伴我的更可能是朋友、同事,甚至同一层楼的邻居们。

当血缘无关亲近

潘文捷:每次回到县城老家,我总会感受到家族的力量,同时也感受到父权制家庭的束缚。你会感到很多老一辈觉得自己是绝对真理,怎么可以这么和长辈说话一句话就可以噎死所有讨论。

最近读到《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在分析《雷雨》时说,周朴园这个角色原本坚决和女仆恋爱,如果放到巴金的书里,真可谓是个进步青年,而且上了年纪以后,他其实也挺爱孩子的,虽然表现得有点拙劣。可是,怎么到头来,给孩子们的感觉就只剩下压制、控制、威严,别的什么也没有了呢?问题在于社会对父亲的定义。

在中国文化里,父亲就是要掌控全家的人。其实身处在父权制家庭中的每个人,哪怕不是那个父亲,都会受到这种文化的荼毒,比如长辈会觉得小辈就应该听话,儿子觉得妹妹就应该为我做出牺牲。断亲是主动离那种有毒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理上的弑父

董子琪:What?周朴园是进步青年?还可以这么比较啊?

没有想要特意去“断亲”,但事实上因为生活环境的离,联络得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这几年过年回去得少,断不断的都冷淡得差不多了,以至于收到姑姑的红包都觉得不好意思,好像红包是唯一联结侄女和姑妈关系的纽带了,只有钱才能收买我对她的姑姑身份的认可。不过,因为生了小孩的缘故,表姐表妹家的婴儿物品倒是经常往我这里运送,代代相传的婴儿服、小花被、婴儿车都能体现我们亲缘的紧密相依。讨论育儿大概能拉近距离吧,表姊妹又能从育儿聊到婚姻事业种种,像真正的大人一样对话。

读童话《柳林风声》诺顿注解本读出了同感——里面说,鼹鼠从家出发,在方得到和解。这不也是我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吗?起初像小鼹鼠一样,从狭窄的洞穴中走出,想要挣脱家庭和亲人的说教、捆绑,经过冒险的旅程,终于抵达了方,却在这里重新发现故乡。现在的我已经到了和当年的姨妈姑妈差不多的年纪,却远远没有她们慈爱、会照顾人,但多少也体会到了身为母亲和长辈的心情。想起大年夜鞭炮响起时姑姑用绵绵的双手严丝合缝地捂住我耳朵,还有姨妈跑到我家里一边数落我爸一边旋风似地打扫卫生。比起女性长辈,我的生活要更简单、更轻拿轻放,或者说更缺乏情感?

尹清露:我觉得断亲有可能是双向的。几年前写过一篇返乡青年回家过年的稿子,采访对象说每次回家亲戚们的烦心事都很多,比如孩子找不到好工作,这与他们对子女二十四五岁成家的愿望太了,因而心照不宣地不提相聚的事。孩子代表着希望,是凝聚家人的缝合剂,当孩子长大并倍感失落,作为长辈也不好受吧。

这也让我想起蒋在的小说集《飞往温哥华》,里面人的关系就十分隔膜。中年母亲独自飞去加拿大,陪患有抑郁症的儿子租房,母子俩都很穷,好像也根本不存在亲戚这回事。她看到路过的情侣都会黯然神伤:如果儿子能谈个恋爱,或许就不会生病了。虽然写的是异国经验,读起来却莫名很熟悉。

《飞往温哥华》
蒋在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

就我和周围人的经验来看,平时我们需要即时的抚慰、建议或者资源互换,而这些社会性支持不要说亲戚了,连亲近如父母也难以给予。另外,人类学者Marilyn Strathern认为,亲缘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基因继承的层面,另一个是知识层面。孩子自己构建的知识世界会导致和亲属的分离,但他们为了在信息更迭的社会上存活又必须这样做。而随着冻卵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在逐渐步入前者不如后者重要、DNA与亲密感越来越无关的时代,所以年轻人和亲戚关系变淡大概也是一种必然。

徐鲁青:我对清露提及的知识构成如何影响亲属分离还蛮有感触的。每次和亲戚沟通,最大感受是发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我非常不一样,似乎还活在20年前的场景里。比如觉得十点之后的街道会很危险,但实际上现在十点钟很多人才刚加完班;比如认定一旦拿到博士学位,就可以一劳永逸当大学教授,但现实里很多只能签研究员合同工。

年长的亲戚们因为根本无从意识到已经和现在的世界脱节,又自信于更年长就可以为后代指点方向,所以总是说出一些啼笑皆非的建议。我常常在感到生气的时候有悲哀也内疚,我也是在信息边缘的世界出生长大的人,现在成了拼命想理解信息更迭并迎头跟上的人,但我已经没有余力再告诉他们自己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

“断亲”是进步还是问题?

徐鲁青:一则媒体采访提到了年轻人断亲的想法——“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你也不要想去利用别人。”“有求于人的时候,她一般都用钱解决,极少借用人情。我们该怎么看待断亲”所强调的边界感”呢?虽然边界感为我们带来了个人生活的便利,但现代社会交往中会不会有过分强调边界感的倾向?这是否会导向另一种由交换主导的人际冷漠?研究“断亲”现象的胡小武也在采访中提到,在割断亲缘网络体系后,人们需要建构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本网络,这种建构的模式理论上来讲会更加理性。

林子人:前些年每到春节,互联网上就会出现关于过年回家的吐槽,现在年轻人是直接断亲了吗?青年学者罗雅琳对“过年回家”集体吐槽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年轻人在谈边界感的时候,到底在表达什么:它是一种为适应原子化的陌生人社会而出现的现代价值观,它是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年轻人反击父辈的唯一武器——年轻人的真正身份是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都市新穷人,如今的断亲叙事与其说是传统故事模板中的寒门贵子一朝发达就六亲不认,不如说是对强势的、有更雄厚经济基础和更固社会地位的小城中产亲戚怀有某种抗拒情绪。

断亲的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你也不要想去利用别人。这句话中就流露出了经济实力、社会资源不对等中的窘迫,而所谓的维护边界感,不过是用尊重个人空间这一绝对正确的现代价值观掩饰自己的失落罢了。

断亲现象还让我想到了NHK的《三十不立》。那本书中提到,经历了经济冰河期就业形势不断恶化的日本三十代30多岁的群体)中,出现了一群切断了所有亲友联系,即使流落街头甚至孤独死都不愿向亲友求助的人。调查记者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个越来越强调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里,那些年轻人内化了自我责任论,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站脚跟——即使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让他们深感羞耻,是这种羞耻心阻止了他们向他人求助。

《三十不立》
[日] NHK现代特写节目录制组 著 马惠 译
译文纪实·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09

再回到断亲这个出现于中国社会的问题来看,我们且抛开绵密的熟人社会对个体意志的压抑这一层不谈(年轻人因此希望与亲戚们划清界限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断亲现象之下,是否也有经济焦的原因呢?《收入不平等》提出,当经济不平等越来越严重,人们会因为不断增长的社会评价威胁而退出公共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增大,人们会越来越自我封闭,左邻右舍的关系会疏,人们会因为担心自己遭遇负面评价而倾向于离群索居。当断亲不再是一个新奇的现象,而是一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现象时,它值得我们警惕,因为这一定意味着整个社会出现了某些问题。

徐鲁青:我倒觉得,有的断亲不一定是窘迫的年轻人对更强势的小城中产”亲戚感到抗拒。很多时候,在城市里发展较好中青年们也会选择和更弱势的亲属断绝关系,即便如此,这种故事套用为“寒门贵子一朝发达就六亲不认”也是不妥当的。

人和人的关系太复杂了,更多的时候牵连着情绪、情境、说不清道不明的偶然性,只涉及到权力高低的描画或许是不够的。华中师范大学的文学院教授戴建业曾拍过一期讲断亲的视频,他认为“断亲”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当代社会的亲疏关系不应该由血缘决定。我同意血缘与亲疏的弱相关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也解放了我们的情感关系,但总觉得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提及“断”“边界”“个人空间”,这自由里也充斥无奈,对关系的理解除了“断”与“连”、“亲”和“厌”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想象的可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