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以地产股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拉响面值退市警报。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近期ST阳光城(000671.SZ)、ST泰禾(000732.SZ)等上市公司股价连续多日一字跌停,已触及或即将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红线,将被交易所强制终止上市。
部分尚未被盖棺定论的上市公司“花式自救”,在短期内释放多项利好消息,旨在挽回股价、避免面值退市。其中,*ST庞大(601258.SH)实控人称将以不低于2.5亿元的总额回购公司股份,但后来爽约;荣盛发展(002146.SZ)在5月25日以1.17元/股收盘后推出跨界新能源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笔者认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就退市”是监管的红线,而不是投资者心中的红线。
当某一公司股价偏低,便会先有一部分敏感、谨慎的资金提前撤离。部分资金的撤离会导致股价下跌,进而引发更大的恐慌、更多资金的撤离。这一过程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待引起重视时公司股价已救无可救。
以ST阳光城为例,其股价4月28日收盘价为1.38元/股,远超监管规定的退市红线。五一假期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5月5日公司股价一字跌停,随后被死死按在跌停板,至今已连续17个交易日未开板,且封单逐日累加。截至5月29日仍有超350万手卖单等待卖出。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ST阳光城证券部相关人士曾表示,“我们在上上周(5月12日)就向公司提交了挽救股价的多个方案,但无法得到执行”。而5月12日公司收盘价为1.01元/股,已连续六个交易日跌停,即使向市场释放挽救股价的利好恐怕也难有作用。
综上,防止面值退市应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长期工作,千万不可等到1元红线附近才后知后觉。待股价已出现“雪崩”迹象时,公司管理层再紧急推出救市方案,既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也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
那么如何防止公司股票被面值退市?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做到信息公开,利好利空信息都要及时向市场反应。
荣盛发展在股价跌至1.17元/股时才放出重大资产重组的消息。若此事筹划已久,只是恰逢近期发布,投资者也难免会怀疑事情的可靠性,或许会导致利好变利空;若这只是公司管理层临时想出的救市方法,八字尚无一撇,那就是病急乱投医。
国资委曾表示,要正确引导投资者预期,做好价值的预期管理。
ST阳光城便没能管理好市场预期。1月31日公司称,预计2022年净亏损80亿元至110亿元。2022年房地产行业整体遇冷,市场对房企亏损已有预期,因此公司股价并无明显异动。4月29日公司发布的年报显示2022年亏损125.53亿元,远超市场预期,公司股价随即封死跌停板。
二是要经营好公司,从根本上避免面值退市。
上市公司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业绩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经营稳健、成长性佳、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自然更受投资者青睐。
反观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都低于1元的公司,通常都是出现了重大财务问题或经营问题,对投资者来说已存在严重风险。近期拉响面值退市警报的公司,其财务数据大多不健康,存在连续多年亏损、资不抵债、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等问题。
整体来看,面值退市是监管机构的硬性规定,也是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则之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提高了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要求,存在重大问题的上市公司将被逐渐从资本市场清退。
一言蔽之,防止面值退市是红线、底线,不应是上市公司努力的目标。“临时抱佛脚”行为并不能瞒过监管层和投资者,就算成功也只能保壳一时,最终只是徒劳。规范自身经营、提升业绩才是避免面值退市的长久之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