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从禁止到限行,广州的电动车“大军”还在摸索磨合的途径。
6月6日,广州交警就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调整政策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公告,限行时间分全天、白天和早晚高峰,限行路段集中在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和白云区几个中心城区。
其中,东风路、黄埔大道两条城市大动脉全天限行;每天7时30分至19时30分限行路段包括沿江路、滨江路、艺洲路、阅江路等,集中在珠江沿岸;7时30分至9时30分、17时30分至19时30分限行路段包括解放路、中山路、天河路、临江大道等主要道路。
广州交警负责人表示,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形成了中心区“路段限行”方案,目的是引导电动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交通工具,作为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
这一消息引起议论纷纷。有留言表示支持调整,“城市主干道不应该走电动自行车”;也有声音认为不应该限行,更应该合理规划电动车道,建议借鉴广西南宁的做法。有评论则不认可部分白天限行路段,表示麓湖周围、珠江两岸的沿江路、滨江路路况并不算差。
另一重担忧在于对通勤的影响。限行路段多是通往珠江新城CBD的必经之路,也意味着目前骑电动车上下班的通勤人士需要绕路或转换出行方式。另外,这几条主干道也衍生了大量的外卖、快递需求,限行也会对相关从业者造成影响。
广州市公安局亦在官网上发布了公开举行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听证会暨征集听证参加人的公告。不过,界面新闻发现,公告的报名邮箱存在错误,无法发送报名申请。
6月8日,界面新闻致电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询问上述问题。对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表示并没有发布过听证会申请的消息,“如需要了解不一定要参加听证会,请关注我们发布的后续消息。”
不可否认的是,电动车已经成为市民的出行刚需——无论是最后一公里,还是上班通勤;同时,它也成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部分职业必备的工具。
另一个背景在于,自新冠疫情以来,大量居民从公交、地铁转至电动车出行;隔离期间外卖骑手、快递员物资配送,电动车在其间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广州市公安交管部门通报,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为322万辆,而此前有媒体预测实际数量超过500万辆。
与电动车数量一同暴增的是出行乱象。2022年,广州交警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逾160万宗,其中交通事故189宗。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建议答复的函中指出,目前的电动车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广州现有道路通行、停放资源承载能力,也对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和管理等产生了极大冲击。
一位从事工程咨询的人士向记者指出,实际上目前广州中心城区的路况并不适合电动车行驶,因为道路规划初期就没有专门针对电动车:“禁摩之后,广州城建规划和交通发展主要围绕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的非机动车道也只是针对自行车。所以可以看到,中心城区的道路,要么没有非机动车道,要么非常窄,并不适合电动车这类交通工具。”
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分析,全市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为32%,低于北京95%、上海90%的水平。
针对有评论认为广州应该效仿南宁,该人士分析认为,两座城市不具有可比性:“南宁很早以前在电动车方面就有很高的需求,道路规划时也设置了较宽的非机动车道,相关法律法规也逐步完善。因此到今天,即使数量多,也基本可以保证有序的行驶。”
事实上,对于电动车,广州之前的态度是像对待摩托车一样,想将“禁摩”的方法同样用于电动车。2006年以来,禁电动车政策在争议中不断调整,演变成限行。
2021年11月,广州对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政策,同时将全市禁行调整为市中心区区域限行,并于同年7月公开征求意见。
而这次意见进一步做出调整,在限行范围上,将“中心区域限行”调整为“部分路段限行”;在限行时间上,将“全天候限行”调整为“全天、白天、高峰分层次、分时段限行”。
之所以做出如此调整,广州交警方面表示,一是认为电动自行车事实上已经成为买菜、接送小孩上学等短途出行的补充;二是认为市中心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非机动车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资源不均衡,对中心区电动自行车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目前广州交通的乱象,不光是电动车数量多,更大的问题是电动车驾驶不遵守交规。”上文人士提到,要治理,不光是限行,更应该从出台驾驶规范细则入手,明确违规处罚规则。
此外,对于电动车限行可能对民生、就业、通勤造成的影响,广州交警也未就这方面公布相关细化政策。
相比之下,部分城市在禁电动车时对不同行业有灵活的安排。深圳划分了一级限行区和二级限行区,针对二级限行区规定的是“全天24小时禁止除民生行业外的电动自行车通行”。
贵阳则有更细致的划分。根据“贵阳市交管局分阶段限制电动车通行方案”,限行区内从事邮政、快递等行业,以及运送桶装饮用水、瓶装燃气的电动自行车,可以领取临时通行号牌和行驶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