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皮克斯大裁员背后,好莱坞正在经历一场内容危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皮克斯大裁员背后,好莱坞正在经历一场内容危机

好莱坞的传统打法或许正在“熄火”。

图片来源:Unsplash-Erik Mclean

文|犀牛娱乐 胖部

编辑|朴芳

皮克斯大裁员,正在成为一个信号。

这并非皮克斯的第一次裁员,早在2013年就爆出过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裁员5%的新闻,与此次裁员6.25%的比例也相差不大;这更不是迪士尼第一个裁员计划,仅仅是今年2月的7000人裁员计划的一部分,据报道仅这一轮就波及超过2500名员工。

之所以皮克斯裁员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有两方面问题。

首先,迪士尼从疫情以来的多轮裁员,主要是以媒体发行和流媒体业务方向为主,而此次皮克斯却是对核心的创意部门开刀,包括曾经担任《玩具总动员》《寻梦环游记》等多部作品的高级创意团队成员。

其次是级别上,被裁员的高管包括皮克斯全球传播副总裁迈克尔·阿古内克,以及电影《光年正传》的导演安格斯·麦克莱恩以及制片人加林·苏斯曼;其中苏斯曼是乔布斯时代以来的“传奇人物”——他曾在《玩具总动员2》文件数据全被误删的时候,在家中找到了电影备件,救了整部电影。

这两方面似乎都能够印证外界的猜测,即此次皮克斯裁员与电影《光年正传》的票房收入惨淡有关。

北美开画成绩5000万美元、总票房1.18亿美元,全球票房只有2.26亿美元,对比2亿美元的成本,可谓史诗级的惨败。但相较于失败本身,更可怕的是皮克斯因此而开除了大量创意团队成员,这意味着高层判断并非偶然的失利,是公司层面的结构性危机。

更进一步看,这也不是皮克斯一家的问题。多年来,好莱坞电影以迪士尼为代表,以宇宙和系列IP开发等打法获得远超以往的确定性。而在皮克斯的失利与裁员的背后,这套打法或许正在“熄火”。

皮克斯的初冬,老逻辑的失温

如果公司发展有四季的话,皮克斯2010年以前都是春天。

2011年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他的三个遗愿中,第二个就是保持住皮克斯的发展势头。而此前一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3》,在这年的奥斯卡作为动画片提名了最佳影片,开创历史。

这并非皮克斯的巅峰,2017年《寻梦环游记》一举打破在中国内地“叫好不叫座”的记录实现破10亿、2019年《玩具总动员4》在全球收获超过10亿美元等等记录,都证明着皮克斯的无限可能。但事实上,很多问题,在2010年之后已经积重难返。

一方面,迪士尼虽然承诺“绝不干涉创作自由”,但团队势必需要考虑迪士尼的利益,输送人才和技术;皮克斯“五虎将”中的约翰·拉塞特,兼任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首席创意官。

这成为2010年之后迪士尼动画部门重新起飞的基础,陆续推出《魔发奇缘》《无敌破坏王》等3D动画,更在2013年打造了全球票房12.7亿美元的《冰雪奇缘》。

另一方面,迪士尼打破了皮克斯以往的许多规则,比如一年一部作品、绝不做续集等等。到2020年前后,皮克斯最高年产量达到4部;从收购之后更是大量出品续集电影,2016-2019年推出的5部电影中有4部是续集电影。

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内斗频繁、人才外流,比如《汽车总动员2》的联合导演布拉德·刘易斯就去了华纳为《逗鸟外传》担任制片人;外部竞争持续加剧,虎视眈眈的后来者,正在一点点侵吞皮克斯的市场。

就在6月5日《纽约邮报》以“皮克斯正在输掉好莱坞的‘动画大战’”为题发文,近期环球影业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已突破13亿美元的票房,成为有史以来全球票房第三高的动画电影;而这让《光年正传》的失败显得更加刺眼。

这些进一步导致另一结果,皮克斯作品口碑的整体滑坡。2020年之后也就是皮克斯重新宣布将重新发力原创的阶段,金字招牌已经岌岌可危,国内连续出现了《1/2的魔法》《夏日友晴天》《光年正传》等多部豆瓣评分低于8分的作品,海外口碑也表现平平。

而无论是频繁开发续集电影,还是如《1/2的魔法》《心灵奇旅》这些内容表现出的自我重复,都是近十几年来好莱坞保守策略的恶果。

到目前为止,今年北美票房前十的电影,无一例外全部是系列电影或IP改编,其中票房最高的前三位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银河护卫队3》和《阿凡达2:水之道》;而迪士尼的优势似乎也并没有那么明显,10部电影中占据3席。

作为模式开创者,迪士尼近年来已经经历了多轮失利。以漫威为例,《蜘蛛侠3》《奇异博士2》《雷神4》《黑豹2》等续集IP仍能保持票房表现,但口碑表现无一例外陷入颓势;《尚气》《永恒族》等新的IP,全球票房更是在4亿美元档位,刚刚达到普通大片基本线。

也不只是漫威和迪士尼,老对手DC今年的《雷霆沙赞2》北美票房5700万美元,全球票房1.33亿美元,怎一个惨字了得。

皮克斯的初冬,伴随着整个好莱坞过去十多年内容逻辑的坍塌。一系列高投资大片失准后,好莱坞要算的不仅是经济账。当海外观众开始对内容同质化、低质化的好莱坞内容感到厌恶,影响或许比想象的深远。

好莱坞周期律或进入新末梢

如果给皮克斯的黄金期做个断代,从1995年《玩具总动员》世界上首部全数字3D动画,到2019年最后的辉煌,这30年似乎与好莱坞最近一个新周期是一致的。

好莱坞经历过多少个黄金周期有争议,但最近一次应该认为是开始于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而带动这一轮黄金周期的动能来自于两方面:全球发行的体系建立,数字技术的全面飞跃式发展。

对于华语观众或许比较熟悉的是,《侏罗纪公园》在1993年第一次击败本土电影登顶香港年度票房榜,被认为是香港电影衰落的标志事件之一。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全球许多地方,该片全球票房高达9.12亿美元,在那艘大船巡航世界以前,恐龙是全世界最卖座的icon。

进入新世纪,数字制作的发展给这种成功添了一把火,而制作层面的确定性,在迪士尼以IP为武器进行了锁定之后,构成了全球领先的内容优势。

时至今日,好莱坞仍然拥有全球电影市场领先的影响力,但一些变化正在发生。2022年全球票房排行榜前十中,好莱坞把持九席,唯一错失的是华语电影《水门桥》;此外,如韩国影视开始以流媒体为平台打开北美市场,好莱坞传统的全球发行体系也遭遇一定程度的消解。

好莱坞内容质量的滑坡仅仅是内因,各国影视制作能力的强化,线上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效率,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认知差异,都在造成若干作品的传播失效。

以上映两周的《小美人鱼》为例,目前北美票房1.9亿美元,大大高于海外票房1.4亿美元,而内地票房仅有2500万元。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在内地的票房冷遇,也是典型的例子。

应该认为,我们或许正在见证好莱坞又一个黄金时代开始进入周期末端,至少是半衰期:推动其进入这一轮周期的动因已经在逐渐失效,目前更多的是凭借积累的制作能力、资本优势和既有IP实现领跑,但这些优势并不足以作为长期的护城河。

现在谈超越好莱坞电影,当然还为时过早;至少从皮克斯大裁员所表现出的急迫来看,好莱坞对目前的处境是有认知的,而接下来是否会有新的内容革命,解决当下愈加明显的内容危机,好莱坞还有大把时间,但好牌不会永远在其手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皮克斯大裁员背后,好莱坞正在经历一场内容危机

好莱坞的传统打法或许正在“熄火”。

图片来源:Unsplash-Erik Mclean

文|犀牛娱乐 胖部

编辑|朴芳

皮克斯大裁员,正在成为一个信号。

这并非皮克斯的第一次裁员,早在2013年就爆出过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裁员5%的新闻,与此次裁员6.25%的比例也相差不大;这更不是迪士尼第一个裁员计划,仅仅是今年2月的7000人裁员计划的一部分,据报道仅这一轮就波及超过2500名员工。

之所以皮克斯裁员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有两方面问题。

首先,迪士尼从疫情以来的多轮裁员,主要是以媒体发行和流媒体业务方向为主,而此次皮克斯却是对核心的创意部门开刀,包括曾经担任《玩具总动员》《寻梦环游记》等多部作品的高级创意团队成员。

其次是级别上,被裁员的高管包括皮克斯全球传播副总裁迈克尔·阿古内克,以及电影《光年正传》的导演安格斯·麦克莱恩以及制片人加林·苏斯曼;其中苏斯曼是乔布斯时代以来的“传奇人物”——他曾在《玩具总动员2》文件数据全被误删的时候,在家中找到了电影备件,救了整部电影。

这两方面似乎都能够印证外界的猜测,即此次皮克斯裁员与电影《光年正传》的票房收入惨淡有关。

北美开画成绩5000万美元、总票房1.18亿美元,全球票房只有2.26亿美元,对比2亿美元的成本,可谓史诗级的惨败。但相较于失败本身,更可怕的是皮克斯因此而开除了大量创意团队成员,这意味着高层判断并非偶然的失利,是公司层面的结构性危机。

更进一步看,这也不是皮克斯一家的问题。多年来,好莱坞电影以迪士尼为代表,以宇宙和系列IP开发等打法获得远超以往的确定性。而在皮克斯的失利与裁员的背后,这套打法或许正在“熄火”。

皮克斯的初冬,老逻辑的失温

如果公司发展有四季的话,皮克斯2010年以前都是春天。

2011年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他的三个遗愿中,第二个就是保持住皮克斯的发展势头。而此前一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3》,在这年的奥斯卡作为动画片提名了最佳影片,开创历史。

这并非皮克斯的巅峰,2017年《寻梦环游记》一举打破在中国内地“叫好不叫座”的记录实现破10亿、2019年《玩具总动员4》在全球收获超过10亿美元等等记录,都证明着皮克斯的无限可能。但事实上,很多问题,在2010年之后已经积重难返。

一方面,迪士尼虽然承诺“绝不干涉创作自由”,但团队势必需要考虑迪士尼的利益,输送人才和技术;皮克斯“五虎将”中的约翰·拉塞特,兼任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首席创意官。

这成为2010年之后迪士尼动画部门重新起飞的基础,陆续推出《魔发奇缘》《无敌破坏王》等3D动画,更在2013年打造了全球票房12.7亿美元的《冰雪奇缘》。

另一方面,迪士尼打破了皮克斯以往的许多规则,比如一年一部作品、绝不做续集等等。到2020年前后,皮克斯最高年产量达到4部;从收购之后更是大量出品续集电影,2016-2019年推出的5部电影中有4部是续集电影。

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内斗频繁、人才外流,比如《汽车总动员2》的联合导演布拉德·刘易斯就去了华纳为《逗鸟外传》担任制片人;外部竞争持续加剧,虎视眈眈的后来者,正在一点点侵吞皮克斯的市场。

就在6月5日《纽约邮报》以“皮克斯正在输掉好莱坞的‘动画大战’”为题发文,近期环球影业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已突破13亿美元的票房,成为有史以来全球票房第三高的动画电影;而这让《光年正传》的失败显得更加刺眼。

这些进一步导致另一结果,皮克斯作品口碑的整体滑坡。2020年之后也就是皮克斯重新宣布将重新发力原创的阶段,金字招牌已经岌岌可危,国内连续出现了《1/2的魔法》《夏日友晴天》《光年正传》等多部豆瓣评分低于8分的作品,海外口碑也表现平平。

而无论是频繁开发续集电影,还是如《1/2的魔法》《心灵奇旅》这些内容表现出的自我重复,都是近十几年来好莱坞保守策略的恶果。

到目前为止,今年北美票房前十的电影,无一例外全部是系列电影或IP改编,其中票房最高的前三位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银河护卫队3》和《阿凡达2:水之道》;而迪士尼的优势似乎也并没有那么明显,10部电影中占据3席。

作为模式开创者,迪士尼近年来已经经历了多轮失利。以漫威为例,《蜘蛛侠3》《奇异博士2》《雷神4》《黑豹2》等续集IP仍能保持票房表现,但口碑表现无一例外陷入颓势;《尚气》《永恒族》等新的IP,全球票房更是在4亿美元档位,刚刚达到普通大片基本线。

也不只是漫威和迪士尼,老对手DC今年的《雷霆沙赞2》北美票房5700万美元,全球票房1.33亿美元,怎一个惨字了得。

皮克斯的初冬,伴随着整个好莱坞过去十多年内容逻辑的坍塌。一系列高投资大片失准后,好莱坞要算的不仅是经济账。当海外观众开始对内容同质化、低质化的好莱坞内容感到厌恶,影响或许比想象的深远。

好莱坞周期律或进入新末梢

如果给皮克斯的黄金期做个断代,从1995年《玩具总动员》世界上首部全数字3D动画,到2019年最后的辉煌,这30年似乎与好莱坞最近一个新周期是一致的。

好莱坞经历过多少个黄金周期有争议,但最近一次应该认为是开始于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而带动这一轮黄金周期的动能来自于两方面:全球发行的体系建立,数字技术的全面飞跃式发展。

对于华语观众或许比较熟悉的是,《侏罗纪公园》在1993年第一次击败本土电影登顶香港年度票房榜,被认为是香港电影衰落的标志事件之一。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全球许多地方,该片全球票房高达9.12亿美元,在那艘大船巡航世界以前,恐龙是全世界最卖座的icon。

进入新世纪,数字制作的发展给这种成功添了一把火,而制作层面的确定性,在迪士尼以IP为武器进行了锁定之后,构成了全球领先的内容优势。

时至今日,好莱坞仍然拥有全球电影市场领先的影响力,但一些变化正在发生。2022年全球票房排行榜前十中,好莱坞把持九席,唯一错失的是华语电影《水门桥》;此外,如韩国影视开始以流媒体为平台打开北美市场,好莱坞传统的全球发行体系也遭遇一定程度的消解。

好莱坞内容质量的滑坡仅仅是内因,各国影视制作能力的强化,线上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效率,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认知差异,都在造成若干作品的传播失效。

以上映两周的《小美人鱼》为例,目前北美票房1.9亿美元,大大高于海外票房1.4亿美元,而内地票房仅有2500万元。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在内地的票房冷遇,也是典型的例子。

应该认为,我们或许正在见证好莱坞又一个黄金时代开始进入周期末端,至少是半衰期:推动其进入这一轮周期的动因已经在逐渐失效,目前更多的是凭借积累的制作能力、资本优势和既有IP实现领跑,但这些优势并不足以作为长期的护城河。

现在谈超越好莱坞电影,当然还为时过早;至少从皮克斯大裁员所表现出的急迫来看,好莱坞对目前的处境是有认知的,而接下来是否会有新的内容革命,解决当下愈加明显的内容危机,好莱坞还有大把时间,但好牌不会永远在其手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