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口学、老年学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邬沧萍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3日21时2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2022年3月,邬沧萍的学生、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穆光宗曾告诉界面新闻,邬沧萍近几个月一直住在医院,日渐虚弱消瘦。得知老师去世后,穆光宗认为这是中国人口学、老年学的重大损失,“邬老师堪称五福老人,得享高寿,名满天下,贡献卓著。”
奠基人,开创者
1922年,邬沧萍出生于广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1-1946年就读并毕业于香港、广州岭南大学经济学系,大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海关学院,分配到香港九龙海关当公务员。1948年,他自费去往美国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求学,获得MBA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8月,邬沧萍和妻儿克服重重阻力一起归国。
在美期间,已打定主意回国的邬沧萍意识到,工商管理不适用于国内的计划经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专修了一年统计学。这次跨学科的选择,成为邬沧萍进入人口学研究的缘起。
1951年,回国后的邬沧萍由教育部分配到辅仁大学经济系,后经院系调整,1953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先后参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研究》杂志、人口学系、老年学研究所。也就在这一年,邬沧萍参加了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当“全国人口数量超过6亿”的结果公布的时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成为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也开启了邬沧萍对人口问题的思考。
1972年,为响应联合国要求,原国家计生委组织了一个班子来研究人口问题,邬沧萍迎难而上真正转到人口学。
自1950年代有关马寅初人口问题的大争论之后,中国已经中断人口研究近20年,邬沧萍为中国人口学的恢复重建奠定了重要基础。彼时,正是“人口大爆炸”理论盛行之时,邬沧萍无可避免也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中国最好的年头,人均只有36美元,那时候美国已经是2000美元了,(相差)70倍了,”他后来回忆当时的社会背景时认为,“经济落后是一个(原因),中国人口太多也是一个问题。”
中国人口学真正得到发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邬沧萍向国务院提交了第一份人口研究报告,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同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邬沧萍与刘铮合写的一篇文章《人口非控制不行》。在这篇被誉为“新中国第一篇人口学理论文章”中,他们提出,不控制人口的增长,就不能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在后来召开的全国人口规划会议上,邬沧萍提出“提倡一胎不能持之过久”的观点。他认为,杜绝三胎,大力提倡一胎,虽然是中国目前能把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地降下来的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但绝不能持之过久,因为有半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半数家庭也只有两个孩子,在21世纪初就会出现人口老化。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着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两年后,计划生育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
邬沧萍的建议被认为促成了独生子女政策“雏形”,当时也曾引发争议。人口学者梁中堂就曾上书建议,在每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的基础上,将两孩的间隔控制在8-10年,亦可以完成国家制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一位人口学者向界面新闻表示,他虽不完全同意邬沧萍关于一孩政策的观点,但认为其受制于时代思潮所限可以理解,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人口形势发生变化后,其观点仍未及时调整。
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邬沧萍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浮出水面。1983年,他指导中国老年学方向最早一批硕士生、博士生,着手建立中国老年学知识体系,为老年学学科发展奠定基础。他倡导和推动成立了中国老年学学会,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专业和中国高校第一个老年学博士、硕士学位点。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讣闻评价,这些工作“在中国老年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987年,邬沧萍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老年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篇全面系统的老年学文章。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的钱学森看到文章后,写信给他说:“你写了一篇好文章……中国亿万老人都会向你表示感谢……”。这给了他极大信心,此后十多年,邬沧萍一直致力于老年学工作的推进。2004年,中国高校第一个老年学专业培养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2005年,邬沧萍从中国人民大学退休,但他仍密切关注中国人口形势和政策变化。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对生育政策的评论,邬沧萍认为,之所以没有全面放开生育,是因为相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在自然资源上还是相对不足的。“几十年来,我们仍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比如使得水资源不断丰盈,再比如,能够提高耕地产量,用全球9%耕地养活20%人口。”他认为,制定人口政策,也必须要考虑到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情况。
邬沧萍对中国人口形势的未来比大多数学者乐观。他在2021年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认为,“三孩”政策实施后,中国的妇女生育率会提高,相应的一段时间后,人口的劳动力比例也会提高,人口红利、人才红利就会慢慢增加。而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还有一个红利,很容易被忽视。“深度老龄化社会,也潜藏着巨大的长寿红利。”邬沧萍说。
教育者,践行者
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中国人口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离不开邬沧萍的贡献。“当时联合国认为中国人口问题最大,知道准确数据对全世界都有好处,所以对中国大力资助,第一批第一期资助对象就是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后来回忆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人口学研究的经历时说。他为此也耗费了不少心力,自编教材,招兵买马,使得人口学研究队伍日渐壮大。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邬沧萍桃李满天下。在七十多年从教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人口学、老年学领域的专业人才。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健等都曾师从于他。
邬沧萍的学生、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回忆,上课时邬沧萍要求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材料,有些材料由联合国编撰的,当时的很多学校都无法做到,这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训练至关重要。
“邬沧萍老师常说,我不是给你们送干粮,是教你们如何使用猎枪。”他的另一位学生、原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说。
除了治学严谨,邬沧萍还恪守严格的时间准则。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爽回忆,“邬沧萍教授当时住在校内,他家门上面有一个小纸条,意思就是请来客抓紧时间,你可以去直接找他谈学术的问题,但没有时间来做其他的闲聊。”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荣回忆,读研时他与杜鹏住一个宿舍,每天早上许多学生尚未起床,邬沧萍就在校园完成了晨练,然后走到他们的宿舍楼下,提着大嗓门喊:“杜鹏,起床了。”
陈卫毕业后原本计划回杭州,但邬沧萍找他谈话说,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界人口学毕业生,希望能找一些好的人才留下,以充实师资队伍。“他找我谈了很长时间,后来我说行吧,那就留下”。陈卫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至今,他现在是该校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83岁离开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公室后,邬沧萍笑称有了更多时间指导研究生,直至94岁,他还招收最后一批老年学博士生。在他的客厅,挂着一副对联:“研学为精,一心存报国家志;桑榆未晚,众口争夸矍铄翁。”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力所能及的贡献。”这句话成为了邬沧萍后半生一以贯之的准则,而他长寿的一生更成为了践行“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典范。
邬沧萍说,不管是而立之年负笈回国,还是知天命之年闯入人口学“禁区”、花甲之年开拓老年学研究,自己在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做出的选择,都很“幸运”。“我记忆里面从来没有因病住过医院,没有请过病假,没退休的时候每天都是十二点以后睡觉,经常出国坐飞机,一下飞机就参加会议。”他说。
邬沧萍的长寿秘诀看起来很简单: “仁则寿、智则寿、乐则寿、动则寿,是长寿四大法宝。”在他看来,老人也要多和社会接触,进行“再社会”,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在他心中,老有所为,不仅仅指的是精英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一般“草根”老年人也能够有所作为。老年人在老年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减少对社会的依赖等也是一种正能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伊始,98岁的邬沧萍受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邀请做了一次题为《存在决定健康长寿——高龄学者谈健康长寿的学问》的直播报告。他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一小时的讲座,还就老年人群关心的健康长寿问题与广大网民做了分享与解答,吸引数万网民线上收看。
两年出版一本书,是邬沧萍给自己规定的任务。为此,他每天坚持花数个小时在读书写作上,眼睛花了,他便用起了放大镜;打字累了,他就培训保姆,充当创作书写的助手,他负责口述,多的时候,一天成文上万字。
邬沧萍在百岁高龄之际,以亲身所历完成了《百年人生路——邬沧萍口述实录》一书,这部口述史不但是对一位学术大家治学之路和人生之路的生动展现,也浓缩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老年学、人口学学科的发展史。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梅颖评价,这本书以口述的形式再现邬沧萍跨越世纪的曲折人生历程,“邬沧萍有关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未富先老、老龄社会与和谐社会、存在决定健康长寿等一系列学术思想和实践,已经成为我国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