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你不知道的蚊蝇生意:成本几毛,年入10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不知道的蚊蝇生意:成本几毛,年入10亿

蚊子在进化,驱蚊在“内卷”。

文 | 深氪新消费 沐九九

编辑 | 黄晓军

天下苦蚊虫久矣。

前有《庄子·天运篇》记载“蚊虻噆肤, 则通昔(夕)不寐矣”,后有宋代欧阳修作诗《憎蚊》,以“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来表达对蚊子的深恶痛绝。时至今日,蚊虫叮咬依然困扰着当代人,甚至催生出庞大的驱蚊市场。

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由2015年的62.09亿元增至2022年的104.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9%,预计2024年市场零售额达120.06亿元。眼看盛夏将至,在百亿市场诱惑之下,“高射炮打蚊子”的故事也愈演愈烈。

01、古往今来,灭蚊大计

事实上,自古以来人类没少和蚊子作斗争。

比如《诗经》中就有关于先秦“肃肃宵征,抱衾与裯”的民歌记载,而在历史上更是有齐桓公掀“帱”喂蚊的故事。这里的“裯”和“帱”就是指防止蚊虫的蚊帐。

不过,由于制作布料要求高且价格昂贵,蚊帐一直只供富贵人家使用,甚至还在色彩、缀饰、质地和造型等方面大做文章,以此来作为区分身份地位的标志。

大约在晚清以后,蚊帐才开始流入寻常百姓家里。而在这之前,普通人家大多使用烟熏来进行驱蚊。

据历史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专门设置了驱虫官“翦氏”,其工作内容除了日常的祈福和祭祀外,还经常烧一种叫莽草的植物来驱赶蚊虫。由于莽草功效强烈到甚至可以毒死老鼠,因此也被成为“鼠莽”。

也正因如此,莽草并不适合在封闭的室内焚烧。之后,古人们又找到同样具有驱蚊效果,但味道比莽草轻微的艾草和蒿草,并在此基础上制成了最早的驱蚊工具——火绳。

火绳制作方法简单,只需要将艾草、蒿草等草木编成绳状,在睡觉时点燃,就可以利用其香气驱赶蚊虫。宋代《格物粗谈》中对此便有所记载:“端午时, 收贮浮萍, 阴干, 加雄黄, 作纸缠香, 烧之, 能祛蚊虫。”

而这种驱蚊方式,其实已经类似于现代的蚊香了。

当然,除火绳之外,古人还喜使用香囊,通过在香囊中装有藿香、薄荷、八角、茴香、艾草等,来达到防蚊防疫的作用。

进入清代以后,国人驱蚊方式更是日渐更新,除了在蚊香制作工艺上愈发成熟之外,甚至还创新了涂抹式的驱蚊工具。

比如在同治年间,一位名叫胡文虎的华侨,在缅甸用中草药和南洋配方,强强联合做出了“虎标万金油”,也就是家中常备的清凉油。

等到了近代,各种漩涡形蚊香、花露水等驱蚊神器更是纷纷冒头。

比如上世纪20年代研制的“福禄寿三星蚊香”,在长达几十年时间都占据国内市场前列。

当然,最为出众的自然要属后来的六神花露水了。

1989年,上海家用化学品厂的研发人员,将中药古方与花露水相结合,推出了包含有六味传统中药的六神花露水,强调具有驱蚊作用,因而名声大噪。

在当时,六神花露水称得上明星爆款产品,基本一面市就销售一空,市占率最高时达到70%,而在上海家化厂门口拿货的更是大排长龙。

即使到今天,六神在消费者心智中还是花露水的代表品牌。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驱蚊这一细分赛道,早已不是六神的天下了,除了同为老牌的超威之外,还不乏babycare、润本、米家等新锐品牌入局。

此外,驱蚊产品也在日趋多样化,驱蚊贴、驱蚊灯、驱蚊环、驱蚊液等开始逐渐受到欢迎。比如在京东超市今年发布的首份618家用消费新品榜中就显示,锐舞元气驱蚊手环、babycare婴儿电热蚊香液和润本驱蚊液等成为今年夏季的爆品,其中润本驱蚊液单月销量更是超过千万。

而在此期间,驱蚊品牌们也试图在资本市场造就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02、成本几毛钱,营收上亿元

今年3月,家庭护理产品公司润本生物再度冲击上市。

据了解,润本成立于2006年,目前已凭借驱蚊、婴童护理和精油母婴等驱蚊系列,成为国内知名的驱蚊和个护企业。

千牛数据显示,2019年-2022上半年,“润本”品牌在天猫平台的蚊香液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17.14%、16.42%、18.32%和20.52%,连续三年一期排名第一。

而消费者追捧下,润本的业绩也是连年上升。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上半年,润本营收分别为2.79亿元、4.43亿元、5.82亿元和4.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6亿元、0.95亿元、1.21亿元和0.79亿元。

其中,驱蚊系列产品贡献营收分别为1.14亿、1.69亿、2.28亿元和1.83亿元,在主营收入的占比分别为40.88%、38.21%、39.14%和41.75%。新品牌在狂飙突进,老品牌也在资本市场铆劲发力。

2021年3月,靠着最为大众熟知的“超威”杀虫驱蚊产品,朝云集团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驱蚊一哥”。

虽然首日开盘即大幅下跌,但市值仍超百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期间,朝云集团的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3.50亿元、13.83亿元,其中杀虫驱蚊产品占总营收比的68.4%、69.4%、63.3%。

2020年前三季度,即使是在新冠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朝云集团光卖蚊香,就有9.5亿元收入,可见驱蚊经济的可发展性。

除了推至台前的大公司外,市场上多的是驱蚊经济下的“致富”生意。

此前快刀财经就曾报道过,在电商平台上,随意搜索“防蚊贴”、“防蚊凝胶”等产品,月销量靠前的店铺都在万件以上,而其制作成本不过小几毛。

所谓蚊子再小也是肉,在低成本下,驱蚊产品也很容易被做成大生意。比如去年就有个来自浙江义乌的92年小伙,因把驱蚊门帘卖得异常火热,预测年销售额能达3000万,直接被送上了热搜。成本低,回报高,如此可观的前(钱)景,自然入局者众多。在企查查上,仅是与蚊香相关的企业已经超过6000家,且还在上升中。

但如果误以为驱蚊是个门槛很低的行业,那就大错特错了。

03、蚊子在进化驱蚊在“内卷”

2021 年 9 月 28 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针对近年来各地在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多种标称以植物提取成分为原料,具备防蚊驱蚊功能的“防蚊贴”“防剂”“防蚊液”“驱蚊手环”等产品,《意见》指出:“我部对此类产品是否属于《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农药进行了研究,现提出,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这就意味着驱蚊产品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标准的,然而据央广网报道,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宣称有驱蚊功效的驱蚊手环、驱蚊贴的生产厂家均未进行农药登记。

此外,即使是号称“纯天然、无毒、有效驱蚊”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等,也未必真有实际效果。

比如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对驱蚊贴、驱蚊手环进行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事发现,检测的35批次样品中有13批次检出有害物质,其中7批次检出驱蚊酯,5批次检出甲苯,1批次检出甲苯和二甲苯,与商家宣称的“天然、无毒、安全”不符。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也做过类似检测。据了解,该院从消费者关注度高、销量较好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产品中分别购买了10批次的产品,结果只有2个产品能达到有效趋避效果。

此外,尽管户外运动兴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驱蚊产品的季节性周期问题,拓宽了消费场景,但在驱蚊产品日趋内卷下,商家想要躺平式掘金并不容易。

比如在健康和环保的大背景下,传统蚊香的烟雾有害环境和身体,明火点燃的火灾隐患等,都让消费者对驱蚊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不少标注有环保健康的驱蚊产品也开始应运而生。然而想要生产出真正健康的产品,其背后势必免不了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更何况,由于蚊子在不断进化,去年的驱蚊产品可能赶不走今年的蚊子,产品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为此,品牌们纷纷蓄力出击,比如背靠立白集团的超威,专门建立实验室持续开发驱蚊产品;有着美国庄臣和上海日化合资背景的上海庄臣公司,也为庄臣旗下全球杀虫品牌“雷达Raid”特意投资打造了生产线,将驱蚊类细分产品作为研发重点;广东中山的日化企业榄菊每年也不惜花费近百万在全国各地收购蚊虫建立蚊虫观察室”,派专人精心饲养、繁殖,以研究出更加有效的防蚊、灭蚊方法……

不断进化的蚊子,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都在加速驱蚊行业不断内卷。惟愿,“内卷”之下,有一天我们不再饱受蚊虫叮咬之苦。

参考资料:

《几毛钱成本却年赚上亿:高温催热的驱蚊经济,造就多少致富神话?》

《驱蚊市场规模破百亿,季节性消费属性倒逼企业多元化布局》

《再闯“驱蚊第一股”,润本“带伤”冲刺IPO》

《古人驱蚊琐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不知道的蚊蝇生意:成本几毛,年入10亿

蚊子在进化,驱蚊在“内卷”。

文 | 深氪新消费 沐九九

编辑 | 黄晓军

天下苦蚊虫久矣。

前有《庄子·天运篇》记载“蚊虻噆肤, 则通昔(夕)不寐矣”,后有宋代欧阳修作诗《憎蚊》,以“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来表达对蚊子的深恶痛绝。时至今日,蚊虫叮咬依然困扰着当代人,甚至催生出庞大的驱蚊市场。

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由2015年的62.09亿元增至2022年的104.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9%,预计2024年市场零售额达120.06亿元。眼看盛夏将至,在百亿市场诱惑之下,“高射炮打蚊子”的故事也愈演愈烈。

01、古往今来,灭蚊大计

事实上,自古以来人类没少和蚊子作斗争。

比如《诗经》中就有关于先秦“肃肃宵征,抱衾与裯”的民歌记载,而在历史上更是有齐桓公掀“帱”喂蚊的故事。这里的“裯”和“帱”就是指防止蚊虫的蚊帐。

不过,由于制作布料要求高且价格昂贵,蚊帐一直只供富贵人家使用,甚至还在色彩、缀饰、质地和造型等方面大做文章,以此来作为区分身份地位的标志。

大约在晚清以后,蚊帐才开始流入寻常百姓家里。而在这之前,普通人家大多使用烟熏来进行驱蚊。

据历史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专门设置了驱虫官“翦氏”,其工作内容除了日常的祈福和祭祀外,还经常烧一种叫莽草的植物来驱赶蚊虫。由于莽草功效强烈到甚至可以毒死老鼠,因此也被成为“鼠莽”。

也正因如此,莽草并不适合在封闭的室内焚烧。之后,古人们又找到同样具有驱蚊效果,但味道比莽草轻微的艾草和蒿草,并在此基础上制成了最早的驱蚊工具——火绳。

火绳制作方法简单,只需要将艾草、蒿草等草木编成绳状,在睡觉时点燃,就可以利用其香气驱赶蚊虫。宋代《格物粗谈》中对此便有所记载:“端午时, 收贮浮萍, 阴干, 加雄黄, 作纸缠香, 烧之, 能祛蚊虫。”

而这种驱蚊方式,其实已经类似于现代的蚊香了。

当然,除火绳之外,古人还喜使用香囊,通过在香囊中装有藿香、薄荷、八角、茴香、艾草等,来达到防蚊防疫的作用。

进入清代以后,国人驱蚊方式更是日渐更新,除了在蚊香制作工艺上愈发成熟之外,甚至还创新了涂抹式的驱蚊工具。

比如在同治年间,一位名叫胡文虎的华侨,在缅甸用中草药和南洋配方,强强联合做出了“虎标万金油”,也就是家中常备的清凉油。

等到了近代,各种漩涡形蚊香、花露水等驱蚊神器更是纷纷冒头。

比如上世纪20年代研制的“福禄寿三星蚊香”,在长达几十年时间都占据国内市场前列。

当然,最为出众的自然要属后来的六神花露水了。

1989年,上海家用化学品厂的研发人员,将中药古方与花露水相结合,推出了包含有六味传统中药的六神花露水,强调具有驱蚊作用,因而名声大噪。

在当时,六神花露水称得上明星爆款产品,基本一面市就销售一空,市占率最高时达到70%,而在上海家化厂门口拿货的更是大排长龙。

即使到今天,六神在消费者心智中还是花露水的代表品牌。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驱蚊这一细分赛道,早已不是六神的天下了,除了同为老牌的超威之外,还不乏babycare、润本、米家等新锐品牌入局。

此外,驱蚊产品也在日趋多样化,驱蚊贴、驱蚊灯、驱蚊环、驱蚊液等开始逐渐受到欢迎。比如在京东超市今年发布的首份618家用消费新品榜中就显示,锐舞元气驱蚊手环、babycare婴儿电热蚊香液和润本驱蚊液等成为今年夏季的爆品,其中润本驱蚊液单月销量更是超过千万。

而在此期间,驱蚊品牌们也试图在资本市场造就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02、成本几毛钱,营收上亿元

今年3月,家庭护理产品公司润本生物再度冲击上市。

据了解,润本成立于2006年,目前已凭借驱蚊、婴童护理和精油母婴等驱蚊系列,成为国内知名的驱蚊和个护企业。

千牛数据显示,2019年-2022上半年,“润本”品牌在天猫平台的蚊香液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17.14%、16.42%、18.32%和20.52%,连续三年一期排名第一。

而消费者追捧下,润本的业绩也是连年上升。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上半年,润本营收分别为2.79亿元、4.43亿元、5.82亿元和4.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6亿元、0.95亿元、1.21亿元和0.79亿元。

其中,驱蚊系列产品贡献营收分别为1.14亿、1.69亿、2.28亿元和1.83亿元,在主营收入的占比分别为40.88%、38.21%、39.14%和41.75%。新品牌在狂飙突进,老品牌也在资本市场铆劲发力。

2021年3月,靠着最为大众熟知的“超威”杀虫驱蚊产品,朝云集团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驱蚊一哥”。

虽然首日开盘即大幅下跌,但市值仍超百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期间,朝云集团的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3.50亿元、13.83亿元,其中杀虫驱蚊产品占总营收比的68.4%、69.4%、63.3%。

2020年前三季度,即使是在新冠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朝云集团光卖蚊香,就有9.5亿元收入,可见驱蚊经济的可发展性。

除了推至台前的大公司外,市场上多的是驱蚊经济下的“致富”生意。

此前快刀财经就曾报道过,在电商平台上,随意搜索“防蚊贴”、“防蚊凝胶”等产品,月销量靠前的店铺都在万件以上,而其制作成本不过小几毛。

所谓蚊子再小也是肉,在低成本下,驱蚊产品也很容易被做成大生意。比如去年就有个来自浙江义乌的92年小伙,因把驱蚊门帘卖得异常火热,预测年销售额能达3000万,直接被送上了热搜。成本低,回报高,如此可观的前(钱)景,自然入局者众多。在企查查上,仅是与蚊香相关的企业已经超过6000家,且还在上升中。

但如果误以为驱蚊是个门槛很低的行业,那就大错特错了。

03、蚊子在进化驱蚊在“内卷”

2021 年 9 月 28 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针对近年来各地在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多种标称以植物提取成分为原料,具备防蚊驱蚊功能的“防蚊贴”“防剂”“防蚊液”“驱蚊手环”等产品,《意见》指出:“我部对此类产品是否属于《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农药进行了研究,现提出,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这就意味着驱蚊产品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标准的,然而据央广网报道,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宣称有驱蚊功效的驱蚊手环、驱蚊贴的生产厂家均未进行农药登记。

此外,即使是号称“纯天然、无毒、有效驱蚊”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等,也未必真有实际效果。

比如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对驱蚊贴、驱蚊手环进行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事发现,检测的35批次样品中有13批次检出有害物质,其中7批次检出驱蚊酯,5批次检出甲苯,1批次检出甲苯和二甲苯,与商家宣称的“天然、无毒、安全”不符。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也做过类似检测。据了解,该院从消费者关注度高、销量较好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产品中分别购买了10批次的产品,结果只有2个产品能达到有效趋避效果。

此外,尽管户外运动兴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驱蚊产品的季节性周期问题,拓宽了消费场景,但在驱蚊产品日趋内卷下,商家想要躺平式掘金并不容易。

比如在健康和环保的大背景下,传统蚊香的烟雾有害环境和身体,明火点燃的火灾隐患等,都让消费者对驱蚊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不少标注有环保健康的驱蚊产品也开始应运而生。然而想要生产出真正健康的产品,其背后势必免不了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更何况,由于蚊子在不断进化,去年的驱蚊产品可能赶不走今年的蚊子,产品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为此,品牌们纷纷蓄力出击,比如背靠立白集团的超威,专门建立实验室持续开发驱蚊产品;有着美国庄臣和上海日化合资背景的上海庄臣公司,也为庄臣旗下全球杀虫品牌“雷达Raid”特意投资打造了生产线,将驱蚊类细分产品作为研发重点;广东中山的日化企业榄菊每年也不惜花费近百万在全国各地收购蚊虫建立蚊虫观察室”,派专人精心饲养、繁殖,以研究出更加有效的防蚊、灭蚊方法……

不断进化的蚊子,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都在加速驱蚊行业不断内卷。惟愿,“内卷”之下,有一天我们不再饱受蚊虫叮咬之苦。

参考资料:

《几毛钱成本却年赚上亿:高温催热的驱蚊经济,造就多少致富神话?》

《驱蚊市场规模破百亿,季节性消费属性倒逼企业多元化布局》

《再闯“驱蚊第一股”,润本“带伤”冲刺IPO》

《古人驱蚊琐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