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特别策划 | 当人类进入后真相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别策划 | 当人类进入后真相时代

面对公共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寻求真相?舆论审判是否合理?身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自己的权利,又该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编辑 | summer

图片来源:pexels

我们是否在主持正义的同时演变为了所谓的“真理战士”,又是否在事件的最后,抒发公共情绪变成了重点,真相已经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结果?

面对公共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寻求真相?舆论审判是否合理?身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自己的权利,又该如何应对网络暴力?在本期特别策划中,TOPHER为大家整理了诸多相关书籍,希望你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PART 1 当人类群体成为生活法官

人们交谈着,却无法互相理解;表达着,却越发感到孤独。或许这正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通病,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活在一个旁观的世界中,然而当某些公共事件发生时,又以“真理战士”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前。

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资讯迅速传播让人们对社会事件的翻转习以为常,“阴谋论”更是参与其中煽风点火,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人们统统都是在宣泄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肆意泛滥的网络言论。

《消失的塞布丽娜》一书,则为人们重现了这种社会困境。本书主人公塞布丽娜失踪后,周围人的生活随之发生了剧变,她的男友特迪变得精神恍惚、一蹶不振,她的妹妹桑德拉则在浑浑噩噩的等待中几欲抓狂。与此同时,一名美国空军士兵也因此而陷入了猜忌与阴谋组成的谜团……

正当事件陷入迷局之时,一盒寄给报社的神秘录像带引发轩然大波。透过录像画面,人们窥见了一场真正的灾难:那些不知姓甚名谁的网友,躲藏在镜头背后的记者,使用化名的电台主播……他们反客为主成为了“塞布丽娜失踪案”中的主角,甚至不惜采取谩骂、侮辱、恐吓的方式,叫嚣着要得到所谓的“真相”。

但是,这一切只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这场灾难的价值,而非真正关心塞布丽娜的下落以及她的家人的感受。此时,“真相”已然不再重要,“人性”只能沦为这场怪诞表演中的装饰品。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猖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消失的塞布丽娜》深度剖析了当代人时刻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发生在塞布丽娜身上的种种,本书作者尼克·德纳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进行了一场冷静的旁观,探讨一个我们非常熟悉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的确,人们真的关心真相吗?《消失的塞布丽娜》中那些所谓的“生活法官”又是不是真的怀揣同情呢?面对当下这个世界,当与事件不符的另一种真实发生时,我们又该如何判断真伪呢?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那群自认为认清真相的人们开始捍卫内心的所谓正义,发送邮件并向事件的相关人员提出死亡威胁,他们用言语化成利剑伤害着无数无辜的人员,而非寻求背后的真相。

实际上,作者通过本书为我们警醒,类似塞布丽娜的故事在未来会发生的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或许拥护的不是真正的正义,而是内心已经固化的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消失的塞布丽娜》以图像小说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通过那些沉静、极简、阴郁的画面,以严肃的态度探讨互联网时代的道德状况,为读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图片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荐书:《消失的塞布丽娜》

作者:[美] 尼克·德纳索

译者:李溪月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PART 2 当数字技术掌控人类生活

1964年,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指出:“电子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在其与古腾堡技术的碰撞中,我们变得麻木,又聋又瞎又哑。”

的确,数字化信息交流的提升让我们变得愈加麻木和疲惫,这种状态被称之为「信息疲劳综合征(IFS,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也是由过量信息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通常IFS患者会抱怨分析能力不断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普遍焦虑,或者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1996年,英国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对此病做出定义。起初,IFS患者主要为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IFS波及,原因在于,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着快速增加的大量信息。

现在的人类虽然摆脱了工业时代奴役、剥削的机器,但数码设备同样带来了一种新的强制,一种新的奴隶制。基于可移动性,它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一个工位,把每一段时间都变成工作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剥削甚至更为高效。

另外,智能手机在给与更多自由的同时,从中也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强迫,即交流的强迫,而社交媒体大大强化了这种强迫。

那么,数字技术的背后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交流形式的变化让情感更加枯竭还是丰富?网络媒体时代带来新的伦理困境又有哪些?以上问题在韩炳哲撰写的《在群中》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指出,我们如今正迈向数字精神政治的新时代,监视社会拥有进入集体潜意识的通道,以此干涉大众未来的社会行为,并且由此发展出极权主义特征。

与此同时,数字媒体在主观判断之外,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感知、情感、思维、生活,然而,我们却无法对结果做出全面判断,这种盲目,以及与之相伴的麻木共同构成了当下的思维危机。

通过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韩炳哲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推进了大众社会考察的很多关键范畴、重新连接了哲学与经验,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了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或许看完本书你会明白,大数据时代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以此来指导生活。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

荐书:《在群中》

作者:[德] 韩炳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见识城邦

副标题: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PART 3 当内心同情无处安放

当全球化让距离越来越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传媒技术足以将灾难的现场在视觉和听觉上带到我们身边。这或多或少让我们对不相识的他者,产生了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同情心。

这种看似普世的同情心,将指引人们走向无边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种抽象的伪道德,最终让人们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呢?

面对全球性的灾难,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苦难?当人类难以采取具体的行动,这种流于纸上的道德情感,会让我们成为伦理上的键盘侠吗?

事实上,这个疑问同样出现在这次的地铁偷拍诬陷事件中,网友们纷纷表示愤怒是因为将地铁中的男性代入了自家父辈的形象,因此在网络上群情激扬。也就是说,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各地,让我们因此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

但卢梭曾指出,当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创作了《无处安放的同情》一书。本书通过引用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本书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例如,书中写道卢梭认为,捂住耳朵的哲学家过度的深思熟虑,扼杀了他的怜悯心,压抑了他对可怜人施救的自然冲动。深思苦想虽然使他的善意与温情能够覆盖整个人类,却让他在现实中施助的能力退化。这也就是我们为何在需要对具体的对象承担义务时,推三阻四的原因之一。

那我们又为何对远处他人产生同情心呢?回归到此次新闻事件,其原因在于,当摄影技术捕捉到世界上某一角落的惨状,观者会在距离感上出现错觉,仿佛远处发生的一切比身边的不幸更容易触动他们。

事实上,《无处安放的同情》的德文原版早在2003年就已问世,当时正值红绿联盟政府的执政艰难期,长期的经济低迷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成为德国媒体最关注的话题。

与此同时,汉宁·里德敏锐地意识到,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正在对传统的道德情感产生一些不可逆的作用。网络时代,我们的关注成本太低,对受灾者深切的情感往往更多是流于键盘之上。而具有道德意识的人,无论不幸是在身边还是在远处发生,他们都不会对它视而不见。

放入当下的社会语境,《无处安放的同情》同样具有参考意义,也会引发人们更多思考。或许,在一个全球化和商业化的世界中,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自己该以怎样的面貌面对不同的社会事件。

图片来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荐书:《无处安放的同情》

作者:[德]汉宁·里德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万有引力

PART 4 当网络暴力迅速蔓延

你是否有思考过?在那些陷入漩涡中的主人公之外,还有另外一批人正在遭受痛苦的侵袭,这群人则是“加害人家属”。2010年4月5日,日本政府第一次公开了全国犯罪加害人家属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50个家庭中,仅有37个家庭回复,而这些调查结果则揭露了加害人家属痛苦的根源。

例如,没有对象可以谈论事件、不知如何应对被害人及其家属、因为每天报道而大受打击、受到威胁与骚扰等等,甚至还有加害人家属在意见栏补充“曾自杀未遂”或“考虑过自杀”。

如今的网络化发展和媒体造势,更是把加害人家属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肉搜索等行为蔓延至线下,正在全面深入地影响他们的生活。《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铃木伸元则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现状,他表示,日本对于加害人家属的关注度并不高,偶尔几次加害人家属的出现,也离不开社会的攻击和谩骂。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一特殊群体,铃木伸元写下《加害人家属》一书。

本书以NHK电视台播放的《今日焦点》其中一集《犯罪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为基础,大幅加入了没有被剪辑进节目的信息,它既有一手的采访资料,记录加害者家属在得知家人犯罪后的压力和处境;也有对轰动一时的旧案的整理和重访,对互联网狙击加害人家属现象的思考,同时还探讨了应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重于惩罚。

铃木伸元无意高声呼吁加害人家属的权利, 但他认为,让大众了解加害人家属的遭遇是有意义的。身为媒体工作者, 因为本书而开启的各项采访,也令铃木伸元再次意识到应该时刻注意媒体的角色与影响力。

他认为,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

铃木伸元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本书。事实上,《加害人家属》一书并非辩解,而是旨在提醒人们连带苛责的不合理之处,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更加合理地运用网络媒体。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加害人家属》

作者:[日] 铃木伸元

译者:陈令娴

出版社: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PART 5 当内心情绪急需疏导

身处现代社会的高压之下的我们,在情感上“受伤”是无法避免的——被拒绝、被冷落、爱宠离世、亲人去世、失恋、网络暴力等等,都会引起短暂的心理危机甚至是持续的抑郁状态。

就像飓风时刻,我们找不到避风港躲避,只能暴露在雨水中,在痛苦中煎熬,直到飓风慢慢消失。然而,社会对这种情感伤痛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如果不幸一条腿骨折,可以不上班,可以收到亲朋好友的关心、慰问。但如果因为自己的狗去世而伤心过度,就会被认为“脆弱、矫情、小题大做”。又或者那些在网络中遭受诸多言语暴力的人们,压根找不到抒发的窗口来发泄内心的情绪,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或许是因为,身体上的伤害可以被人们直观看到,所以能够获得关心和支持,但情感上的伤害是难以言状的。人们总是认为时间可以解决一切,受伤的心总会自愈。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时间不是唯一答案。即使多年以后,当初的痛苦或许依然存在,只不过我们习惯了结痂的伤口,学会将其掩盖而已。

在《如何治愈受伤的心》一书中,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围绕6个真实的案例展开,还原多个心理咨询场景,为情感伤痛正名的同时,还给遭遇情感伤痛的人以科学的心理学指引。

盖伊·温奇,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作家,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他在情绪健康科学领域的成就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8种语言。与此同时,他曾三次受邀作TED演讲,其演讲观看总数已超3000万,其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情绪急救》获评TED有史以来最激励人心的演讲第五名。

除此之外,他还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作者洛莉·戈特利布一起,主持一档心理类播客节目“亲爱的咨询师”。在如此丰富的经验之下,盖伊·温奇对解决情感伤痛颇有心得。

他在本书中为情感伤痛正名,表示人类拥有悲伤和脆弱的权利,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承认情感伤痛的存在,这是治愈的第一步。只有直面伤害,你才能获得勇气和治愈的可能。

除了看见伤痛之外,盖伊·温奇表示还要学会放手,尽力消除人或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要学会重视自我关怀的力量。

当然,本书中还有更多详细的解决之道有待大家探索,只要我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走出阴霾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如何治愈受伤的心》

作者: [美] 盖伊·温奇

译者:孙婧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后真相时代》作者赫克托·麦克唐纳曾指出,

我们已然进入了”后真相时代“。

所谓“后真相”,

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

人们大多以情感煽动主导舆论。

事实上,

互联网让当下的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多元,

也让人们的信息来源更加复杂且不可辨。

除此之外,

网络在传播效应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群聚效应,

身处群体之中,

个体更加容易陷入盲从,

对部分行为产生钝感。

因此,作为当下的我们,

更需要的则是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而非一味随波逐流。

只有这样,

思想的风才会越吹越远。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别策划 | 当人类进入后真相时代

面对公共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寻求真相?舆论审判是否合理?身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自己的权利,又该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编辑 | summer

图片来源:pexels

我们是否在主持正义的同时演变为了所谓的“真理战士”,又是否在事件的最后,抒发公共情绪变成了重点,真相已经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结果?

面对公共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寻求真相?舆论审判是否合理?身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自己的权利,又该如何应对网络暴力?在本期特别策划中,TOPHER为大家整理了诸多相关书籍,希望你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PART 1 当人类群体成为生活法官

人们交谈着,却无法互相理解;表达着,却越发感到孤独。或许这正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通病,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活在一个旁观的世界中,然而当某些公共事件发生时,又以“真理战士”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前。

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资讯迅速传播让人们对社会事件的翻转习以为常,“阴谋论”更是参与其中煽风点火,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人们统统都是在宣泄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肆意泛滥的网络言论。

《消失的塞布丽娜》一书,则为人们重现了这种社会困境。本书主人公塞布丽娜失踪后,周围人的生活随之发生了剧变,她的男友特迪变得精神恍惚、一蹶不振,她的妹妹桑德拉则在浑浑噩噩的等待中几欲抓狂。与此同时,一名美国空军士兵也因此而陷入了猜忌与阴谋组成的谜团……

正当事件陷入迷局之时,一盒寄给报社的神秘录像带引发轩然大波。透过录像画面,人们窥见了一场真正的灾难:那些不知姓甚名谁的网友,躲藏在镜头背后的记者,使用化名的电台主播……他们反客为主成为了“塞布丽娜失踪案”中的主角,甚至不惜采取谩骂、侮辱、恐吓的方式,叫嚣着要得到所谓的“真相”。

但是,这一切只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这场灾难的价值,而非真正关心塞布丽娜的下落以及她的家人的感受。此时,“真相”已然不再重要,“人性”只能沦为这场怪诞表演中的装饰品。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猖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消失的塞布丽娜》深度剖析了当代人时刻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发生在塞布丽娜身上的种种,本书作者尼克·德纳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进行了一场冷静的旁观,探讨一个我们非常熟悉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的确,人们真的关心真相吗?《消失的塞布丽娜》中那些所谓的“生活法官”又是不是真的怀揣同情呢?面对当下这个世界,当与事件不符的另一种真实发生时,我们又该如何判断真伪呢?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那群自认为认清真相的人们开始捍卫内心的所谓正义,发送邮件并向事件的相关人员提出死亡威胁,他们用言语化成利剑伤害着无数无辜的人员,而非寻求背后的真相。

实际上,作者通过本书为我们警醒,类似塞布丽娜的故事在未来会发生的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或许拥护的不是真正的正义,而是内心已经固化的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消失的塞布丽娜》以图像小说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通过那些沉静、极简、阴郁的画面,以严肃的态度探讨互联网时代的道德状况,为读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图片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荐书:《消失的塞布丽娜》

作者:[美] 尼克·德纳索

译者:李溪月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PART 2 当数字技术掌控人类生活

1964年,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指出:“电子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在其与古腾堡技术的碰撞中,我们变得麻木,又聋又瞎又哑。”

的确,数字化信息交流的提升让我们变得愈加麻木和疲惫,这种状态被称之为「信息疲劳综合征(IFS,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也是由过量信息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通常IFS患者会抱怨分析能力不断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普遍焦虑,或者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1996年,英国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对此病做出定义。起初,IFS患者主要为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IFS波及,原因在于,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着快速增加的大量信息。

现在的人类虽然摆脱了工业时代奴役、剥削的机器,但数码设备同样带来了一种新的强制,一种新的奴隶制。基于可移动性,它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一个工位,把每一段时间都变成工作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剥削甚至更为高效。

另外,智能手机在给与更多自由的同时,从中也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强迫,即交流的强迫,而社交媒体大大强化了这种强迫。

那么,数字技术的背后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交流形式的变化让情感更加枯竭还是丰富?网络媒体时代带来新的伦理困境又有哪些?以上问题在韩炳哲撰写的《在群中》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指出,我们如今正迈向数字精神政治的新时代,监视社会拥有进入集体潜意识的通道,以此干涉大众未来的社会行为,并且由此发展出极权主义特征。

与此同时,数字媒体在主观判断之外,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感知、情感、思维、生活,然而,我们却无法对结果做出全面判断,这种盲目,以及与之相伴的麻木共同构成了当下的思维危机。

通过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韩炳哲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推进了大众社会考察的很多关键范畴、重新连接了哲学与经验,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了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或许看完本书你会明白,大数据时代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以此来指导生活。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

荐书:《在群中》

作者:[德] 韩炳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见识城邦

副标题: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PART 3 当内心同情无处安放

当全球化让距离越来越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传媒技术足以将灾难的现场在视觉和听觉上带到我们身边。这或多或少让我们对不相识的他者,产生了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同情心。

这种看似普世的同情心,将指引人们走向无边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种抽象的伪道德,最终让人们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呢?

面对全球性的灾难,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苦难?当人类难以采取具体的行动,这种流于纸上的道德情感,会让我们成为伦理上的键盘侠吗?

事实上,这个疑问同样出现在这次的地铁偷拍诬陷事件中,网友们纷纷表示愤怒是因为将地铁中的男性代入了自家父辈的形象,因此在网络上群情激扬。也就是说,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各地,让我们因此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

但卢梭曾指出,当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创作了《无处安放的同情》一书。本书通过引用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本书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例如,书中写道卢梭认为,捂住耳朵的哲学家过度的深思熟虑,扼杀了他的怜悯心,压抑了他对可怜人施救的自然冲动。深思苦想虽然使他的善意与温情能够覆盖整个人类,却让他在现实中施助的能力退化。这也就是我们为何在需要对具体的对象承担义务时,推三阻四的原因之一。

那我们又为何对远处他人产生同情心呢?回归到此次新闻事件,其原因在于,当摄影技术捕捉到世界上某一角落的惨状,观者会在距离感上出现错觉,仿佛远处发生的一切比身边的不幸更容易触动他们。

事实上,《无处安放的同情》的德文原版早在2003年就已问世,当时正值红绿联盟政府的执政艰难期,长期的经济低迷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成为德国媒体最关注的话题。

与此同时,汉宁·里德敏锐地意识到,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正在对传统的道德情感产生一些不可逆的作用。网络时代,我们的关注成本太低,对受灾者深切的情感往往更多是流于键盘之上。而具有道德意识的人,无论不幸是在身边还是在远处发生,他们都不会对它视而不见。

放入当下的社会语境,《无处安放的同情》同样具有参考意义,也会引发人们更多思考。或许,在一个全球化和商业化的世界中,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自己该以怎样的面貌面对不同的社会事件。

图片来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荐书:《无处安放的同情》

作者:[德]汉宁·里德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万有引力

PART 4 当网络暴力迅速蔓延

你是否有思考过?在那些陷入漩涡中的主人公之外,还有另外一批人正在遭受痛苦的侵袭,这群人则是“加害人家属”。2010年4月5日,日本政府第一次公开了全国犯罪加害人家属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50个家庭中,仅有37个家庭回复,而这些调查结果则揭露了加害人家属痛苦的根源。

例如,没有对象可以谈论事件、不知如何应对被害人及其家属、因为每天报道而大受打击、受到威胁与骚扰等等,甚至还有加害人家属在意见栏补充“曾自杀未遂”或“考虑过自杀”。

如今的网络化发展和媒体造势,更是把加害人家属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肉搜索等行为蔓延至线下,正在全面深入地影响他们的生活。《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铃木伸元则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现状,他表示,日本对于加害人家属的关注度并不高,偶尔几次加害人家属的出现,也离不开社会的攻击和谩骂。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一特殊群体,铃木伸元写下《加害人家属》一书。

本书以NHK电视台播放的《今日焦点》其中一集《犯罪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为基础,大幅加入了没有被剪辑进节目的信息,它既有一手的采访资料,记录加害者家属在得知家人犯罪后的压力和处境;也有对轰动一时的旧案的整理和重访,对互联网狙击加害人家属现象的思考,同时还探讨了应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重于惩罚。

铃木伸元无意高声呼吁加害人家属的权利, 但他认为,让大众了解加害人家属的遭遇是有意义的。身为媒体工作者, 因为本书而开启的各项采访,也令铃木伸元再次意识到应该时刻注意媒体的角色与影响力。

他认为,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

铃木伸元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本书。事实上,《加害人家属》一书并非辩解,而是旨在提醒人们连带苛责的不合理之处,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更加合理地运用网络媒体。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加害人家属》

作者:[日] 铃木伸元

译者:陈令娴

出版社: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PART 5 当内心情绪急需疏导

身处现代社会的高压之下的我们,在情感上“受伤”是无法避免的——被拒绝、被冷落、爱宠离世、亲人去世、失恋、网络暴力等等,都会引起短暂的心理危机甚至是持续的抑郁状态。

就像飓风时刻,我们找不到避风港躲避,只能暴露在雨水中,在痛苦中煎熬,直到飓风慢慢消失。然而,社会对这种情感伤痛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如果不幸一条腿骨折,可以不上班,可以收到亲朋好友的关心、慰问。但如果因为自己的狗去世而伤心过度,就会被认为“脆弱、矫情、小题大做”。又或者那些在网络中遭受诸多言语暴力的人们,压根找不到抒发的窗口来发泄内心的情绪,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或许是因为,身体上的伤害可以被人们直观看到,所以能够获得关心和支持,但情感上的伤害是难以言状的。人们总是认为时间可以解决一切,受伤的心总会自愈。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时间不是唯一答案。即使多年以后,当初的痛苦或许依然存在,只不过我们习惯了结痂的伤口,学会将其掩盖而已。

在《如何治愈受伤的心》一书中,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围绕6个真实的案例展开,还原多个心理咨询场景,为情感伤痛正名的同时,还给遭遇情感伤痛的人以科学的心理学指引。

盖伊·温奇,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作家,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他在情绪健康科学领域的成就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8种语言。与此同时,他曾三次受邀作TED演讲,其演讲观看总数已超3000万,其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情绪急救》获评TED有史以来最激励人心的演讲第五名。

除此之外,他还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作者洛莉·戈特利布一起,主持一档心理类播客节目“亲爱的咨询师”。在如此丰富的经验之下,盖伊·温奇对解决情感伤痛颇有心得。

他在本书中为情感伤痛正名,表示人类拥有悲伤和脆弱的权利,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承认情感伤痛的存在,这是治愈的第一步。只有直面伤害,你才能获得勇气和治愈的可能。

除了看见伤痛之外,盖伊·温奇表示还要学会放手,尽力消除人或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要学会重视自我关怀的力量。

当然,本书中还有更多详细的解决之道有待大家探索,只要我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走出阴霾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如何治愈受伤的心》

作者: [美] 盖伊·温奇

译者:孙婧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后真相时代》作者赫克托·麦克唐纳曾指出,

我们已然进入了”后真相时代“。

所谓“后真相”,

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

人们大多以情感煽动主导舆论。

事实上,

互联网让当下的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多元,

也让人们的信息来源更加复杂且不可辨。

除此之外,

网络在传播效应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群聚效应,

身处群体之中,

个体更加容易陷入盲从,

对部分行为产生钝感。

因此,作为当下的我们,

更需要的则是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而非一味随波逐流。

只有这样,

思想的风才会越吹越远。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