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执惠旅游
前言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产业形态。
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案例分析
说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我们可能会联想到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也可能会想到刘进导演的电视剧《白鹿原》,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都让西安的白鹿原远近闻名。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依白鹿原地势而建,花费大量资金,着力打造了集生态旅游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千古文章一大抄”,由于它过度模仿袁家村,导致同质化严重,所以在开业仅四年时间就面临拆除,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大家一起看看斥资3.5亿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为什么从人潮涌动变得门可罗雀!
基本情况
陕西省西安市向东30多公里的蓝田县滨河西路有一个“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该项目的地理位置绝佳,曾是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级重点建设项目,这里将最原始的自然森林公园形态进行了保留,通过仿古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表演等形式,打造了集生态旅游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开业之初吸引了很多游客,可是随着大批游客的到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差评变得越来越多,开园还不到两年已经无人问津,相继按下暂停键,最后下令拆除!
事件回顾
建设 —— 袁家村成功后,白鹿原民俗村也成了陕西百十家跟风而上中的一员,于2015年初开始建设。
开园 —— 2016年1月1日开园后,初期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一天能来12万人次。
兴盛 —— 开业第一年到处人头涌涌,游客摩肩擦踵,生意火爆,商铺“一铺难求”,大家加价好几万元从原来的商户手里买铺。
衰落 —— 2017年11月前后,游客数量已经锐减了,每天游客不足千人,许多商家关门大吉,这里开始衰败。
停业 —— 2019年8月9日,陕西蓝田县人民政府通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即日起暂时关闭,升级改造。
拆除 —— 2020年3月7日景区发布公告,在3月12日至31日,将对该项目拆除。
乡村旅游项目投融资的痛点
前些年,各地建了许多类似于白鹿原这样的项目,但多数都不成功。加之没有深入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导致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后期建设效益自然不长远,缺少与原住民生活融入,没有生活气息,没有独特的文化及产品。客观上也加剧了乡村旅游项目投融资的困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营主体散,还款能力弱。乡村旅游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经营和财务管理上的随意性很大,客观上限制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进入。
其一,农户本身资金有限,发展乡村旅游一般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能力较差,还款能力不能保障。
其二,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散弱,在申请贷款时大多没有能力找到有效担保,这往往不符合银行的《贷款通则》,不能获得贷款支持。而且,农村地区担保机构数量少且规模都比较小,为寻求合格的担保企业,乡村旅游主体还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
其三,一些乡镇旅游企业不少是从经营“农家乐”发展起来的小微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效益不稳定。这与信贷资金追逐高利润、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背道而驰,从而制约了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发展。
二是同质化严重,项目回报难。比如,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提供的业态和内容与大名鼎鼎的袁家村十分雷同,照抄照搬,民居和街道风格统一,样式造型设计思维单一,一哄而上让乡村振兴文旅项目产生严重同质化,最终变成了一地鸡毛。
三是国资很难投,民企不敢投。说白了就是,一方面国有金融机构的钱投不出去(主要是审核程序繁琐复杂),另一方面民营资本的钱又不敢投。据《文旅行业投融资需求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较2019年同期,疫情期间投资机构对文旅行业的投资总额减少约四成,对文旅企业的投资数量减少约八成。从融资层面看,烧钱项目、仿制项目、低端项目等得到融资越来越难,跨界项目、体验类项目、智慧科技或者是数字技术类项目等获得融资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六大破解之道
一是通过政策资金
国家政策资金融资偿还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是最为有利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五大类型:
旅游国债、旅游发展基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提出,按照自愿申报、动态管理、重点扶持的原则,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国家开发银行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信贷政策并遵循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对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提供包括长周期、低成本资金在内的综合性优质金融服务支持。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2023年中央投资补助标准:原则上东、中、西部地区(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分别享受中、西部待遇的地区)中央投资补助比例为 30%、 60%和 80%。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和新疆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含兵团)的项目可按规划确定的最高补助额度予以100%全额补助。
二是通过借贷融资
借贷利息率相对稳定,渠道通畅成熟,债权清晰,仅涉及金钱借贷交易,法律制度相对健全,融资过程稳定性高。
乡村旅游借贷融资主要方式及融资措施主要通过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等方式。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共有6个方面33项具体措施。其中,在货币政策中提出,继续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更好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
三是通过招商引资
一般由政府组织推动,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笃定的盈利前景吸引企业投资,融资灵活性大,融资范围及融资幅度可无限拓展。
4月13日,山西全省招商引资大会在太原召开。大会以视频的方式开到县一级。招商引资该"招什么""怎么招""如何留"?山西省委书记在大会上向全省干部传授了12种方法。其中,政府招商坚持投资促进部门、驻外招商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发力,加快形成省市县分级推进、各部门高效联动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乡村旅游招商引资主要方式及融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针对具体项目而进行的引资行为,继而达到实现商业价值的目的,本质就是为乡村旅游项目引进资金,招揽商户。
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整体项目招商:项目整体打包招商
二是合作项目招商:两家以上企业合资入股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政府在一定限期后收回。
四是通过旅游产业金融市场融资
融资期限长,流动性和变现性相对较弱,风险大但融资规模也大。
融资中介: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等。
主要类型有:
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普通股、优先股等;
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一般债券、高利风险债券;
通过基金市场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等。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其中包括多家农商银行。对于投资者而言,存款利率上限下调,有助于压低银行资产收益率,利好流动性敏感资产。现实中,存款利率降低有助于压低全社会利率水平,利好债券;同时股票市场中,对流动性敏感的股票也将因此受益。
五是通过旅游产业资产重组融资
充分挖掘自身资产价值,盘活现有资产,获得旅游发展所需资金。
主要内容包括:融资方以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入股, 从而获得乡村旅游发展所需资金,此笔资金无须还本付息,而是双方或几方共同分享乡村旅游的赢利与增长。
信托市场融资:贷款信托、权益信托等。
六是通过公募REITs及EOD模式
公募REITs(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通过证券化方式将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不动产资产或权益转化为流动性较强的上市证券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2020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基础设施领域推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工作。
试点主要包括下列行业: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在水利设施、旅游基础设施等10个基础设施领域开展试点。
“EOD”模式,即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较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从今年开始,EOD项目申报已经完成试点,进入常规推进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每年3个名额增加至5个,根据相关政策,地市级及以上政府作为申报主体和实施主体的EOD项目,原则上投资总额不高于50亿元;区县级政府作为申报和实施主体的EOD项目,原则上投资总额不高于30亿元。政策银行资金基本上为30年期低息资金,并且,该项资金不纳入政府负债管理。基于此,申报EOD项目,将会成为各地政府最重要的资金和发展渠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