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中国汽车出口“亮眼”背后,专家在担心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汽车出口“亮眼”背后,专家在担心什么?

高光时刻也有阴影。

文|汽车预言家

上坡路难走,越往上越难走。这句话套在中国汽车出口上也很合适。

过去的2022年中,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311.1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为99.4万辆,中国也以此晋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在1至5分月中,中国汽车整车出口193.3万辆,同比增长79.8%……

在中国汽车出口量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将达到400万辆,更有独立分析机构预测称,该数据今年有望达44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可能超过30%。在很多的市场分析预测中,中国的汽车出口正处于一个高光时刻,未来还将保持前景的无限光明。

另外,也有部分专家在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提出,如果站在全球政治立场和经济形势的层面上,中国汽车未来的出口形势不一定像想象的这么乐观。

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如果欧盟通过关税、政策等各种“反倾销”手段对中国汽车进行限制,中国汽车出口将缺失一大部分市场;二是当欧洲传统老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赶上来之时,中国汽车出口量将受到挤压。

分析中国汽车出口量可以发现,2022年虽然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了300万辆,但主力国产车型仍是燃油车,份额在70%左右,电动汽车的出口势头在持续增加,成为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大多为在中国生产的美系及欧系汽车,而中国品牌汽车仅占四成左右。

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出口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好。虽然此前在上海车展期间,有极氪、高合、智己、长安等多家企业透露在海外的发展战略,通过建店丰富营销组织等方式扩大在欧洲等海外地区的产品发展,但当下仍处于初期规划阶段。

面对中国汽车企业近乎疯狂扩张的举动,跨国车企、外国媒体以及很多国家政府都感受到了一丝威胁,但不得不承认会给当前仍处在电动化转型摸索中的跨国车企重重一击。其实,对于欧洲工会、美国国会等对此发展都是有感知的,且会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在保护本土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减缓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进程。

据了解,在6月底的欧洲理事会峰会上,欧盟领导人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第一批调查结果或将于7月中旬公布。同时此前欧盟还出台了包含碳关税、碳定价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必须面对的一揽子“绿色准入”机制。

这意味着,在为未来欧盟可能对会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采取各种“反倾销手段”,从而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盟市场。

其实相比美国等地,欧盟地区此前给了中国汽车出口很大的便利,主要体现在关税和政策方面。目前中国向美国出口汽车的关税为27.5%,而向欧盟出口汽车的关税只有10%,换句话说,同样一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进入美国的成本几乎是欧盟的三倍。

另外,无论在电池还是芯片方面,目前美国对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设置了各种优惠限制,且在企业合作上也进行了多方阻碍,但在欧洲,此前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同样能与本土产品一样享受到欧盟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推出的补贴政策。

在一系列的便利条件之下,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中将发展目标瞄准欧洲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在欧销售的电动汽车有16%是从中国进口,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欧汽车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6%升至39%。

所以在近两年中,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走进欧洲市场。可是当欧洲的环境一旦发生改变,中国新能源汽车还能按照预期的态势实现对欧洲的大规模出口吗?

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或需要等待欧盟在7月份的具体结果。但无论如何,不管基于政策的变化还是跨国车企后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奋力直追,中国汽车企业都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

对中国汽车出口持谨慎态度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不能轻视国外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转型上的速度。

毕竟当前来看,大众、宝马、奥迪电动汽车销量在快速提升,其中一季度大众电动车销量已经达到14.1万辆,奔驰和宝马在销量上都在6万辆左右,且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80%。同时,越来越多跨国车企的电动化战略成果开始显现出来,这就很可能意味着跨国车企的电动汽车产品快速成长起来,与中国车企形成有效竞争。

当然,现在中国汽车大规模走向全球市场是不争的事实,至少在短时期内也会保持该发展局面。对此,一位权威人士也曾提出外国汽车市场不应该过分“紧张”,因为中国汽车走出去不是要抢他们的“饭碗”,而是希望协同发展。

正如同几十年之前,欧洲车企带着他们的技术和产品来到中国,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让中国人民享受到高品质汽车带来便利与变革。现如今,不过是“风水轮流转”,中国车企开始为欧洲、美国等市场带去先进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一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汽车出口“亮眼”背后,专家在担心什么?

高光时刻也有阴影。

文|汽车预言家

上坡路难走,越往上越难走。这句话套在中国汽车出口上也很合适。

过去的2022年中,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311.1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为99.4万辆,中国也以此晋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在1至5分月中,中国汽车整车出口193.3万辆,同比增长79.8%……

在中国汽车出口量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将达到400万辆,更有独立分析机构预测称,该数据今年有望达44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可能超过30%。在很多的市场分析预测中,中国的汽车出口正处于一个高光时刻,未来还将保持前景的无限光明。

另外,也有部分专家在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提出,如果站在全球政治立场和经济形势的层面上,中国汽车未来的出口形势不一定像想象的这么乐观。

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如果欧盟通过关税、政策等各种“反倾销”手段对中国汽车进行限制,中国汽车出口将缺失一大部分市场;二是当欧洲传统老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赶上来之时,中国汽车出口量将受到挤压。

分析中国汽车出口量可以发现,2022年虽然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了300万辆,但主力国产车型仍是燃油车,份额在70%左右,电动汽车的出口势头在持续增加,成为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大多为在中国生产的美系及欧系汽车,而中国品牌汽车仅占四成左右。

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出口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好。虽然此前在上海车展期间,有极氪、高合、智己、长安等多家企业透露在海外的发展战略,通过建店丰富营销组织等方式扩大在欧洲等海外地区的产品发展,但当下仍处于初期规划阶段。

面对中国汽车企业近乎疯狂扩张的举动,跨国车企、外国媒体以及很多国家政府都感受到了一丝威胁,但不得不承认会给当前仍处在电动化转型摸索中的跨国车企重重一击。其实,对于欧洲工会、美国国会等对此发展都是有感知的,且会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在保护本土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减缓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进程。

据了解,在6月底的欧洲理事会峰会上,欧盟领导人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第一批调查结果或将于7月中旬公布。同时此前欧盟还出台了包含碳关税、碳定价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必须面对的一揽子“绿色准入”机制。

这意味着,在为未来欧盟可能对会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采取各种“反倾销手段”,从而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盟市场。

其实相比美国等地,欧盟地区此前给了中国汽车出口很大的便利,主要体现在关税和政策方面。目前中国向美国出口汽车的关税为27.5%,而向欧盟出口汽车的关税只有10%,换句话说,同样一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进入美国的成本几乎是欧盟的三倍。

另外,无论在电池还是芯片方面,目前美国对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设置了各种优惠限制,且在企业合作上也进行了多方阻碍,但在欧洲,此前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同样能与本土产品一样享受到欧盟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推出的补贴政策。

在一系列的便利条件之下,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中将发展目标瞄准欧洲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在欧销售的电动汽车有16%是从中国进口,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欧汽车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6%升至39%。

所以在近两年中,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走进欧洲市场。可是当欧洲的环境一旦发生改变,中国新能源汽车还能按照预期的态势实现对欧洲的大规模出口吗?

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或需要等待欧盟在7月份的具体结果。但无论如何,不管基于政策的变化还是跨国车企后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奋力直追,中国汽车企业都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

对中国汽车出口持谨慎态度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不能轻视国外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转型上的速度。

毕竟当前来看,大众、宝马、奥迪电动汽车销量在快速提升,其中一季度大众电动车销量已经达到14.1万辆,奔驰和宝马在销量上都在6万辆左右,且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80%。同时,越来越多跨国车企的电动化战略成果开始显现出来,这就很可能意味着跨国车企的电动汽车产品快速成长起来,与中国车企形成有效竞争。

当然,现在中国汽车大规模走向全球市场是不争的事实,至少在短时期内也会保持该发展局面。对此,一位权威人士也曾提出外国汽车市场不应该过分“紧张”,因为中国汽车走出去不是要抢他们的“饭碗”,而是希望协同发展。

正如同几十年之前,欧洲车企带着他们的技术和产品来到中国,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让中国人民享受到高品质汽车带来便利与变革。现如今,不过是“风水轮流转”,中国车企开始为欧洲、美国等市场带去先进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一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