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1国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峰会。对乌克兰军援、瑞典与土耳其的矛盾、各成员国防开支成为焦点议题。
时值俄乌冲突爆发500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本月初已连续访问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以寻求东欧邻居们对于其加入北约的支持。7月7日,泽连斯基又造访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会晤,并得到了对方“毫无疑问,乌克兰应该成为北约成员国”的口头支持。
美国政治语境下的乌克兰议题
泽连斯基密集的行程安排,无疑是针对北约峰会的外交努力。乌克兰问题也是北约维尔纽斯峰会的最重要议题。
虽然乌克兰得到了捷克“战争结束后就可以加入北约”以及保加利亚“在时机适当时可加入北约”的无时效性承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多次重申了乌克兰将加入军事同盟的观点,但乌克兰的希望至少在短期内并未得到美国的支持。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于7月7日表示,“(维尔纽斯峰会)将是乌克兰加入北约道路上的重要时刻,但在加入北约之前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我们不寻求第三次世界大战。”
沙利文的表态,也与美国总统6月在乌克兰入盟问题上的态度相符。拜登此前曾表示不会让乌克兰入盟变得简单,乌克兰必须进行额外的改革才有资格加入。
美国在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上的谨慎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乌克兰军援的缩水。
7月7日,国务卿布林肯宣布将为乌克兰提供新一轮价值8亿美元的军援,其中就包括备受争议的集束炸弹。他表示:“(集束炸弹)对加强乌克兰的战力,帮助他们重新夺回主权领土,保护同胞至关重要。”这也是继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之后,对乌军援的再次升级。
乌克兰此前已多次要求美国提供名为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弹药(DPICM)的集束炸弹。由于其平民误杀率高的特点,这类武器在国际上被2010年生效的《奥斯陆公约》所限制。不过,包括俄罗斯、美国、印度和乌克兰在内的国家并未签署该公约。
事实上即便在美国国内,提供集束炸弹也饱受争议。国会曾在2017年通过法案,规定美国政府不得生产或扩散哑弹率超过1%的集束炸弹。根据五角大楼发言人空军准将帕特里克·莱德7月6日的说法,国防部拥有多种型号的集束炸弹,现有型号哑弹率已不高于2.35%。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拜登政府将通过《对外援助法》中“当武器出口对美国安全利益至关重要时,总统有权推翻武器出口限制”的条款予以规避。
不过,就如同美国与欧洲盟友在关于乌克兰是否能够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对乌提供集束炸弹在第一时间遭到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的反对。德国外交部长贝尔博克表示德国政府将坚守《奥斯陆公约》;西班牙防长罗布雷斯则强调这是美国的决定,而非北约的决定;英国首相苏纳克同样强调英国是《奥斯陆公约》的签署国。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与欧洲盟友的不协调背后是拜登政府施行所谓遏制战略与美国国内对乌援助日益疲乏的矛盾体现。
拜登政府一方面希望确保乌克兰能够抵御俄罗斯的进攻,并以此确保美国对欧洲防务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美国也希望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驻北约大使Kay Bailey Hutchison就表示,美国政府已经犹豫太久了,乌克兰在数月前就应该装备集束炸弹和更强大的防空系统。奥巴马时代的美驻北约大使Douglas Lute也持有同样观点,并表示:“我们迫切需要扩大乌克兰军队的射程,以便能够打击俄罗斯占领领土上的指挥机构、补给站和运输设施。”
相比于北约方面的强硬立场,拜登在美国国会秋季预算谈判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则是资金来源。
作为对乌援助的最大贡献国,美国已提供了1130亿美元的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但由于国债激增,预计下一财年国防开支将被限制在8860亿美元之内。美国国债上限问题曾在今年6月初引发关于美国主权债务可能违约的危机。
虽然西方国家的军工企业过去一年的产能创下了新高,但乌克兰战场上的巨大战损仍迫使拜登40次动用总统缩编授权(PDA)从国家武器储备中抽调军火。
今年6月,五角大楼提供的一份对乌军援报告显示,交付金额与实际金额存在60亿美元的缺口。虽然五角大楼强调这仅仅是计算差错,但这并不足以平息国内对于对乌军援缺乏监督的质疑。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去年2月美国仅有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过多地进行了对乌援助,如今该比例高达28%。
由于乌克兰夏季攻势进展不顺,以及共和党多位总统候选人均表示将停止或缩减对乌援助,此番选择杀伤力巨大、同时美国库存充足的集束炸弹无疑是拜登政府试图推动尽早结束俄乌战争的一次尝试。
入盟困难的瑞典vs特立独行的土耳其
拜登政府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难题是至今迟迟无法加入北约的瑞典问题。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于7月5日短暂访问华盛顿,并与拜登就瑞典加入北约进行了峰会前的最后一次尝试。拜登的“我想重申:美国完全、完全、完全支持瑞典加入北约。底线非常简单——瑞典将使我们的联盟更加强大”的表态足以说明美国对瑞典的支持。
此前克里斯特松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晤时,后者曾经希望瑞典入盟能够在11日的维尔纽斯峰会之前完成。但是迄今为止,土耳其与匈牙利两个成员国仍然对瑞典入盟一事持否定态度。
由于匈牙利方面已表示将在土耳其议会通过瑞典入盟决议之后进行表决,因此这个北约第二大军事大国成为了阻挠瑞典加入的实际唯一成员。
去年5月,瑞典和芬兰宣布放弃远离军事同盟的传统外交政策,并正式寻求加入北约。土耳其因指责瑞典为库尔德工人党成员提供庇护而拒绝批准两国的入盟申请。库尔德工人党在土耳其被定义为恐怖组织。
去年6月,瑞典、芬兰与土耳其签署了三边备忘录以做出让步。斯德哥尔摩方面认为瑞典已履行对土耳其的承诺。
今年6月正式生效的瑞典新反恐法已将库尔德工人党定义为恐怖组织,7月6日在斯德哥尔摩的诉讼中一名为库尔德工人党筹措资金的库尔德人首次被判有罪。令问题复杂化的是,瑞典极右翼在今年两次活动中当众焚烧《古兰经》的行为虽遭到了瑞典政府的谴责,但该国法院仍以确保言论自由为由允许类似活动继续。
即便克里斯特松表示瑞典已在本国法律范围内做到了一切,但土耳其指出瑞典并未履行所有承诺。埃尔多安在7月初表态坚持该国对瑞典的立场不变:“我们已经明确表示,坚决打击恐怖组织和伊斯兰恐惧症,是我们的红线所在。”
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韦丹特·帕特尔“焚烧宗教经典是缺乏尊重和有害的行为,合法的行为并不一定合适”的发言显然对于缓解土瑞矛盾毫无作用。
瑞典方面相信,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土耳其,而在于美国。
斯德哥尔摩外交政策研究所的Jan Hallenberg在接受瑞典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克里斯特松美国行向土耳其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其他28个北约成员国都支持瑞典”。
外界普遍认为,土耳其否决瑞典入盟是一场政治要价,以希望获得美国的F-16战机。
不过在埃尔多安两个月前再次赢得大选之后,确实有迹象表明土耳其正回归更加温和的外交政策。例如土耳其和埃及近13年来首次互派大使,土耳其与亚美尼亚和希腊也就历史问题积极展开谈判。
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Rob Bauer上将相信,在北约峰会上仍有可能达成协议。
军费开支目标仍难以实现
除了土耳其在瑞典问题上没有“兑现对联盟的考验”之外,另一个超过半数北约成员国至今仍无法兑现的承诺则是国防开支需达到GDP 2%的目标。
自2014年威尔士北约峰会上首次明确2% GDP的国防开支基准之后,北约仍有20个成员国至今未满足该基准。
根据北约的最新评估,2023年仅有美国、英国、芬兰、希腊、匈牙利、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等能达到目标,其中国防开支达8600亿美元的美国是其他所有成员国之和的两倍有余。按照国防开支与GDP占比计算,美国的3.49%同样是北约各国之最。
而北约的第二大经济体德国,虽然此前已宣布将花费1000亿欧元进行扩军,但实际军费开支仅为640亿欧元,德国军费占GDP之比依然仅有1.57%。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研究显示,该国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2%军费目标,但随着1000亿欧元的一次性国防专项基金的使用,德国在2026年之后将再次无法达到2%目标。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公开表示,愿意将国防开支永久提升至GDP的2%。国防部长皮斯托利斯于6月已宣布将在立陶宛永久驻扎4000人规模的德军旅,以防御俄罗斯从加里宁格勒方向可能的进攻,这也将是北约在东线部署的最强大的常驻军事力量。
根据德新社7月7日的报道,2%目标已确定被纳入此次北约峰会的共同宣言。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10日报道,北约在日本东京开设亚洲首个联络办事处的方案被推迟至秋季以后再定。该方案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主导,目的在于以日本为立足点,与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推进安保合作。斯托尔滕贝格将于2024年10月1日结束任期。
对东京联络处的方案,法国持反对立场。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北约应该限制在“北大西洋”地区,而不是不顾一切地扩大范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