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长安三万里》:对国产动画的一次“投石问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安三万里》:对国产动画的一次“投石问路”

不论是动画电影还是实拍电影,向历史要增量,都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文|毒眸

“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

可能是最贴合暑期档档期性质的《长安三万里》在周六上映了,追光动画在这部长达168分钟的影片里用到了48首唐诗。影片以高适和李白的维系一生的情谊串联起了无数赫赫有名的盛唐文人,并力求真实地还原一副全景式的大唐绘卷。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来说,这或许不亚于漫威漫画粉丝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熟悉的超级英雄的激动程度。

上映两天以来,票房已破两亿,豆瓣开分8.0,这样的成绩不可谓不惊喜。对观众来说,内容各有好恶,但对行业来说,这种尝试本身的价值是无法忽视的——这是对国产动画电影边界的一次投石问路,其最终的口碑表现和票房表现,都很大程度上是后来者是否能继续沿着这条思路前进的重要参考。

对追光动画这家公司来说,耕耘动画行业到第十年,交出的作品是《长安三万里》,也是一种互文。从第一部电影《小门神》开始,追光就对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探索,形成了“新传说”与“新神榜”两条成熟的产品线,如今又通过“新文化”系列开启了新的征程。

追光动画联合创始人于洲告诉毒眸,“新文化”系列未来能开展的东西还有很多,“唐宋、春秋战国、秦汉、四大名著,甚至一些近现代的历史,都在有可能开发的范畴内。”不论对于行业还是对于追光来说,它的未来都是值得想象的。

这意味着,或许本没有什么天生是实拍电影能做,而动画电影不该做的事。要让动画成为真正全年龄向的,所有观众都有可能来看的产品,当然首先得让它什么故事都能讲。

三年绘就大唐画卷

在做了“新神榜”和“新传说”系列之后,追光首先意识到,中华文化中除了这些奇幻传说,还有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这也是丰富的宝藏,值得用动画电影的方式做出来,于是有了推出第三条产品线“新文化”系列的决定。

要做新文化系列,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大唐,因为这是文化、政治、经济、国际影响力都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而李白是众多大唐诗人中最为普罗大众熟悉的一个。以李白为主角的电影,呼之欲出。

这是一个理想的选材,但注定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导演谢君伟告诉毒眸,团队面临的第一大困难就是如何把众多的历史人物有机串联起来,“所以我们想了一个大的主题,就是唐代诗人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在这个主题下去做串联。”李白一生漂泊,如果事无巨细尽皆呈现,恐怕168分钟也打不住,因此主创将许多与主题联系并不够紧密的段落予以舍弃。

而高适是他们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找到的另一个重要解法。或许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高适都并非熟悉的诗人,也很难预期到在一部以李白为主角的电影中是以高适的视角来展开讲述的。

对于两位导演来说,与高适的“邂逅”也是一种惊喜。据了解,主创团队在前期剧本筹备过程中准备了一百多本书的书单,分工到不同的人身上,然后做读书分享会。定下高适作为主角,是因为发现《旧唐书》上写,“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这意味着高适是唐朝所有诗人里面在仕途上登顶最高位的人。“而李白在大众印象里是艺术成就非常高的代表,所以他们俩一个是入世的巅峰,一个是出世的巅峰。恰巧两人又是好友,他们之间的经历可以把其他众多诗人都串联起来,于是选择了让高适作为主角之一。”谢君伟表示。

另一个角度来说,比起李白这样的“天才”,高适的奋斗历程更贴近于普通人,是一个让普通观众更容易代入的角色。主创也考虑到传记片的节奏相对缓慢,于是采取了内外线叙事并行的方法,“内线是用高适的视角去观察李白,外线是用程公公的视角来观察高适。因为外部一直有一个大军压境的压力在,所以能让高适在娓娓道来的同时把观众拉回来一些。”导演邹靖表示。

找到了理解历史的视角之后,问题来到了如何落地化地呈现历史。尤其是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如何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这么多耳熟能详的诗篇。

比如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将进酒》段落,就是主创团队在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全片高潮,“因为这首诗里边蕴含着李白他半生的生命总结,他是如此的潇洒自由,又是如此的悲苦豪迈,是各种情绪交织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幻想的方式,把它的意境展现出来。”

不仅是诗歌,由于年龄跨度几乎贯穿高适和李白的整个人生,所以在场景、角色等各种技术方面都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光主角高适就有25个版本,李白有15个版本。这也让《长安三万里》成为了追光动画创立以来难度最大、复杂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动画电影有边界吗?

在前作“新神榜”和“新传说”系列屡屡收获票房佳绩与好评之后,追光当然知道市场更喜欢怎样的动画电影,但这次他们不想一味顺从这种喜欢。

比如和前作不一样的美术风格设计,在明知“新神榜”和“新传说”系列积攒了不少“颜值粉”的情况下,《长安三万里》采用了更具风格化的设计思路。主创参考了唐俑的造型比例和特点,并依据大唐的精神气质设计成了如今的版本,“因为人物上半身比例比较大,这是为了强调大唐时期很突出的一个精神气质,就是自信包容,让我们觉得有无穷的可能性。”

又比如168分钟的片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历史纪录。追光当然知道168分钟对于影院排片和观众观影决策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这么做了。主创提到,“我们也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商业的,可能100分钟或者120分钟的版本。但我们做‘新文化’系列的初衷,其实就是希望这些诗人的抉择和精神能感动到观众,让观众有所思有所鉴。所以是有一层责任感在身上的,如果追光动画不做,可能没有人会去做这么一部片子。”

但最大的突破,还是选择了以历史传记片的方式来进行动画电影叙事,这在国产动画电影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传记片出现在动画里,进一步模糊了电影与动画的隐形边界。过去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部分都是奇幻、冒险类型——主人公用某种非凡的能力,上天入地穿梭时空,最终击败反派,体会到真善美。

这样的叙事当然也有佳作频出,但总归只能提供一种口味的菜式。而当更多类型、叙事方式,哪怕是在实拍电影里都是少数派的,也有机会进入到动画电影当中,动画才不会一直被理解为某种固化的类型,而只是一种呈现的手段而已。

要呈现大唐文化的风姿,当然也可以有虚构故事和奇幻色彩的选项,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妖猫传》等,都是近年来的优秀案例。之所以笃定采用传记片的方法,也是因为追光希望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人物,并且体现出历史厚重与严肃的一面。

这当然意味着商业回报层面的风险,但追光没有担心过这件事情,“我们当然都希望票房能好,但如果说票房不是那么好的话,我相信它也会成为一个很经典的作品,所以也非常值得去做。”于洲表示。

更何况,在传记片的语法中,主创团队也找到了属于动画的独特价值所在。邹靖认为,动画电影当然有它表现力上的优势,但东方文化中的审美本身就有含蓄的一面在,而制作这部电影时一直保持的原则就是克制住自己蓬勃的动画创造欲,“有些明明可以画的部分,但我们可能会选择留白。”

在谢君伟看来,从造型和表演上动画也有着更多扩展的可能性。比如影片中的幼年杜甫,他能让观众意识到,杜甫并不是天生就是一副忧国忧民形象的,他年轻时也曾有过顽皮可爱的一面,“这种顽皮可爱是有一些夸张的,它特别契合通过动画电影的方式来表达。包括李白和高适这么大的一个年龄跨度,反而是动画电影更有优势去完成这种多面的塑造。”

在主创们看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提供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小孩看诗词,长者看历史,但殊途同归的都是正能量。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国内电影创作者做主旋律叙事的一种可行的方向。

它没有直白的说教,而是用还原历史的方式给观者自然的思考,“其实古人和我们经历的这些事儿,实际上只是一个外在的不同,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那他们面临这些苦,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成就了怎样的人生,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启发。”邹靖表示。

不论是动画电影还是实拍电影,向历史要增量,都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属于追光的“三万里”

“中国团队为中国观众讲中国故事”是追光一直以来对自身的定位。从最早的《小门神》开始,其实追光就在不断尝试突破。它给民俗文化中的符号赋予人格,让它们在具备现代性的冒险故事中得到成长,并最终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

这种叙事方法在国外的电影市场已经屡见不鲜,但彼时国内的动画电影却鲜少涉足。包括后来的《阿唐奇遇》和《猫与桃花源》,这一时期的追光作品成熟度有限,没能收获更高的口碑,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转折点从《白蛇:缘起》开始,其对于国产动画的突破性意义在于,这是一部打定心思为年轻观众设计的动画电影,而不再盲目追求全年龄向。当动画电影开始直言不讳地展现爱情,“动画片只是给小孩子看的”观念才会迎来转机。

口碑和票房的成绩证明了这次尝试的成功,此后的“新神榜”和“新传说”系列都沿着这一大方向,利用大众对神话传说人物的熟悉度作为“引子”,再加入一些具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从而带来反差与新鲜感。不论是哪吒、杨戬还是小白、小青,都在口碑与票房之外,收获了可观的粉丝积淀。

但在众多从业者的反复挖掘之下,这些年来“神话疲劳”已经成为了媒体和大众影评中屡屡出现的字眼。突破神话的“舒适区”是整个行业的动画创作者们亟待完成的自证。有幸近些年不断涌现出诸如《雄狮少年》《深海》等一系列突破边界的尝试,而这次的《长安三万里》则开辟了另一个方向的支线——严格还原历史的人物传记片。所有的新尝试都各有褒贬,但比起所有人都只停留在舒适区里,勇敢向外迈步的价值总归是值得肯定的。

这也是动画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如果在《白蛇:缘起》时面临的主要市场考验是如何将更多的年轻观众拉进电影院,并将他们沉淀为固定受众。那么如今《长安三万里》想做的事,就是覆盖到更多或许还没有动画观影习惯的受众,“好比说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平时可能不会去看动画电影。像我们的‘新传说’、‘新神榜’系列等等,他可能就不是我们的目标观众,但是《长安三万里》来说他就是我们的目标观众。”于洲提到。

站在公司十周年的节点上,于洲认为,追光的团队“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原因在于,公司既有十年一路陪伴下来的核心班底,也有足够年轻的新生血液。

据于洲介绍,在《长安三万里》的制作团队中,还有不少人是当年做过《小门神》的。同时,追光也有很多新同事,目前公司的平均年龄是29岁,一些95后的人才也已经开始担任重要岗位了。

“我非常强调团队,因为对于任何个人来说,他离开这个团队,他就不能成为导演。”这也是追光这么多年只任用内部人才作为导演的核心原因,于洲认为只有内部成长起来的导演才能熟悉追光的工作方式,达到更好的团队配合效果。

谢君伟与邹靖此次都是首度出任总导演,前者是《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等多部作品的动画总监,后者是《白蛇2:青蛇劫起》的故事板总负责。于洲透露,“我们总是喜欢让两个人一起当导演,因为这样往往会互补一些。”

目前的追光动画,基本遵循三个项目同时轮转,一个项目耗时三年,一年产出一部影片的稳定节奏。因此,尽管项目与项目之间是独立的,但整个追光是一个团队,当一个项目从前期进入中后期时,意味着下一个项目的前期工作要进来了。目前,追光的下一部作品《白蛇:浮生》也已经进入到比较紧张的制作阶段了。

在每个项目结束时,追光都会对项目有个总结会议,这个项目中遗憾和不足的部分往往就成为了下一个项目要达成的目标。“这个做法我们已经做了8轮了,从《小门神》开始就有。如果是实拍电影的话,一个剧组拍完就散伙了,只能说是以后再合作。但动画电影的话,是我们这几百个人一直都在一起,凝聚力和默契度随着一部又一部作品是越来越强的。”

面向下一个十年,于洲认为最宝贵的地方是,追光的方向是清晰的,“就光‘新文化’这个系列,做10年都肯定做不完。这个‘新传说’和‘新神榜’未来也还有至少四五部作品都能排得上的。”

不同的系列有不同的气质。对于“新文化”系列,于洲明确表示都会是基于真实人物和真实历史背景的,并不会在不同作品之间强行联动,形成某种“宇宙”的概念。

毕竟,比起强行串联的“宇宙”,更好的品牌效应就是一直在生产高质量作品的厂牌。从这个十年开始,追光或许又能在一批全新的观众心中留下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安三万里》:对国产动画的一次“投石问路”

不论是动画电影还是实拍电影,向历史要增量,都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文|毒眸

“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

可能是最贴合暑期档档期性质的《长安三万里》在周六上映了,追光动画在这部长达168分钟的影片里用到了48首唐诗。影片以高适和李白的维系一生的情谊串联起了无数赫赫有名的盛唐文人,并力求真实地还原一副全景式的大唐绘卷。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来说,这或许不亚于漫威漫画粉丝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熟悉的超级英雄的激动程度。

上映两天以来,票房已破两亿,豆瓣开分8.0,这样的成绩不可谓不惊喜。对观众来说,内容各有好恶,但对行业来说,这种尝试本身的价值是无法忽视的——这是对国产动画电影边界的一次投石问路,其最终的口碑表现和票房表现,都很大程度上是后来者是否能继续沿着这条思路前进的重要参考。

对追光动画这家公司来说,耕耘动画行业到第十年,交出的作品是《长安三万里》,也是一种互文。从第一部电影《小门神》开始,追光就对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探索,形成了“新传说”与“新神榜”两条成熟的产品线,如今又通过“新文化”系列开启了新的征程。

追光动画联合创始人于洲告诉毒眸,“新文化”系列未来能开展的东西还有很多,“唐宋、春秋战国、秦汉、四大名著,甚至一些近现代的历史,都在有可能开发的范畴内。”不论对于行业还是对于追光来说,它的未来都是值得想象的。

这意味着,或许本没有什么天生是实拍电影能做,而动画电影不该做的事。要让动画成为真正全年龄向的,所有观众都有可能来看的产品,当然首先得让它什么故事都能讲。

三年绘就大唐画卷

在做了“新神榜”和“新传说”系列之后,追光首先意识到,中华文化中除了这些奇幻传说,还有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这也是丰富的宝藏,值得用动画电影的方式做出来,于是有了推出第三条产品线“新文化”系列的决定。

要做新文化系列,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大唐,因为这是文化、政治、经济、国际影响力都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而李白是众多大唐诗人中最为普罗大众熟悉的一个。以李白为主角的电影,呼之欲出。

这是一个理想的选材,但注定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导演谢君伟告诉毒眸,团队面临的第一大困难就是如何把众多的历史人物有机串联起来,“所以我们想了一个大的主题,就是唐代诗人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在这个主题下去做串联。”李白一生漂泊,如果事无巨细尽皆呈现,恐怕168分钟也打不住,因此主创将许多与主题联系并不够紧密的段落予以舍弃。

而高适是他们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找到的另一个重要解法。或许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高适都并非熟悉的诗人,也很难预期到在一部以李白为主角的电影中是以高适的视角来展开讲述的。

对于两位导演来说,与高适的“邂逅”也是一种惊喜。据了解,主创团队在前期剧本筹备过程中准备了一百多本书的书单,分工到不同的人身上,然后做读书分享会。定下高适作为主角,是因为发现《旧唐书》上写,“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这意味着高适是唐朝所有诗人里面在仕途上登顶最高位的人。“而李白在大众印象里是艺术成就非常高的代表,所以他们俩一个是入世的巅峰,一个是出世的巅峰。恰巧两人又是好友,他们之间的经历可以把其他众多诗人都串联起来,于是选择了让高适作为主角之一。”谢君伟表示。

另一个角度来说,比起李白这样的“天才”,高适的奋斗历程更贴近于普通人,是一个让普通观众更容易代入的角色。主创也考虑到传记片的节奏相对缓慢,于是采取了内外线叙事并行的方法,“内线是用高适的视角去观察李白,外线是用程公公的视角来观察高适。因为外部一直有一个大军压境的压力在,所以能让高适在娓娓道来的同时把观众拉回来一些。”导演邹靖表示。

找到了理解历史的视角之后,问题来到了如何落地化地呈现历史。尤其是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如何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这么多耳熟能详的诗篇。

比如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将进酒》段落,就是主创团队在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全片高潮,“因为这首诗里边蕴含着李白他半生的生命总结,他是如此的潇洒自由,又是如此的悲苦豪迈,是各种情绪交织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幻想的方式,把它的意境展现出来。”

不仅是诗歌,由于年龄跨度几乎贯穿高适和李白的整个人生,所以在场景、角色等各种技术方面都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光主角高适就有25个版本,李白有15个版本。这也让《长安三万里》成为了追光动画创立以来难度最大、复杂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动画电影有边界吗?

在前作“新神榜”和“新传说”系列屡屡收获票房佳绩与好评之后,追光当然知道市场更喜欢怎样的动画电影,但这次他们不想一味顺从这种喜欢。

比如和前作不一样的美术风格设计,在明知“新神榜”和“新传说”系列积攒了不少“颜值粉”的情况下,《长安三万里》采用了更具风格化的设计思路。主创参考了唐俑的造型比例和特点,并依据大唐的精神气质设计成了如今的版本,“因为人物上半身比例比较大,这是为了强调大唐时期很突出的一个精神气质,就是自信包容,让我们觉得有无穷的可能性。”

又比如168分钟的片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历史纪录。追光当然知道168分钟对于影院排片和观众观影决策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这么做了。主创提到,“我们也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商业的,可能100分钟或者120分钟的版本。但我们做‘新文化’系列的初衷,其实就是希望这些诗人的抉择和精神能感动到观众,让观众有所思有所鉴。所以是有一层责任感在身上的,如果追光动画不做,可能没有人会去做这么一部片子。”

但最大的突破,还是选择了以历史传记片的方式来进行动画电影叙事,这在国产动画电影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传记片出现在动画里,进一步模糊了电影与动画的隐形边界。过去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部分都是奇幻、冒险类型——主人公用某种非凡的能力,上天入地穿梭时空,最终击败反派,体会到真善美。

这样的叙事当然也有佳作频出,但总归只能提供一种口味的菜式。而当更多类型、叙事方式,哪怕是在实拍电影里都是少数派的,也有机会进入到动画电影当中,动画才不会一直被理解为某种固化的类型,而只是一种呈现的手段而已。

要呈现大唐文化的风姿,当然也可以有虚构故事和奇幻色彩的选项,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妖猫传》等,都是近年来的优秀案例。之所以笃定采用传记片的方法,也是因为追光希望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人物,并且体现出历史厚重与严肃的一面。

这当然意味着商业回报层面的风险,但追光没有担心过这件事情,“我们当然都希望票房能好,但如果说票房不是那么好的话,我相信它也会成为一个很经典的作品,所以也非常值得去做。”于洲表示。

更何况,在传记片的语法中,主创团队也找到了属于动画的独特价值所在。邹靖认为,动画电影当然有它表现力上的优势,但东方文化中的审美本身就有含蓄的一面在,而制作这部电影时一直保持的原则就是克制住自己蓬勃的动画创造欲,“有些明明可以画的部分,但我们可能会选择留白。”

在谢君伟看来,从造型和表演上动画也有着更多扩展的可能性。比如影片中的幼年杜甫,他能让观众意识到,杜甫并不是天生就是一副忧国忧民形象的,他年轻时也曾有过顽皮可爱的一面,“这种顽皮可爱是有一些夸张的,它特别契合通过动画电影的方式来表达。包括李白和高适这么大的一个年龄跨度,反而是动画电影更有优势去完成这种多面的塑造。”

在主创们看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提供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小孩看诗词,长者看历史,但殊途同归的都是正能量。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国内电影创作者做主旋律叙事的一种可行的方向。

它没有直白的说教,而是用还原历史的方式给观者自然的思考,“其实古人和我们经历的这些事儿,实际上只是一个外在的不同,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那他们面临这些苦,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成就了怎样的人生,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启发。”邹靖表示。

不论是动画电影还是实拍电影,向历史要增量,都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属于追光的“三万里”

“中国团队为中国观众讲中国故事”是追光一直以来对自身的定位。从最早的《小门神》开始,其实追光就在不断尝试突破。它给民俗文化中的符号赋予人格,让它们在具备现代性的冒险故事中得到成长,并最终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

这种叙事方法在国外的电影市场已经屡见不鲜,但彼时国内的动画电影却鲜少涉足。包括后来的《阿唐奇遇》和《猫与桃花源》,这一时期的追光作品成熟度有限,没能收获更高的口碑,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转折点从《白蛇:缘起》开始,其对于国产动画的突破性意义在于,这是一部打定心思为年轻观众设计的动画电影,而不再盲目追求全年龄向。当动画电影开始直言不讳地展现爱情,“动画片只是给小孩子看的”观念才会迎来转机。

口碑和票房的成绩证明了这次尝试的成功,此后的“新神榜”和“新传说”系列都沿着这一大方向,利用大众对神话传说人物的熟悉度作为“引子”,再加入一些具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从而带来反差与新鲜感。不论是哪吒、杨戬还是小白、小青,都在口碑与票房之外,收获了可观的粉丝积淀。

但在众多从业者的反复挖掘之下,这些年来“神话疲劳”已经成为了媒体和大众影评中屡屡出现的字眼。突破神话的“舒适区”是整个行业的动画创作者们亟待完成的自证。有幸近些年不断涌现出诸如《雄狮少年》《深海》等一系列突破边界的尝试,而这次的《长安三万里》则开辟了另一个方向的支线——严格还原历史的人物传记片。所有的新尝试都各有褒贬,但比起所有人都只停留在舒适区里,勇敢向外迈步的价值总归是值得肯定的。

这也是动画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如果在《白蛇:缘起》时面临的主要市场考验是如何将更多的年轻观众拉进电影院,并将他们沉淀为固定受众。那么如今《长安三万里》想做的事,就是覆盖到更多或许还没有动画观影习惯的受众,“好比说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平时可能不会去看动画电影。像我们的‘新传说’、‘新神榜’系列等等,他可能就不是我们的目标观众,但是《长安三万里》来说他就是我们的目标观众。”于洲提到。

站在公司十周年的节点上,于洲认为,追光的团队“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原因在于,公司既有十年一路陪伴下来的核心班底,也有足够年轻的新生血液。

据于洲介绍,在《长安三万里》的制作团队中,还有不少人是当年做过《小门神》的。同时,追光也有很多新同事,目前公司的平均年龄是29岁,一些95后的人才也已经开始担任重要岗位了。

“我非常强调团队,因为对于任何个人来说,他离开这个团队,他就不能成为导演。”这也是追光这么多年只任用内部人才作为导演的核心原因,于洲认为只有内部成长起来的导演才能熟悉追光的工作方式,达到更好的团队配合效果。

谢君伟与邹靖此次都是首度出任总导演,前者是《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等多部作品的动画总监,后者是《白蛇2:青蛇劫起》的故事板总负责。于洲透露,“我们总是喜欢让两个人一起当导演,因为这样往往会互补一些。”

目前的追光动画,基本遵循三个项目同时轮转,一个项目耗时三年,一年产出一部影片的稳定节奏。因此,尽管项目与项目之间是独立的,但整个追光是一个团队,当一个项目从前期进入中后期时,意味着下一个项目的前期工作要进来了。目前,追光的下一部作品《白蛇:浮生》也已经进入到比较紧张的制作阶段了。

在每个项目结束时,追光都会对项目有个总结会议,这个项目中遗憾和不足的部分往往就成为了下一个项目要达成的目标。“这个做法我们已经做了8轮了,从《小门神》开始就有。如果是实拍电影的话,一个剧组拍完就散伙了,只能说是以后再合作。但动画电影的话,是我们这几百个人一直都在一起,凝聚力和默契度随着一部又一部作品是越来越强的。”

面向下一个十年,于洲认为最宝贵的地方是,追光的方向是清晰的,“就光‘新文化’这个系列,做10年都肯定做不完。这个‘新传说’和‘新神榜’未来也还有至少四五部作品都能排得上的。”

不同的系列有不同的气质。对于“新文化”系列,于洲明确表示都会是基于真实人物和真实历史背景的,并不会在不同作品之间强行联动,形成某种“宇宙”的概念。

毕竟,比起强行串联的“宇宙”,更好的品牌效应就是一直在生产高质量作品的厂牌。从这个十年开始,追光或许又能在一批全新的观众心中留下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