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实习记者 | 薛昱婷
船舶行业预计在2023-2027年迎来更换需求的高峰,中国船企接单量大增。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达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手持量达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
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9.6%、72.6%、53.2%,均位列全球第一。其中,二季度完工量环比增长30.4%,新接量环比增长48.2%。
国金证券分析称,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比增长,周期上行确定性强。
浙商证券称,中国在本轮周期中引领全球造船市场。船舶行业预计在2023-2027年迎来更换需求的高峰,供给端主要船厂订单已排到2026年。
6月,中船系多家上市公司在集体业绩说明会时也表示,新船市场行情、订单情况处于上扬阶段。
分船舶产品类型看,上半年国内完工船舶产品中,散货船占到52.6%,集装箱船占比达28.2%且持续提升,油船占11.5%,气体船占4.1%。
新接船舶产品中,散货船占38.9%,油船占30.4%且占比持续提升,集装箱船和气体船分别占16.7%和5.6%。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今年以来油船市场订单快速增长,本轮船舶周期上行,整体呈现船型轮动的特点。同时,外部因素(疫情、俄乌冲突等)的冲击,使得下游航运公司经营情况大幅提升。
船舶需求旺盛的同时,新船价格持续上涨,成本则有所下降。克拉克森发布的6月全球新船价格指数为170.9,同比增长5.8%;同期,上海20mm造船板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8%,这为船企盈利创造空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国内船舶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国内造船完工量前十家企业集中度达67.9%,新接订单量前十家企业集中度达61.3%。
其中,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在造船完工量及新接订单量方面均位居榜首。该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修造船合作社,已发展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船企,也成为中国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造船企业(股票代码BS6)。
2022年全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07.05亿元,同比增长37%;利润31.97亿元,同比增长53%。
此外,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上半年也表现亮眼。
上述公司多位于国内强势造船省市。上半年,江苏省以约万载重吨的造船完工量强势占据国内第一,与上海市、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一同位居前五,造船完工量合计占比91.3%。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1-6月,中国船舶出口金额112.1亿美元,同比增长7.7%。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游船和集装船仍占主导地位。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比重分别为为84.6%、92.9%、92.8%。
国金证券预计,7月,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提出在2050年前或该年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船舶老龄化及脱碳政策进一步催化,有望持续推动新造船需求向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