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北上广的年轻人,周末扎堆去种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上广的年轻人,周末扎堆去种菜

打工人的心灵加油站。

图片来源:Unsplash-Priscilla Du Preez

文|燃次元 马舒叶

编辑|谢中秀

永远向往田园牧歌的新中产,又带火了共享菜地。

在北上广深,正如你无法回答为什么一周中的上班时间,CBD的商场永远人满为患,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周末,都市中产们都“一猛子”扎到了郊区的菜地里。

“每次一到周末,农场里的菜地上就长满了人。”北京百旺农场的宋经理表示,每年3月份开耕前后,租共享菜地都得排队,而即便百旺农场已经是北京海淀区面积最大的农场,也仍然“有很多人想租都租不上。”

图/麦浪农场的共享菜地,来源/阿琳提供

带着着孩子“体验田园生活、亲近自然”的家庭用户,是菜地的典型用户。

90后宝妈翟芳就花了800元一年的租金,租了20平米的菜地,供给一家人一年四季三餐的新鲜蔬菜,“自己种的菜更新鲜,更放心。”

但如今,带动共享菜地“新潮流”的,不仅是对食物安全和营养更为重视的带娃中产,还有一群年轻人。

位于北京海淀区上地的百旺农场,正毗邻汇集互联网大厂的西二旗,因此,到了周末,农场还会出现不少“打卡式”体验下地种菜,会为每一片蔬果认真拍照的年轻人,这批更为年轻的新中产,“因为平时工作忙,所以他们只有周末才会过来。”宋经理补充道。

而为了让这批更为年轻,向往“诗与远方”,却苦于“不会种菜”的新中产,也能拥有一片自己的菜地,共享菜地“全托管”业务应运而生。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郊区农场,“一次费用付清,从买种到开地全包办,甚至没有时间收割时,农场会包邮上门”的全托管服务,一年的费用往往在5000-6000元左右。

这种颇为周到的全托管模式下,年轻的“地主”们,承包菜地后,不需经历挥汗如雨的开荒拓土,还有几乎每天两三个小时往返路程的辛苦,只需周末闲暇时开车前来,就能在自己的菜地上,和“泥土直接接触,感受自然的花香、青草香,用手摘下最新鲜的蔬果”。

同时,不少农场还开设采摘园、露营地,甚至亲子活动课程,新中产们,承包菜地即可“一键享受”农家采摘、免费露营、“新式遛娃”等多样的服务。

因此,如今露营已经“落伍”,在难得闲暇的周末,在城市郊区的农场里“种菜”,正成为这届年轻的新中产们的“新标配”。

01 “一日农民”放松打工人身心

“到了一定年纪,中国人骨子里的种菜血脉就会觉醒。”90后的新手妈妈翟芳这样形容自己“租下一块地”的冲动来源。

2022年,她曾度过一段每日需宅在家的日子,无聊之下,她开始一边查询攻略,一边在自家阳台上种了葱和蒜,“自己种的又干净、又新鲜,而且孩子们也很喜欢,还打发了时间。”从此,翟芳一发不可收拾,不需要每天宅在家后,她将目光投向了家附近的百旺农场。

在花800元就能租下20平米菜地一年使用权,以及花5000元享受全托管种菜服务之间,有了两个孩子的翟芳,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整块小菜园降低日常购菜支出,对于她而言,一是此前在家里已经有了一些种植经验,二是她的母亲从老家来,“侍弄田地是一把好手,也正好让母亲解闷。”

每周,翟芳和母亲一起带着孩子,会造访小菜园大概2-3次,到了周末,全家都会泡在菜地里,翟芳算了一笔账,“一年四季菜地都可以种黄瓜、生菜、西红柿,基本能覆盖一家5口人的日常用菜。”每个月光是新鲜蔬果,小菜园能为她省下“400-500元”,“这不比去山姆划算吗?”

不仅如此,今年7月,丈夫从地里拉回了收获满满的黄瓜,“装了整整两大篓,根本吃不完,最后2元一斤卖给同小区的住户,还小小回了个本。”翟芳笑道。

和翟芳一样,95后的靳露在上海闵行,花了1500元租了一百平米菜地,对她而言,承租共享菜地在“性价比”之外,也是带着孩子遛弯的好去处。

“在上海,去一趟农家乐人均消费200-300元,但去自己家的菜园,是免费的。”靳露告诉燃次元,越是被钢筋水泥围绕久了,她们一家越是渴望田园生活那种“单纯的快乐”,她算了一笔账,租下菜地可谓是“一举三得”,一是能通过种菜轻松实现“蔬菜自由”,关键是自己露天种植,吃得放心还有营养;二是带着孩子每周末去种地,还能锻炼身体;三是有了一个遛娃的新地方。

“孩子特别喜欢去菜地,而且不管是翻土、播种、浇水,还是施肥、除草、修剪枝叶还有采摘,孩子一边参与一边学知识。”对于靳露而言,这块菜地就像是一个天然的“亲子研学场”,她的孩子体验到了种植不易,学会珍惜粮食,“而且和孩子一起劳动,比起陪着孩子看各种课程而言,更有趣味性和互动感了。”

图/共享农场的亲子互动(左)新鲜的有机蔬菜(右),来源/阿琳提供

对于更为忙碌和年轻的新中产们而言,以5000-6000元一年的价格包下40平米菜地,“种菜不是重点,吃上新鲜的有机蔬菜不过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在周末,能在自己的菜地上躺着,抬眼是绿水青山,耳闻是鸟鸣水潺潺,诗与远方近在咫尺。”

在北京打拼5年,95年的互联网中管张旸告诉燃次元,“一周脑力劳动的焦虑和情绪内耗,在手握上锄头的那一瞬间就消失了。”他总喜欢周末开着车来到郊外自己的菜地,做“一日农民”。

对于有钱无闲,“脑袋里总挂念着诗与远方,身体总是亚健康”的新中产而言,能提供贴心的全托管服务的共享菜地,堪称都市打工人的心灵加油站。

对于张旸而言,京郊菜地就是他的“万宁海滩平替”,周末他去菜地时,会在农场师傅的指导下笨拙地体验“翻地、剪枝”,或者溜达着参观自己大棚里新长出的绿苗。在北京生活日久,张旸却缺乏“存在感”,购房之外,对张扬们而言,在近郊农场做上“地主”,才有了在一线城市落地生根的实感。

而有一次加班至深夜10点后,倍感压力的张旸驱车开往农场,夜色下,张旸一边摘着新鲜酸甜的小番茄,一边凭借机械的动作平复情绪,摘下的番茄,他简单擦一擦就扔到了嘴里,“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番茄。”张旸告诉燃次元。

而下一秒,隔了四五块地,张旸瞥到了和他一样沉默着坐在田里的直属leader,隔着齐齐整整的蔬菜,他们默契对视,张旸这才知道,leader家就住在菜场附近,已经在这里租地好几年了。

“好在我们还有块菜地。”张旸补充道。

02 5000元买田园牧歌,贵吗?

虽然共享菜地不是新事物,但托管式的共享菜地,仍以5000-6000元一年的价格,成为了都市新中产们的新宠。

以北京为例,对比起800元20平米的普通共享菜地,一平米的租金低至20元,全托管的菜地一平米租金为125元,虽然不算便宜,却又贵在了年轻新中产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或许是因为,“昂贵的并非价格,而是时间。”

5000元一年的全托管服务,里面不仅包含了土地租金,种子肥料等固定投入,还包括了农场代运营,甚至“实在加班太忙,没时间收菜,农场还会帮忙收好,送菜上门。”

由于农场有专人管理菜地和大棚,张旸只需要提前在对方提供的时令蔬果里做选择,就能隔期收获“黄瓜、西红柿、辣椒、豆角、茄子等等”,从每一年的3月份到年末一年无间断,棚内的20平米保证冬天也能收获新鲜蔬果,解决了张旸的买菜问题,棚外20平米也成了他免费的露营地。

对于年轻的北上广新中产们而言,这样的诗与远方,无疑极富性价比。

除此之外,部分农场还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蔬菜年卡”,为地主们实现一站式轻松购菜,“丰富多样的有机蔬菜每月四次送货到家。”如刘晗创建的爱果志农场,包年4800元,一个月仅需400元送上门。

“相比起北京25元一斤的蔬菜价格,我们一斤折合16元,并且完全自然栽培,没有化肥农药的安全风险,农场主还能到农场免费露营、烧烤。”刘晗补充道。

图/多样的托管选择(左)蔬菜卡服务(右),来源/美团平台 燃次元截图

不过,5000元一年的托管菜地,对农场主来说,真的挣钱吗?

2023年春天,95后的阿琳在北京昌平建起了“麦浪农场”,此前她负责财务工作,每天只和案头的数字打交道,而偶然的一次户外活动,让她对“共享菜园”颇为看好,很快,从父亲的朋友手里租了一片不大的地方,阿琳推出了自种(1000元25平米/年),半托管(2000元25平米/年),全托管(3000元25平米/年)三种业务,而截至目前,“营收刚刚打平。”

对于阿琳来说,问题出在了客源上。

对于全托管共享菜地这一服务而言,目标客户多为25-35岁的都市新中产群体,这批客户“不会种地,而且往往太忙碌而没有条件经常前往城郊种地。”但是,作为新创业者,阿琳最缺的正是高意向的客源。

因此,虽然阿琳在社交平台积极发布了不少“共享菜地招聘园主”的帖子,但在租出3、4块地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新客户。

“后来,为了引流,我们想了个办法,就是做亲子活动。”阿琳表示,利用农场的菜地、采摘园、花田,她们索性每周都通过社交平台举办亲子活动,每个月都换一个与农业田园相关的主题,“被吸引来的家长,后来不少也承包了我们的小菜园。”

而同样作为新创业者,1994年的徐艳带领着一个全是99年、00年的新农人团队,她热衷于在小红书上更新“记录农场破产的100个计划”,虽是戏谑,却也暗含无奈。

2021年10月,徐艳从某互联网大厂辞职,大学毕业后就想从事自由职业的她,“不喜欢高楼大厦和格子间办公室。”辗转在2022年8月到南京组建起了现在的创业团队,然后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一边找地建农场,一边找投资。”

毕竟,要想做菜地托管服务,打造出一个新中产们喜欢的,集采摘、钓鱼、露营等业态为一体的共享农场,对于农场本身的地理位置和周边配套等硬件要求并不低,同时,全托管模式下的智慧农场设施也意味着前期的重资本投入。

“找地太难了。”徐艳告诉燃次元,在3个月的时间里,她走遍了南京附近大大小小可出租的农场,有的是地本身不行,有的是出租条件不适合,有的是周边设施配套不行,直到最后,她的云上田园农场,才找到了现在这块依山傍水、占地150亩的好地方。

而“找不到融资就做不成”,也让徐艳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不少老板虽然看好共享农场,但由于农业前期投资高,见效又慢,整体态度都比较谨慎。”

不过,最终,奔波半年,徐艳仍然凭借着团队充满热情的亲子主题活动,让投资人看到了共享农场的“盈利潜力”,最终在2022年年底终于敲定了融资。

03 诗与远方,都是假的?

显然,在新中产们的诗与远方背后,是入局的创业者们在“负重前行”。

“南京现在正值黄梅天,一场雨一场草,一天不打草就能长到人高。”徐艳告诉燃次元,做上农场主之后,她亲眼看着原本硕果累累的西瓜地,“最后因为下雨长草都烂掉了。”

虽然无奈,但由于之前农场算上她只有2个年轻人干活,再加上一个负责指导的老师傅,虽然时不时会请附近村里的大爷大妈帮忙,但“要想做不打药的有机蔬菜,就意味着需要更多人工。”考虑到还有别的菜地,即使心疼,她也只能权衡。

而实际种地后,她更是发现,多深的理论知识,“理论永远都是理论,都不如直接下地。”

以育苗为例,按照节气而言,“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后本是播种育苗的时候了,但是徐艳所在的南京,仍然冷得需要穿羽绒服,在冷雨之中,徐艳和小伙伴们四个人徒手搭起大棚,再把种子一粒粒点到土里。

“不仅考耐力,而且南瓜子西瓜子尚且大一些,有一些菜种子也就芝麻粒大小,拿都不好拿。”最后铺上膜后,由于苗一露头就需要人工把膜戳破,徐艳们只能每天都跑一遍地,“像是照顾小孩一样。”

和徐艳一样,阿琳也发现,“种菜有学问得很。”

“有个全托管的客户想种西蓝花和扁豆,但是农场师傅没种过,最后种出来西蓝花叶子长得老大,但里面却没芯,扁豆总是有黄叶、有花斑。”阿琳告诉燃次元,她们后来问了农科院的老师,才知道由于客户5月份才租地,所以5月份播种,天气热起来,西蓝花种子在温度超过22度时就不会长芯了,而扁豆长黄叶是缺钾肥。

而自从开始创业,原本没有侍弄过花草的阿琳“越来越黑了”,不过,在开荒到种植再到收获的过程中,“累到什么都不愿想”的阿琳,“心境上越来越快乐。”

闲时,阿琳会邀请朋友来到农场烧烤,卷自己种的卷心菜,摘最新鲜的黄瓜和西红柿吃,太阳下山时,大家一起看着一片红霞发呆,“我觉得自己向往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徐艳和团队的小伙伴在一起,农场里每天都有新的惊喜,“今天发现了野生菌,大家满大坝地扒拉,带回来热火朝天地讨论究竟能不能吃;明天又在哪个草垛发现了野鸡蛋。”同时,虽然疲惫,但感受到客户对农场的热爱和认可,徐艳也有了加倍的动力。

而面对共享农场的盈利难题,徐艳们也在积极破局。

“其实共享农场已经出现了十多年,但是做得好的并不多。”徐艳直言,由于共享农场,特别是收费较高的全托管菜地,聚焦都市人群,但很难频繁前往农场,忙碌的都市中产,在诗与远方之外,也渴望有更多的休闲选择,因此,“提升体验感,留下客户才能让农场长效发展。”

徐艳如今亲子研学活动和共享菜地两手抓,下半年她打算建起一片花海,“吸引年轻人来打卡,做露营服务”,此外通过亲子研学活动“提高坪效”。

“一亩地的小麦只能卖1000元,但是一场研学活动,让孩子体验割麦子,只需几十个平方就能有1000-3000元的收入。”徐艳希望藉此为农业赋予更多的知识性价值,吸引全年龄段的用户。

阿琳也在共享菜地之外,打算扩建大棚增加采摘活动,同时,“为积极来农场种菜的客户提供小礼品,鼓励大家来种菜。”

图/徐艳免费招募农场共创者(左)阿琳的亲子活动(右),来源/小红书平台 燃次元截图

如今,每到周末,天刚亮,来到共享农场里的人群便渐渐多了起来。

在菜地挥汗如雨的中产们短暂地放下手机,即便选择了由农场主代劳的全托管服务,脱离水泥钢筋世界的年轻人们,仍然需要在田间地头与泥土亲密接触。

在短暂的周末,中产们与农场主,选择了共同奔赴“诗与远方”,直到暮色西沉,才带着满满的新鲜蔬果和疲惫离去。“田园牧歌”似乎永远是一门好生意,不过,对于徐艳们而言,还有许多的考验,在等待着他们。

*文中翟芳、靳露、张旸、阿琳等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上广的年轻人,周末扎堆去种菜

打工人的心灵加油站。

图片来源:Unsplash-Priscilla Du Preez

文|燃次元 马舒叶

编辑|谢中秀

永远向往田园牧歌的新中产,又带火了共享菜地。

在北上广深,正如你无法回答为什么一周中的上班时间,CBD的商场永远人满为患,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周末,都市中产们都“一猛子”扎到了郊区的菜地里。

“每次一到周末,农场里的菜地上就长满了人。”北京百旺农场的宋经理表示,每年3月份开耕前后,租共享菜地都得排队,而即便百旺农场已经是北京海淀区面积最大的农场,也仍然“有很多人想租都租不上。”

图/麦浪农场的共享菜地,来源/阿琳提供

带着着孩子“体验田园生活、亲近自然”的家庭用户,是菜地的典型用户。

90后宝妈翟芳就花了800元一年的租金,租了20平米的菜地,供给一家人一年四季三餐的新鲜蔬菜,“自己种的菜更新鲜,更放心。”

但如今,带动共享菜地“新潮流”的,不仅是对食物安全和营养更为重视的带娃中产,还有一群年轻人。

位于北京海淀区上地的百旺农场,正毗邻汇集互联网大厂的西二旗,因此,到了周末,农场还会出现不少“打卡式”体验下地种菜,会为每一片蔬果认真拍照的年轻人,这批更为年轻的新中产,“因为平时工作忙,所以他们只有周末才会过来。”宋经理补充道。

而为了让这批更为年轻,向往“诗与远方”,却苦于“不会种菜”的新中产,也能拥有一片自己的菜地,共享菜地“全托管”业务应运而生。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郊区农场,“一次费用付清,从买种到开地全包办,甚至没有时间收割时,农场会包邮上门”的全托管服务,一年的费用往往在5000-6000元左右。

这种颇为周到的全托管模式下,年轻的“地主”们,承包菜地后,不需经历挥汗如雨的开荒拓土,还有几乎每天两三个小时往返路程的辛苦,只需周末闲暇时开车前来,就能在自己的菜地上,和“泥土直接接触,感受自然的花香、青草香,用手摘下最新鲜的蔬果”。

同时,不少农场还开设采摘园、露营地,甚至亲子活动课程,新中产们,承包菜地即可“一键享受”农家采摘、免费露营、“新式遛娃”等多样的服务。

因此,如今露营已经“落伍”,在难得闲暇的周末,在城市郊区的农场里“种菜”,正成为这届年轻的新中产们的“新标配”。

01 “一日农民”放松打工人身心

“到了一定年纪,中国人骨子里的种菜血脉就会觉醒。”90后的新手妈妈翟芳这样形容自己“租下一块地”的冲动来源。

2022年,她曾度过一段每日需宅在家的日子,无聊之下,她开始一边查询攻略,一边在自家阳台上种了葱和蒜,“自己种的又干净、又新鲜,而且孩子们也很喜欢,还打发了时间。”从此,翟芳一发不可收拾,不需要每天宅在家后,她将目光投向了家附近的百旺农场。

在花800元就能租下20平米菜地一年使用权,以及花5000元享受全托管种菜服务之间,有了两个孩子的翟芳,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整块小菜园降低日常购菜支出,对于她而言,一是此前在家里已经有了一些种植经验,二是她的母亲从老家来,“侍弄田地是一把好手,也正好让母亲解闷。”

每周,翟芳和母亲一起带着孩子,会造访小菜园大概2-3次,到了周末,全家都会泡在菜地里,翟芳算了一笔账,“一年四季菜地都可以种黄瓜、生菜、西红柿,基本能覆盖一家5口人的日常用菜。”每个月光是新鲜蔬果,小菜园能为她省下“400-500元”,“这不比去山姆划算吗?”

不仅如此,今年7月,丈夫从地里拉回了收获满满的黄瓜,“装了整整两大篓,根本吃不完,最后2元一斤卖给同小区的住户,还小小回了个本。”翟芳笑道。

和翟芳一样,95后的靳露在上海闵行,花了1500元租了一百平米菜地,对她而言,承租共享菜地在“性价比”之外,也是带着孩子遛弯的好去处。

“在上海,去一趟农家乐人均消费200-300元,但去自己家的菜园,是免费的。”靳露告诉燃次元,越是被钢筋水泥围绕久了,她们一家越是渴望田园生活那种“单纯的快乐”,她算了一笔账,租下菜地可谓是“一举三得”,一是能通过种菜轻松实现“蔬菜自由”,关键是自己露天种植,吃得放心还有营养;二是带着孩子每周末去种地,还能锻炼身体;三是有了一个遛娃的新地方。

“孩子特别喜欢去菜地,而且不管是翻土、播种、浇水,还是施肥、除草、修剪枝叶还有采摘,孩子一边参与一边学知识。”对于靳露而言,这块菜地就像是一个天然的“亲子研学场”,她的孩子体验到了种植不易,学会珍惜粮食,“而且和孩子一起劳动,比起陪着孩子看各种课程而言,更有趣味性和互动感了。”

图/共享农场的亲子互动(左)新鲜的有机蔬菜(右),来源/阿琳提供

对于更为忙碌和年轻的新中产们而言,以5000-6000元一年的价格包下40平米菜地,“种菜不是重点,吃上新鲜的有机蔬菜不过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在周末,能在自己的菜地上躺着,抬眼是绿水青山,耳闻是鸟鸣水潺潺,诗与远方近在咫尺。”

在北京打拼5年,95年的互联网中管张旸告诉燃次元,“一周脑力劳动的焦虑和情绪内耗,在手握上锄头的那一瞬间就消失了。”他总喜欢周末开着车来到郊外自己的菜地,做“一日农民”。

对于有钱无闲,“脑袋里总挂念着诗与远方,身体总是亚健康”的新中产而言,能提供贴心的全托管服务的共享菜地,堪称都市打工人的心灵加油站。

对于张旸而言,京郊菜地就是他的“万宁海滩平替”,周末他去菜地时,会在农场师傅的指导下笨拙地体验“翻地、剪枝”,或者溜达着参观自己大棚里新长出的绿苗。在北京生活日久,张旸却缺乏“存在感”,购房之外,对张扬们而言,在近郊农场做上“地主”,才有了在一线城市落地生根的实感。

而有一次加班至深夜10点后,倍感压力的张旸驱车开往农场,夜色下,张旸一边摘着新鲜酸甜的小番茄,一边凭借机械的动作平复情绪,摘下的番茄,他简单擦一擦就扔到了嘴里,“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番茄。”张旸告诉燃次元。

而下一秒,隔了四五块地,张旸瞥到了和他一样沉默着坐在田里的直属leader,隔着齐齐整整的蔬菜,他们默契对视,张旸这才知道,leader家就住在菜场附近,已经在这里租地好几年了。

“好在我们还有块菜地。”张旸补充道。

02 5000元买田园牧歌,贵吗?

虽然共享菜地不是新事物,但托管式的共享菜地,仍以5000-6000元一年的价格,成为了都市新中产们的新宠。

以北京为例,对比起800元20平米的普通共享菜地,一平米的租金低至20元,全托管的菜地一平米租金为125元,虽然不算便宜,却又贵在了年轻新中产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或许是因为,“昂贵的并非价格,而是时间。”

5000元一年的全托管服务,里面不仅包含了土地租金,种子肥料等固定投入,还包括了农场代运营,甚至“实在加班太忙,没时间收菜,农场还会帮忙收好,送菜上门。”

由于农场有专人管理菜地和大棚,张旸只需要提前在对方提供的时令蔬果里做选择,就能隔期收获“黄瓜、西红柿、辣椒、豆角、茄子等等”,从每一年的3月份到年末一年无间断,棚内的20平米保证冬天也能收获新鲜蔬果,解决了张旸的买菜问题,棚外20平米也成了他免费的露营地。

对于年轻的北上广新中产们而言,这样的诗与远方,无疑极富性价比。

除此之外,部分农场还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蔬菜年卡”,为地主们实现一站式轻松购菜,“丰富多样的有机蔬菜每月四次送货到家。”如刘晗创建的爱果志农场,包年4800元,一个月仅需400元送上门。

“相比起北京25元一斤的蔬菜价格,我们一斤折合16元,并且完全自然栽培,没有化肥农药的安全风险,农场主还能到农场免费露营、烧烤。”刘晗补充道。

图/多样的托管选择(左)蔬菜卡服务(右),来源/美团平台 燃次元截图

不过,5000元一年的托管菜地,对农场主来说,真的挣钱吗?

2023年春天,95后的阿琳在北京昌平建起了“麦浪农场”,此前她负责财务工作,每天只和案头的数字打交道,而偶然的一次户外活动,让她对“共享菜园”颇为看好,很快,从父亲的朋友手里租了一片不大的地方,阿琳推出了自种(1000元25平米/年),半托管(2000元25平米/年),全托管(3000元25平米/年)三种业务,而截至目前,“营收刚刚打平。”

对于阿琳来说,问题出在了客源上。

对于全托管共享菜地这一服务而言,目标客户多为25-35岁的都市新中产群体,这批客户“不会种地,而且往往太忙碌而没有条件经常前往城郊种地。”但是,作为新创业者,阿琳最缺的正是高意向的客源。

因此,虽然阿琳在社交平台积极发布了不少“共享菜地招聘园主”的帖子,但在租出3、4块地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新客户。

“后来,为了引流,我们想了个办法,就是做亲子活动。”阿琳表示,利用农场的菜地、采摘园、花田,她们索性每周都通过社交平台举办亲子活动,每个月都换一个与农业田园相关的主题,“被吸引来的家长,后来不少也承包了我们的小菜园。”

而同样作为新创业者,1994年的徐艳带领着一个全是99年、00年的新农人团队,她热衷于在小红书上更新“记录农场破产的100个计划”,虽是戏谑,却也暗含无奈。

2021年10月,徐艳从某互联网大厂辞职,大学毕业后就想从事自由职业的她,“不喜欢高楼大厦和格子间办公室。”辗转在2022年8月到南京组建起了现在的创业团队,然后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一边找地建农场,一边找投资。”

毕竟,要想做菜地托管服务,打造出一个新中产们喜欢的,集采摘、钓鱼、露营等业态为一体的共享农场,对于农场本身的地理位置和周边配套等硬件要求并不低,同时,全托管模式下的智慧农场设施也意味着前期的重资本投入。

“找地太难了。”徐艳告诉燃次元,在3个月的时间里,她走遍了南京附近大大小小可出租的农场,有的是地本身不行,有的是出租条件不适合,有的是周边设施配套不行,直到最后,她的云上田园农场,才找到了现在这块依山傍水、占地150亩的好地方。

而“找不到融资就做不成”,也让徐艳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不少老板虽然看好共享农场,但由于农业前期投资高,见效又慢,整体态度都比较谨慎。”

不过,最终,奔波半年,徐艳仍然凭借着团队充满热情的亲子主题活动,让投资人看到了共享农场的“盈利潜力”,最终在2022年年底终于敲定了融资。

03 诗与远方,都是假的?

显然,在新中产们的诗与远方背后,是入局的创业者们在“负重前行”。

“南京现在正值黄梅天,一场雨一场草,一天不打草就能长到人高。”徐艳告诉燃次元,做上农场主之后,她亲眼看着原本硕果累累的西瓜地,“最后因为下雨长草都烂掉了。”

虽然无奈,但由于之前农场算上她只有2个年轻人干活,再加上一个负责指导的老师傅,虽然时不时会请附近村里的大爷大妈帮忙,但“要想做不打药的有机蔬菜,就意味着需要更多人工。”考虑到还有别的菜地,即使心疼,她也只能权衡。

而实际种地后,她更是发现,多深的理论知识,“理论永远都是理论,都不如直接下地。”

以育苗为例,按照节气而言,“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后本是播种育苗的时候了,但是徐艳所在的南京,仍然冷得需要穿羽绒服,在冷雨之中,徐艳和小伙伴们四个人徒手搭起大棚,再把种子一粒粒点到土里。

“不仅考耐力,而且南瓜子西瓜子尚且大一些,有一些菜种子也就芝麻粒大小,拿都不好拿。”最后铺上膜后,由于苗一露头就需要人工把膜戳破,徐艳们只能每天都跑一遍地,“像是照顾小孩一样。”

和徐艳一样,阿琳也发现,“种菜有学问得很。”

“有个全托管的客户想种西蓝花和扁豆,但是农场师傅没种过,最后种出来西蓝花叶子长得老大,但里面却没芯,扁豆总是有黄叶、有花斑。”阿琳告诉燃次元,她们后来问了农科院的老师,才知道由于客户5月份才租地,所以5月份播种,天气热起来,西蓝花种子在温度超过22度时就不会长芯了,而扁豆长黄叶是缺钾肥。

而自从开始创业,原本没有侍弄过花草的阿琳“越来越黑了”,不过,在开荒到种植再到收获的过程中,“累到什么都不愿想”的阿琳,“心境上越来越快乐。”

闲时,阿琳会邀请朋友来到农场烧烤,卷自己种的卷心菜,摘最新鲜的黄瓜和西红柿吃,太阳下山时,大家一起看着一片红霞发呆,“我觉得自己向往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徐艳和团队的小伙伴在一起,农场里每天都有新的惊喜,“今天发现了野生菌,大家满大坝地扒拉,带回来热火朝天地讨论究竟能不能吃;明天又在哪个草垛发现了野鸡蛋。”同时,虽然疲惫,但感受到客户对农场的热爱和认可,徐艳也有了加倍的动力。

而面对共享农场的盈利难题,徐艳们也在积极破局。

“其实共享农场已经出现了十多年,但是做得好的并不多。”徐艳直言,由于共享农场,特别是收费较高的全托管菜地,聚焦都市人群,但很难频繁前往农场,忙碌的都市中产,在诗与远方之外,也渴望有更多的休闲选择,因此,“提升体验感,留下客户才能让农场长效发展。”

徐艳如今亲子研学活动和共享菜地两手抓,下半年她打算建起一片花海,“吸引年轻人来打卡,做露营服务”,此外通过亲子研学活动“提高坪效”。

“一亩地的小麦只能卖1000元,但是一场研学活动,让孩子体验割麦子,只需几十个平方就能有1000-3000元的收入。”徐艳希望藉此为农业赋予更多的知识性价值,吸引全年龄段的用户。

阿琳也在共享菜地之外,打算扩建大棚增加采摘活动,同时,“为积极来农场种菜的客户提供小礼品,鼓励大家来种菜。”

图/徐艳免费招募农场共创者(左)阿琳的亲子活动(右),来源/小红书平台 燃次元截图

如今,每到周末,天刚亮,来到共享农场里的人群便渐渐多了起来。

在菜地挥汗如雨的中产们短暂地放下手机,即便选择了由农场主代劳的全托管服务,脱离水泥钢筋世界的年轻人们,仍然需要在田间地头与泥土亲密接触。

在短暂的周末,中产们与农场主,选择了共同奔赴“诗与远方”,直到暮色西沉,才带着满满的新鲜蔬果和疲惫离去。“田园牧歌”似乎永远是一门好生意,不过,对于徐艳们而言,还有许多的考验,在等待着他们。

*文中翟芳、靳露、张旸、阿琳等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