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经济e线
今年以来带有“持有期”的主动偏股基金发行遇冷,最新的一个案例就发生在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身上。
8月4日,金鹰基金发布公告表示,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基金代码:A类份额:018547,C类份额:018548)于2023年4月18日获证监会准予注册(证监许可[2023]829号)。基金已自2023年7月5日起公开发售,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3年8月4日。公司经与基金托管人邮储银行以及基金主要销售代理机构协商一致,决定将基金募集期延长至2023年8月11日(含当日)。
来源:基金公告
实际上,这也是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第四次宣布发行延期。此前,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已分别于2023年7月19日、21日、28日,连续3次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
Wind统计表明,截至8月7日,今年以来,延长募集期(按公告日期)的基金共计113只,除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外,还有9只基金经历了两次延长募集期,多为“持有期”基金。比如融通基金万民远管理的融通远见价值一年持有和金鹰基金韩广哲管理的金鹰睿选成长六个月持有等。
按成立日期统计,金鹰基金今年成立了4只基金(A/C份额合并),分别为金鹰睿选成长六个月持有(A/C)、金鹰碳中和(A/C)、金鹰添兴一年定开、金鹰优选配置三个月持有(A/C),合计募集资金仅约2.39亿元。
其中,除了金鹰睿选成长六个月持有勉强踩线成立以外,余下3只基金均为发起式基金,其募集规模分别仅录得1796.68万元、1000万元、1007.2万元。
公开资料表明,金鹰基金成立于2002年12月25日,现有三大股东分别包括东旭集团、越秀资本、白云山,各持股66.19%、24.01%、9.80%。尽管公司成立时间超过二十年,但公司规模始终没有长大。截至2023Q2,旗下基金资产规模合计为636.31亿元,行业排名69/155。
拟任基金经理左右互搏
新经济e线注意到,在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募集“难产”背后,其拟任基金经理倪超手上竟然有两只新基金在同一窗口期发行,可以说左右互搏。
此前,同样拟由倪超出任基金经理的金鹰景气驱动一年持有也经历了发行延期的命运。据该基金于6月13日发布的延长募集期公告,金鹰景气驱动一年持有(基金代码:A类份额:018021,C类份额:018022)于2023年1月30日获证监会准予注册(证监许可[2023] 202号)。基金已自2023年5月29日起公开发售,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3年6月16日。
公司经与基金托管人民生银行以及基金主要销售代理机构协商一致,决定将基金募集期延长至2023年8月28日(含当日)。
来源:基金公告
就产品类型而言,以上两只基金均偏股混合型基金。而且,二者投资目标差距并不大,谈不上差异化的投资。其中,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的投资目标为基金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的基本面研究精选成长性强、趋势向好或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产业和个股,力争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长期回报。
而金鹰景气驱动一年持有的投资目标描述为基金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的基本面研究,优选景气程度较高的行业和个股,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稍有不同的是,这两只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不尽一样,前者是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15%+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10%,后者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15%+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15%。
作为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的主力选手,倪超在任一拖多管理6只基金,分别包括金鹰行业优势(A/C)、金鹰元和(A/C)、金鹰鑫瑞(A/C)、金鹰年年邮享一年持有期(A/C)、金鹰信息产业(A/C)、金鹰民稳(A/C),2023Q2在管基金总规模约32.33亿元。
公开资料表明,倪超于2009年7月加入金鹰基金,先后担任行业研究员、消费品研究小组组长、基金经理助理等,现任权益研究部总经理、基金经理。在金鹰基金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六名成员中,倪超还担任委员一职。
据新经济e线了解,倪超在管基金中,以金鹰行业优势管理时间最长,同期同类排名最高。自2015年6月11日出任基金经理以来,其任职总回报为71.45%,回报排名33/394。虽然该基金长期排名较高,但今年以来、近六月、近一年等统计期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8月7日,金鹰行业优势A今年年内、近六个月、近一年、近两年的净值回报率分别为-4.43% 、-8.71% 、-22.33%、-33.84%,同严排名分别为1929/3545、1874/3593、2621/3239、1583/2143。从区间最大回撤来看,最近三年里,该基金最大回撤为-42.91%,同类平均值为-39.59%,同类排名730/1153,处于中下游。
实际上,除了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和金鹰景气驱动一年持有以外,金鹰睿选成长六个月持有也是经过发行延期后,最终勉强“踩线”成立。此前,该基金自2023年4月10日起公开发售,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3年5月12日。5月12日和5月31日先后两度发布延期公告,其募集期各延长至2023年5月31日(含当日)和2023年6月9日(含当日)。
等到6月8日,公司又决定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2023年6月9日提前至2023年6月7日,即基金最后一个募集日为2023年6月7日,2023年6月8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6月10日,金鹰睿选成长六个月持有发布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表明,在两度延期之后,基金最终募集金额仅2.01亿元。
主动偏股基金发行遇冷
另据新经济e线了解,今年以来A 股表现不佳、市场情绪处于相对冰点,导致主动偏股型基金发行普遍遇冷。特别是像金鹰基金这类中小型管理人受制于资源、品牌、人才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就更加不受市场待见。
Wind统计表明,按成立日期计算,今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数量为609只,募集规模为5286.3亿元,这一募集规模已创下近四年来的新低,仅高于2019年上半年的4422.19亿元。2020年上半年,在新成立基金数量为601只的情况下,其募集规模超过一万亿元,高达10149.01亿元。2020年下半年,新成立基金692只,募集规模更是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高达20583.71亿元。
若按新基金平均发行份额计算,今年上半年已低至8.68亿份,更是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新低。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的话,2020年下半年为最高,高达29.75亿份。2021年上半年、2019年下半年、2020年上半年这三个统计区间也超过了15亿份,平均发行份额分别高达19.69亿份、17.30亿份、16.89亿份。
事实上,自2017年至2023年上半年,仅有三个区间的平均发行份额低于10亿份,除了最低的2023年上半年,另外两个时间段分别是2022年上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分别仅录得9.79亿份和9.22亿份。
按产品类型分类的话,今年上半年,新成立股票型基金142只,募集规模为620.39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最高时的2241.91亿元,同比降幅超过七成,高达72.33%。此外,2020年下半年、2019年下半年、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下半年、2022年下半年这五个时间段,股票型基金新成立规模也超过千亿元,分别达1969.95亿元、1787.28亿元、1650.18亿元、1498.34亿元、1182.57亿元。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产品数量增长幅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QDII基金、REITs基金、一级债基、指数增强型基金和二级债基。其中,受益于海外股市的高歌猛进,QDII基金产品发行数量同比翻倍。规模方面,混合型基金和短期纯债型基金降幅较大,规模同比降幅分别为-33.75%、-65.33%。
在权益投资产品中,近两年来ETF产品线扩张迅速。2023上半年总计发行了98只被动指数型基金,除去场外发行的联接基金,实际新发的产品总计59只,其中ETF占据了43个席位(总计334.87亿元),而去年同期也新增了57只ETF产品(总计237.22亿元),规模增长了97.65亿元,同比增速为41.16%。
特别是央企与中特估赛道备受热捧。从发行的赛道来看,发行规模排名前五的ETF均为央企和中特估概念产品,因ETF赛道的先发优势较明显,故头部基金公司均率先抢占布局。其中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发行的产品均达到20亿份的募集目标,另外银华基金和易方达基金亦下场布局中特估ETF。除去中特估赛道,2023年上半年布局较多的赛道还包括电力及公用事业、通信和高端制造等行业。
有机构人士认为,随着近年来市场行业轮动特征愈发明显,主动权益型基金超额逐渐消散,ETF的工具配置属性日渐凸显。叠加ETF具备场内交易属性,投资者对ETF的配置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基金公司继续布局ETF赛道的意愿或仍较强烈。
而被动指数基金中,中证1000指数成为大热标的。2023年上半年总计发行27只指数增强型产品,有14只产品布局中证1000赛道,其中,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和西部利得基金的产品募集规模排名前三,分别达14.58亿元、13.77亿元、12.86亿元。
究其原因,中证1000指数主要涵盖小盘股票,相对其他指数更容易挖掘超额收益;同时2023 年以来以小盘风格为代表的中证1000、国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数的表现领跑市场,使得各基金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小盘风格赛道。
除了对中证1000 指数的布局外,2023年上半年还分别有4只产品布局中证500指数、3只产品布局国证2000指数、1只产品布局中证800指数。业内预计,在当前主动管理基金超额收益明显下降的趋势下,未来有望看到更多的指数化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