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水利部官方微信2023年8月28日消息,水利部组织松辽水利委员会以2020年为本底完成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调查工作。调查显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总数量为66.67万条,且侵蚀沟主要分布在耕地上。耕地面积虽然仅占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的三成但集中了近3/4的侵蚀沟,达49.48万条。
据了解,侵蚀沟是受水力、风力、冻融及重力等作用,在地表径流集中冲刷形成横截面为“U”或“V”型的沟道,不经治理将形成长期存在的退化地貌景观。
侵蚀沟是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之一。界面新闻注意到,除黄土高原外,东北黑土区是目前我国土地被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
侵蚀沟会损毁耕地,会造成耕层变薄、地力下降等问题进而严重威胁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2015年8月,松辽水利委员会研究员白建宏等人在《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展和危害初步调查》一文中指出,侵蚀沟破坏土地资源,危害粮食安全。该文通过梳理乌裕尔河和讷谟尔河1965-2005年间的统计资料分析表示,侵蚀沟吞食耕地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按耕地比例计算,相当于典型黑土区每年折合粮食损失15.77万吨,约可供应40万人。
“损毁道路和村舍,影响正常生产。”该文对松花江流域的榆树市刘家乡侵蚀沟进行调查分析称,侵蚀沟的发展使泥沙下泄,对下游水库安全产生影响;辽河干流巨流河至六间房河段平均每年淤高约10厘米,目前己成“悬河”。侵蚀沟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逐年加剧,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我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本次调查范围为东北黑土区108.75万平方千米,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246个县,以2020年2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辅以亚米级高精度遥感影像,采用遥感解译、野外验证、典型区实测等方法,全面调查沟道长度50米及以上、沟系汇水面积不大于50平方千米的侵蚀沟。
调查显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中有近九成属于发展型侵蚀沟,达58.96万条,经过治理或沟道植被条件较好的稳定型侵蚀沟为7.71万条。
从分省情况看,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侵蚀沟数量分别为26.20万条、5.46万条、14.26万条、20.75万条,分别占侵蚀沟总数量的39.30%、8.19%、21.39%、31.12%;侵蚀沟长度分别为10.62万千米、1.51万千米、3.68万千米、7.43万千米,分别占侵蚀沟总长度的45.70%、6.50%、15.83%、31.97%;沟道面积分别为2020.31平方千米、232.32平方千米、605.49平方千米、1171.45平方千米,分别占侵蚀沟沟道总面积的50.14%、5.76%、15.03%、29.07%。
从分区情况看,东北黑土区共涉及9个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近九成的侵蚀沟分布在大兴安岭东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长白山山地水源涵养减灾区、长白山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东北漫川漫岗土壤保持区4个三级区,分别占侵蚀沟总数量的33.19%、20.23%、17.80%、15.70%。
耕地侵蚀沟中发展型侵蚀沟占比达九成。耕地中发展型侵蚀沟为45.01万条,占耕地侵蚀沟总数量的90.97%,稳定型侵蚀沟为4.47万条,占耕地侵蚀沟总数量的9.03%。发展型侵蚀沟中,沟道长度以50-1000米为主,占比95.97%。
调查分析特别指出,耕地侵蚀沟的沟道数量、沟道长度、沟道面积分别占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的74.22%、70.74%、69.11%,平均每平方公里耕地上约有侵蚀沟1.45条。东北黑土区耕地侵蚀沟直接占毁耕地面积达417.72万亩。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侵蚀沟治理。2020年,国家将侵蚀沟治理纳入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2022年8月,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对侵蚀沟治理作出明确规定。该法第十四条表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侵蚀沟治理,实施沟头沟坡沟底加固防护,因地制宜组织在侵蚀沟的沟坡和沟岸、黑土地周边河流两岸、湖泊和水库周边等区域营造植物保护带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侵蚀沟变宽变深变长。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我国已累计治理侵蚀沟2.11万条,保护耕地664.65万亩。通过抽样调查,已治理侵蚀沟保存率为85.9%,总体保存良好。经过治理的侵蚀沟沟头溯源、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基本得到控制,能够持续发挥水土保持作用,有效缓解了侵蚀沟道对耕地的蚕食和切割,为粮食生产和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调查指出,侵蚀沟的形成发展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东北黑土区雨热同季、降水集中,黑土土壤疏松、抗蚀能力弱,在降雨形成径流冲刷地表作用下容易形成侵蚀沟。同时,东北黑土区耕地垦殖率高,地形坡缓坡长,顺坡、斜坡耕作是其主要耕作方式,由于缺乏配套的排水、截水等径流调控设施,坡耕地汇水面大、汇流历时短、水流量大、冲刷力强,进一步加剧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育扩张,特别是耕地侵蚀沟尤为严重,直接蚕食耕地,影响粮食安全。
下一步,水利部表示,将加大中央和地方资金投入,以耕地中的中小发展型侵蚀沟为重点,对于长度大于100米的耕地发展型侵蚀沟依托专项工程实施治理;长度小于100米的耕地发展型侵蚀沟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土耕作开展治理。同时大力推广柔性治沟技术,遏制沟头前进和沟岸扩张,增强沟道保土能力,改善沟道生态环境,加快治理进程。
此外,针对侵蚀沟形成的动因和机理,水利部表示,要构建科学的耕地排水体系,实施沟头沟坡沟底加固防护,科学配置工程、生物措施,发挥综合防治效能,防止侵蚀沟变宽变深变长;落实各方责任,形成侵蚀沟治理合力;最后,依法严格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开垦、破坏黑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对耕作层土壤进行剥离和利用的责任义务,促进黑土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