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老乡鸡正式撤回A股上市申请,餐饮连锁品牌上市还需自身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老乡鸡正式撤回A股上市申请,餐饮连锁品牌上市还需自身硬

为什么餐饮企业上市那么难?

文|筷玩思维 赵娜

到了疫情前后,餐饮资本化的需求和态势彻底变了天。

在十多年前,大部分餐饮人对资本乃至于上市都可以说是非常佛系,头部品牌更是直接出来说未来不融资、不上市,在那时候,资本想见餐饮老板一面是非常难的,更别说有些餐饮人对资本还是敌意满满。在不缺钱的时候,话怎么说都有底气,疫情之后,收入断崖式下滑,而成本支出却未减,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就成餐饮品牌发展的必须了。

时至今日,如果排除主业非餐饮的餐饮类上市企业,那么国内真正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餐饮品牌也就那么十几家。

回到近期,我们看到,那些餐饮上市公司在疫情期间的股价表现也不怎么样,而哪怕是“疫情结束”之后的当下,行业头部品牌依然对融资上市的资本化倾向极为迫切,但由于各种原因,不仅融资遇冷,餐饮上市之路也路途险阻。有披露文件可见,餐饮上市被归为限制类。那么,这种资本市场对餐饮的限制具体是怎么回事儿?餐饮人又该如何面对?

资本化是餐饮品牌的第二命脉

看起来好像是疫情冲散了餐饮人对于资本的忽视和“敌意”,疫情导致餐饮企业缺钱,因为资本能给钱,也愿意给钱,因为这种雪中送炭,所以增加了亲和度。

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据筷玩思维观察,对资本采取忽视态度和敌意的基本是上一代的传统餐饮人,随着有更高文化基础和文化视野的餐二代、餐三代以及高认知跨界者的加入,再加上资本确实在餐饮业或者在其它行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才有了近期资本和餐饮业的关系改观。

进一步来看,过去餐饮人好像可以说是确实不需要资本,老板开一两家店、最多十来家店就非常满足且骄傲了,自己能赚到钱,企业是自己说了算,由于缺乏资本眼界和认识,也就到不了(或者不想到)资本需求的大发展阶段,他们对资本必然是无需求的(除非缺钱又在身边借不到钱)。

到了当下,买股票的人越来越多,金融成了一个新的盈利思维,加上贷款、借钱创业的新餐饮人在近些年并不少,有了资本的思维和资本的环境,餐饮人需要资本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了。

当下还有哪些餐饮人对资本有敌意?业内人士认为无非两类,一是发展未到资本阶段,对于资本缺少知识和经营上的认知,二是因品牌实力不足而不被资本关注的人。不过,还有一类是曾经和资本闹掰的人,当然,这类不纳入本文讨论范畴,因为不能只是遇到几个坏人就认为天下没有好人,我们需要根据时代和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心态以寻求新的发展可能。

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品牌确实不需要资本,他们小富即安、现金流充裕,在此情况下,外面的资本对其自然可有可无。对于需要资本的品牌,如何迈过资本的门槛是关键,上市有龙门,融资当然也有,而资本对于品牌的改造其实大有利处。

外界通常认为,一个不能被资本化的品牌是没有关注价值的。资本化讲究稳定、标准、效率、壁垒、护城河、竞争力以及财务上的公开透明和正向发展,对于餐饮品牌来说,产品和流程要有标准化、要有系统化管理,能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财务和管理流程还要实现公开(看得见、可审查)、透明、在线化,有竞争比较优势,利润要正向的,要有多元人才可以支撑企业快速发展……

然而上述这些要求对于大部分餐饮企业来说还是一道很高的门槛,即使是头部品牌,它们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也不见得多稳固,在海底捞隔壁开一家新的火锅店不一定会有生意或者没生意,但只要海底捞隔壁开的火锅店足够多,这对于海底捞来说依然是很头疼的(甚至就连非火锅店的其它餐饮门店也会对海底捞的生意产生影响,比如一个想吃海底捞火锅的突然吃烤鸭去了)。

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并不是顾客思维的关键点,餐饮业竞争壁垒的强弱才是劝退资本的核心原因(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能资本化和不能资本化的品牌,它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观。落魄的富家少爷即使搬入贫民窟,他要再度崛起也比其他人快一些,这是“质量差异”决定的。

为什么餐饮企业上市那么难?

对于一家寻常的餐饮门店来说,初创是企业生命的开始,而品牌化是初创企业的进阶,再到资本化(涵盖融资和上市),企业可以说是达到了新的境界。当然,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不是所有门店都能品牌化,也不是所有品牌都能资本化,更不是所有资本品牌都能长期发展且成功上市。无论资本市场还是消费市场,它并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

对于头部品牌来说,融资容易,但上市的难度可谓如人登天。

蜜雪冰城拿了20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至今多次IPO申报却未上会,包括老娘舅等头部品牌均是如此,老乡鸡则在8月28日撤回A股上市申请。这些品牌享受大众资本的关注和餐饮行业的仰望,但在上市这个事儿上却一再受阻,难道是上市板块不欢迎餐饮业么?

我们在上交所和深交所都看到了有“餐饮”这个行业类别,其下也有已上市的餐饮企业,很明显,要说主板对餐饮排斥且一刀切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从已上市企业的行业体量对比来看,资本市场确实对餐饮业有着更多的限制,在年初,一则“餐饮被列为红灯行业”的消息引发大量关注。

有投行人士表示,对餐饮上市的限制并不是新政策,它存有一段时间了,另外,不仅餐饮被卡,一些防疫企业在上市方面也早早按下了暂停键。

从披露的政策内容可见,申报企业被分为三类,禁止类包含学科培训、金融、类金融、殡葬等行业,还涵盖模式不成熟、烧钱补贴主业、爆发式加盟扩张、盈利能力较难判断的企业;餐饮、家电、家具、快销餐饮连锁、服装鞋帽等相对传统、壁垒较低的行业则属于限制类,还包括股东或者业务引发重大舆情、业务稳健但成长空间较窄的企业;相比之下,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企业、先进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等行业企业则是属于优先支持类。

除了禁止申报和鼓励申报的,餐饮这类限制类可以正常受理,但不优先,也不鼓励,只合理引导研发能力强、行业地位突出的企业。

筷玩思维还注意到,2月1日,证监会启动了关于“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调研项目,文件中肯定了餐饮属于限制类行业,有律师事务所建议禁止类、受限类应评估自身及行业情况,谨慎选择主板,可考虑港股或者美股等境外机会。

全面注册制将重点支持贴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模式成熟、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创新型企业。

总体而言,资本市场倾向于把资本集中在高科技、高成长、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双强以及有好市场基础的优质企业。

餐饮企业因行业根基问题,还需要进行本质化改革才能实现在资本市场的进阶

明显可见,餐饮上市比过去确实是要难一些。

蜜雪冰城折戟深交所,目前已转战港交所,但别以为港交所就是餐饮资本市场的新快艇,从绿茶餐厅、捞王锅物料理等品牌多次冲击港交所未成功的此前案例,可能蜜雪冰城的上市之路还是有相应的变数存在。

绿茶餐厅和捞王未能上市可能还和疫情期间财报不理想有关,而蜜雪冰城虽然财报正向,但也被曝直营店亏损、靠加盟和食材盈利,这其实也踩到了主板限制类的多条红线,无缘深交所并非行业问题而是自身发展问题。我们须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考虑到的问题,不可能港交所会完全忽略。

另外,主板还对传统、低成长、弱壁垒、无创新的企业采取直接限制,实际这些都与餐饮业息息相关,无论是蜜雪冰城、老乡鸡、捞王等头部企业,行业传统、壁垒几近于无、创新匮乏、缺乏科技含量等负面标签是已然存在的,而大多餐饮人至今还存在对创新认识不足、研发能力不够,由此陷入发展一大抄的窘境。

有行业人士指出,当前盈利能力强、财报理想,这并非企业寻求上市的亮点,主板市场对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劝退的也不少,它们大多在募集资金的运用问题上被证监会直接否决。所以,好企业还不是全部因素,企业要进入资本市场的目的以及如何实现资本的正向化也是一大关键。

撇开政策限制,餐饮人无缘上市还有自身硬件上的问题,比如绿茶餐厅的招股书曾经出过财务数据单位错误,老乡鸡因部分员工无社保等用人问题而被“网暴”,不仅自身存在很多不足,还触犯了舆情红线。

在创新、研发、壁垒等方面,老乡鸡(原有模式和定位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消费市场,老乡鸡目前的生意下滑比较明显)、蜜雪冰城(拿完融资后近乎粗放的密集开店且要求加盟商大量囤货,为的是将上市主体的业绩数据做的亮眼、拉高估值)等均没有较硬的原创特色壁垒产品,如果它们很容易登陆主板,那么餐饮业也将短期内爆发出海量的上市企业,这不符合优质资本市场原则,证监会还是要保证投资者利益。

而有评论认为,餐饮上市受限会劝退民间融资导致行业“一切向钱看”,其实这是误解,资本市场不是不鼓励餐饮企业上市,而是不鼓励不合格的餐饮企业上市,真正优质的餐饮企业依然有机会。

结语

上市企业终究还是凤毛麟角,据企查查显示,电商类注册企业达到700万之多,而电商类上市的就那么几家,科技行业如此,餐饮业自然也不会越过这条线。

时至今日,在整个中国的A股市场也仅5000多家上市公司,它们共创造了85万亿元的总市值(截至2022年11月,上交所2153家、港交所2721家、北交所126家),资本市场不是排斥限制类企业,而是只倾向优质企业中的精英企业。

有评论认为,蜜雪冰城等如果上不了市,这对餐饮业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其实不然,上市不是餐饮企业的唯一追求,更不是唯一的融资路径,上不了市,天不会塌下来。对于餐饮业来说,提高自身财务、用人等方面的合法合规程度,构建壁垒、重视研发和创新、回归顾客和市场、秉承长期主义,无论上市与否,这些要点都是餐饮品牌们应该持续关注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老乡鸡正式撤回A股上市申请,餐饮连锁品牌上市还需自身硬

为什么餐饮企业上市那么难?

文|筷玩思维 赵娜

到了疫情前后,餐饮资本化的需求和态势彻底变了天。

在十多年前,大部分餐饮人对资本乃至于上市都可以说是非常佛系,头部品牌更是直接出来说未来不融资、不上市,在那时候,资本想见餐饮老板一面是非常难的,更别说有些餐饮人对资本还是敌意满满。在不缺钱的时候,话怎么说都有底气,疫情之后,收入断崖式下滑,而成本支出却未减,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就成餐饮品牌发展的必须了。

时至今日,如果排除主业非餐饮的餐饮类上市企业,那么国内真正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餐饮品牌也就那么十几家。

回到近期,我们看到,那些餐饮上市公司在疫情期间的股价表现也不怎么样,而哪怕是“疫情结束”之后的当下,行业头部品牌依然对融资上市的资本化倾向极为迫切,但由于各种原因,不仅融资遇冷,餐饮上市之路也路途险阻。有披露文件可见,餐饮上市被归为限制类。那么,这种资本市场对餐饮的限制具体是怎么回事儿?餐饮人又该如何面对?

资本化是餐饮品牌的第二命脉

看起来好像是疫情冲散了餐饮人对于资本的忽视和“敌意”,疫情导致餐饮企业缺钱,因为资本能给钱,也愿意给钱,因为这种雪中送炭,所以增加了亲和度。

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据筷玩思维观察,对资本采取忽视态度和敌意的基本是上一代的传统餐饮人,随着有更高文化基础和文化视野的餐二代、餐三代以及高认知跨界者的加入,再加上资本确实在餐饮业或者在其它行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才有了近期资本和餐饮业的关系改观。

进一步来看,过去餐饮人好像可以说是确实不需要资本,老板开一两家店、最多十来家店就非常满足且骄傲了,自己能赚到钱,企业是自己说了算,由于缺乏资本眼界和认识,也就到不了(或者不想到)资本需求的大发展阶段,他们对资本必然是无需求的(除非缺钱又在身边借不到钱)。

到了当下,买股票的人越来越多,金融成了一个新的盈利思维,加上贷款、借钱创业的新餐饮人在近些年并不少,有了资本的思维和资本的环境,餐饮人需要资本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了。

当下还有哪些餐饮人对资本有敌意?业内人士认为无非两类,一是发展未到资本阶段,对于资本缺少知识和经营上的认知,二是因品牌实力不足而不被资本关注的人。不过,还有一类是曾经和资本闹掰的人,当然,这类不纳入本文讨论范畴,因为不能只是遇到几个坏人就认为天下没有好人,我们需要根据时代和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心态以寻求新的发展可能。

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品牌确实不需要资本,他们小富即安、现金流充裕,在此情况下,外面的资本对其自然可有可无。对于需要资本的品牌,如何迈过资本的门槛是关键,上市有龙门,融资当然也有,而资本对于品牌的改造其实大有利处。

外界通常认为,一个不能被资本化的品牌是没有关注价值的。资本化讲究稳定、标准、效率、壁垒、护城河、竞争力以及财务上的公开透明和正向发展,对于餐饮品牌来说,产品和流程要有标准化、要有系统化管理,能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财务和管理流程还要实现公开(看得见、可审查)、透明、在线化,有竞争比较优势,利润要正向的,要有多元人才可以支撑企业快速发展……

然而上述这些要求对于大部分餐饮企业来说还是一道很高的门槛,即使是头部品牌,它们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也不见得多稳固,在海底捞隔壁开一家新的火锅店不一定会有生意或者没生意,但只要海底捞隔壁开的火锅店足够多,这对于海底捞来说依然是很头疼的(甚至就连非火锅店的其它餐饮门店也会对海底捞的生意产生影响,比如一个想吃海底捞火锅的突然吃烤鸭去了)。

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并不是顾客思维的关键点,餐饮业竞争壁垒的强弱才是劝退资本的核心原因(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能资本化和不能资本化的品牌,它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观。落魄的富家少爷即使搬入贫民窟,他要再度崛起也比其他人快一些,这是“质量差异”决定的。

为什么餐饮企业上市那么难?

对于一家寻常的餐饮门店来说,初创是企业生命的开始,而品牌化是初创企业的进阶,再到资本化(涵盖融资和上市),企业可以说是达到了新的境界。当然,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不是所有门店都能品牌化,也不是所有品牌都能资本化,更不是所有资本品牌都能长期发展且成功上市。无论资本市场还是消费市场,它并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

对于头部品牌来说,融资容易,但上市的难度可谓如人登天。

蜜雪冰城拿了20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至今多次IPO申报却未上会,包括老娘舅等头部品牌均是如此,老乡鸡则在8月28日撤回A股上市申请。这些品牌享受大众资本的关注和餐饮行业的仰望,但在上市这个事儿上却一再受阻,难道是上市板块不欢迎餐饮业么?

我们在上交所和深交所都看到了有“餐饮”这个行业类别,其下也有已上市的餐饮企业,很明显,要说主板对餐饮排斥且一刀切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从已上市企业的行业体量对比来看,资本市场确实对餐饮业有着更多的限制,在年初,一则“餐饮被列为红灯行业”的消息引发大量关注。

有投行人士表示,对餐饮上市的限制并不是新政策,它存有一段时间了,另外,不仅餐饮被卡,一些防疫企业在上市方面也早早按下了暂停键。

从披露的政策内容可见,申报企业被分为三类,禁止类包含学科培训、金融、类金融、殡葬等行业,还涵盖模式不成熟、烧钱补贴主业、爆发式加盟扩张、盈利能力较难判断的企业;餐饮、家电、家具、快销餐饮连锁、服装鞋帽等相对传统、壁垒较低的行业则属于限制类,还包括股东或者业务引发重大舆情、业务稳健但成长空间较窄的企业;相比之下,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企业、先进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等行业企业则是属于优先支持类。

除了禁止申报和鼓励申报的,餐饮这类限制类可以正常受理,但不优先,也不鼓励,只合理引导研发能力强、行业地位突出的企业。

筷玩思维还注意到,2月1日,证监会启动了关于“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调研项目,文件中肯定了餐饮属于限制类行业,有律师事务所建议禁止类、受限类应评估自身及行业情况,谨慎选择主板,可考虑港股或者美股等境外机会。

全面注册制将重点支持贴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模式成熟、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创新型企业。

总体而言,资本市场倾向于把资本集中在高科技、高成长、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双强以及有好市场基础的优质企业。

餐饮企业因行业根基问题,还需要进行本质化改革才能实现在资本市场的进阶

明显可见,餐饮上市比过去确实是要难一些。

蜜雪冰城折戟深交所,目前已转战港交所,但别以为港交所就是餐饮资本市场的新快艇,从绿茶餐厅、捞王锅物料理等品牌多次冲击港交所未成功的此前案例,可能蜜雪冰城的上市之路还是有相应的变数存在。

绿茶餐厅和捞王未能上市可能还和疫情期间财报不理想有关,而蜜雪冰城虽然财报正向,但也被曝直营店亏损、靠加盟和食材盈利,这其实也踩到了主板限制类的多条红线,无缘深交所并非行业问题而是自身发展问题。我们须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考虑到的问题,不可能港交所会完全忽略。

另外,主板还对传统、低成长、弱壁垒、无创新的企业采取直接限制,实际这些都与餐饮业息息相关,无论是蜜雪冰城、老乡鸡、捞王等头部企业,行业传统、壁垒几近于无、创新匮乏、缺乏科技含量等负面标签是已然存在的,而大多餐饮人至今还存在对创新认识不足、研发能力不够,由此陷入发展一大抄的窘境。

有行业人士指出,当前盈利能力强、财报理想,这并非企业寻求上市的亮点,主板市场对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劝退的也不少,它们大多在募集资金的运用问题上被证监会直接否决。所以,好企业还不是全部因素,企业要进入资本市场的目的以及如何实现资本的正向化也是一大关键。

撇开政策限制,餐饮人无缘上市还有自身硬件上的问题,比如绿茶餐厅的招股书曾经出过财务数据单位错误,老乡鸡因部分员工无社保等用人问题而被“网暴”,不仅自身存在很多不足,还触犯了舆情红线。

在创新、研发、壁垒等方面,老乡鸡(原有模式和定位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消费市场,老乡鸡目前的生意下滑比较明显)、蜜雪冰城(拿完融资后近乎粗放的密集开店且要求加盟商大量囤货,为的是将上市主体的业绩数据做的亮眼、拉高估值)等均没有较硬的原创特色壁垒产品,如果它们很容易登陆主板,那么餐饮业也将短期内爆发出海量的上市企业,这不符合优质资本市场原则,证监会还是要保证投资者利益。

而有评论认为,餐饮上市受限会劝退民间融资导致行业“一切向钱看”,其实这是误解,资本市场不是不鼓励餐饮企业上市,而是不鼓励不合格的餐饮企业上市,真正优质的餐饮企业依然有机会。

结语

上市企业终究还是凤毛麟角,据企查查显示,电商类注册企业达到700万之多,而电商类上市的就那么几家,科技行业如此,餐饮业自然也不会越过这条线。

时至今日,在整个中国的A股市场也仅5000多家上市公司,它们共创造了85万亿元的总市值(截至2022年11月,上交所2153家、港交所2721家、北交所126家),资本市场不是排斥限制类企业,而是只倾向优质企业中的精英企业。

有评论认为,蜜雪冰城等如果上不了市,这对餐饮业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其实不然,上市不是餐饮企业的唯一追求,更不是唯一的融资路径,上不了市,天不会塌下来。对于餐饮业来说,提高自身财务、用人等方面的合法合规程度,构建壁垒、重视研发和创新、回归顾客和市场、秉承长期主义,无论上市与否,这些要点都是餐饮品牌们应该持续关注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