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近期突然启动针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引发各方强烈反响。
9月2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文表示,欧盟以所谓“公平竞争”为理由,试图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的发展,是严重的保护主义行为,也是最大的不公平,必将给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蒙上阴影,延缓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进程,对全球碳中和愿景的实现造成负面影响。
动力电池厂商蜂巢能源CEO杨红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反补贴调查结果对华不利,未来各公司本地化采购的比例要超过60%才能规避高额关税。为此,中国汽车制造商可能选择集体前往欧洲建厂,而供应商也会配合客户考虑在欧洲本地化。
其实,面对欧盟表露的警惕,多家中国汽车公司正在着手当地建厂事宜,部分已投产或一两年内即将投产。9月中旬,上汽宣布已在欧洲启动汽车组装工厂的选址工作,比亚迪高管也于9月在慕尼黑车展表示,今年年底将确定欧洲整车工厂的地址。
《德国汽车周刊》6月报道,长城汽车正在考虑其欧洲首个工厂的选址,德国、匈牙利或捷克共和国均在考虑范围内。与此同时,《每日电讯报》消息指出英国官员正与奇瑞进行本土生产事宜洽谈。
而更早时候,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其上下游企业已经在欧洲展开布局。宁德时代德国工厂于去年12月投产,在匈牙利也将建设工厂。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9月表示,将考虑在欧洲开设第三家电池工厂。国轩高科位于德国哥廷根的首条电池产线也已于16日投产。
此外,亿纬锂能、欣旺达在欧洲的工厂已经在建设中,华友钴业、格林美早先明确建厂意向。中创新航与葡萄牙政府去年就合作建设工厂签订备忘录,今年三月着手申请环境许可证。
作为最早拓展欧洲市场的中国电池企业之一,蜂巢能源早在2019年就宣布在欧洲建厂,已于今年8月在欧洲连续获得多家企业储能业务定点。
除了政策因素,其前瞻性布局还与当地市场空缺有关。欧洲储能协会(EASE)报告显示,至2030年欧洲需部署200GW储能,至2050年达到600GW。目前,欧洲电池存储部署仅为0.8GW/年。
伴随海外建厂,中国公司也会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这被外界认为是可能成为软化欧盟态度的一个催化剂。华友钴业欧洲工厂建成后预计创造900个新工作岗位,蜂巢能源欧洲职员中八成为本地人,主要负责销售及合规性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欧洲面临较大的传统产业转型压力。欧盟委员会在2021年5月发布的新产业战略中承认,已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锂电池等重要领域丧失领先地位,而且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展较为滞后。
另一方面,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法案或进一步对欧洲绿色产业形成虹吸效应,架空国内新兴产业竞争力。
这或许给中国企业赴欧开展业务间接创造条件。杨红新指出,在欧洲建厂必须做本地化融资,目前欧洲资本市场仍然较为开放活跃。“在欧洲融资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现在不缺资金、缺项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