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管财经
今年,继华侨城之后,万科也开始走上了剥离酒店业务的老路。
联姻6年后,万科突然选择与悦榕分家。
12月8日晚,悦榕控股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其将以4.8亿元人民币买下万科所持的三家子公司悦榕服务(中国)、悦榕酒店管理(中国)和悦榕酒店管理(天津)项目的股权。
至此,悦榕控股拥有了悦榕资产(中国)全部股权,顺利拿下其在中国20余家悦榕系列酒店的管理权。
同时,万科方面也将斥资3000万元买下悦榕资产(中国)(拥有酒店的公司)的股权,以及从悦榕服务(中国)手中买下Chengdu Laguna Property Services Co.的股权。
在此前的《卖掉宝格丽,只是华侨城剥掉酒店资产的开始》一文中,《酒管财经》就曾指出房企开始剥离酒店业务的原因:
一是跟主业相比,酒店板块的经营效率没那么高;二是把酒店卖掉、剥离掉,获得更多的资金是最重要的。
如今,万科面临的基本上是同样的问题。
出售非核心业务在房地产行业中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诸如酒店等业务曾是房企实施“赛马”机制、广泛开展多元化转型探索的成果。
万科是地产企业中最早提出“多元化战略”的头部房企,但如今面对主业不确定性,将酒店管理权交回给悦榕,某种程度上仍是对酒店业务进行部分切割,其目的更多还是为了聚焦主业,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01
针对此次出售酒店业务,外界都在猜测万科是否在主动剥离非核心业务。
万科方面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酒店业务虽然在核心业务中营收占比较低,但并非主动剥离非核心资产,万科从开发业务转向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战略方向一直没有变化。
但梳理其财报不难发现,眼下的万科,显然已没有更多额外的资源投入到非主营业务上,尽可能回笼更多资金,优化现金流才是当下重要的任务。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万科营业收入894.16亿元,同比下降31.62%;归母净利润37.51亿元,同比下降22.53%,万科现金短债比仍高达2倍
要知道,房地产是个资金饥渴型的行业,而万科当下的困境正是资金周转不灵,手里现金缩减太快。
《酒管财经》注意到,此次万科4.8亿人民币出售悦榕酒店的交易对价,与曾经万科先后两次向悦榕相关公司注资共9000万新加坡元数额基本对等。
可以说,这次万科算是保本退出,并不吃亏。
需要指出的是,酒店业务在万科营收中存在感并不强,在其多元化业务版图中,酒店一直以来不是重点业务板块,更多是扮演以配套项目的角色。
多元业务之下,万科基本上每个业务板块都面临着压力,而酒店与度假业务却是发展最慢的。
据其2022年财报显示,万科经营服务业务全口径收入达到512.6亿元,而酒店与度假业务实现营收2.8亿元,仅占比0.5%。
跟物业服务303.2亿元,商业开发与运营业务87.2亿元的营收相比,万科的酒店业务规模不算大,也不够赚钱。
不够赚钱又耗费精力,倒不如回收现金流聚焦主业。
02
其实,这次“分手”早有征兆。
早在今年7月,悦榕控股创始人何光平谈及悦榕控股与万科的战略联盟时就提及,悦榕控股正考虑重组,向轻资产转型。
这次“分手”,更多是悦榕控股主动拿回管理权,为其轻资产铺路。
在“联姻”6年间,中国境内的悦榕系列酒店由万科酒店业务板块负责管理,主要有悦榕合资平台旗下的“悦榕庄”、“悦椿”等品牌。
作为高端酒店的代表,榕系列酒店目前在国内的上海、杭州、三亚、重庆、天津、南京、澳门、黄山、丽江等城市约有13家已开业的悦榕庄酒店,即将开业的还有东莞和衢州悦榕庄。
2018年,悦榕庄在国内开业11家酒店;2021年,悦榕庄在国内开业也才14家酒店。
一位业内人士对《酒管财经》指出,就规模扩张而言,悦榕旗下品牌在万科管理这些年发展相对缓慢,在高端市场还是没有沉下来。
去年,悦榕集团制定了“五年计划”,全球酒店数量计划于2025年翻倍,目标实现开业100家。
目前,悦榕控股在17个国家有72家酒店,中国是其重点开发市场。
所以,这次收回国内酒店管理权,悦榕控股方面就表示,是为了加强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巩固集团作为酒店行业主要参与者的地位。
此外,据其财报显示,2022年,悦榕控股因管理酒店而收取的管理费占集团收入的17%,自有酒店的收入占50%。
此次收回在华酒店管理权,悦榕控股不只是要亲自下场发力,也是看中了轻资产带来的丰厚利润。
当然,万科似乎也有“另起炉灶”的打算。
过去万科携手悦榕,是因万科本身没有自身的品牌矩阵,万科旗下的酒店多以与品牌方合作为主要方向。
与悦榕合作后,万科加快了其旗下酒店与悦榕系列品牌的结合。
如今,万科已孵化出以高端商务为定位的“瞻云”和以城市人文为内涵的“有熊”两个自有品牌。
2017年,万科与顶尖度假村、酒店及Spa的跨国营运开发商悦榕集团商定成立全新的合资平台——“悦榕中国”,用以整合中国区域内悦榕集团旗下品牌酒店和资产。
“悦榕中国”在初始阶段将由悦榕集团和万科按50:50比例控制,悦榕集团将所持有的中国区域内全部资产注入“悦榕中国”。
不过,这一合作更多的是让悦榕旗下的酒店品牌落户中国,对万科酒店品牌赋能有限。
目前来看,万科在酒店板块的发展思路,还停留在模仿前辈的阶段。
那就是万达、绿地等房企都在走的轻资产模式——剥离酒店重资产,建立自己的品牌矩阵。
无论是金茂、保利,或是绿地、万科,都成立了地产系酒管公司,这些酒店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矩阵,形成了从奢华酒店到五星、四星,到特色、精选的全品牌矩阵。
世茂集团推出七个品牌布局,实现了从高端全服务到中端精选服务、从城市酒店到特色度假酒店以及公寓产品的全系列品牌阵容;
绿地集团推出自主酒店品牌“铂瑞-PRIMUS”、“铂骊-The QUBE”、“Q”品牌;
保利集团也推出了雅途、N+品牌;
如今头部的几家地产酒店,几乎都经历过“自立门户”的煎熬。
以凤悦酒店及度假村为例,其从碧桂园的酒店业务中走出,以碧桂园核心联盟企业的身份独立存在,成为碧桂园庞大体系中,一家专门面向酒店行业、自负盈亏的独立企业。
虽然随着悦榕系列酒店管理权的转让,万科旗下酒店项目已大幅缩减,却保留了“瞻云”和“有熊”两个自有酒店品牌。
不过,后续其能否自立门户,“独立”发力,尚待观察。
如此来看,不管是当初“联姻”还是如今“分家”,万科和悦榕都是各取所需。
03
“地产+酒店”并不是一个新的模式,其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为商业或是住宅赋能。
相比于从酒店起步的中国头部酒店集团,地产酒店其实只是地产巨头的“副业”。
随着地产存量时代的来临,地产主导的高端酒店增量市场结束了。
地产系酒店下半场将由地产红利时代走向管理红利时代,所以如何重塑自身品牌价值是当下地产系酒店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位资深酒旅行业观察人士向《酒管财经》指出,“地产+酒店”的模式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其玩法已在悄然发生变化,走好轻资产关键一步至关重要。
“三道红线”,这对中国众多地产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现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酒店合作领域布局的众多地产公司,急需一个更加务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地产系酒店50强榜单中,至少有10家知名地产集团正在出售部分酒店资产,将原本持有的酒店资产“瘦身减重”,用以回笼资金来“疗伤”,从而实现以更轻盈的体态立于市场。
早在今年10月,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就给出了自己的研判,那就是万科未来要赚小钱、赚慢钱、赚辛苦钱。
当前,中国酒店行业的竞争主战场已经从增量市场发展到存量市场,供求关系已经从酒店供大于求发展到酒店品牌供大于求。
万科作为后来者,其品牌核心竞争力尚未被市场认识。
为此,万科亟需利打造出自有品牌的样板店,建立完善的品牌矩阵。扩大品牌影响力。
未来,酒店最值钱的不是物业,依然是品牌。
或许,对地产酒店来说,以塑造自身品牌尤为关键,踏踏实实地回归住宿服务本质,重视品牌价值、创新盈利模式、提升专业能力、打造差异化特色,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地产酒店的自身品牌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赚快钱到赚细钱,本就不易,需躬身而行。
统筹丨劳殿
编辑丨阿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