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Maia Active创始人全部出局,但安踏想打造自己的Lululemon可能有点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Maia Active创始人全部出局,但安踏想打造自己的Lululemon可能有点难

谁都想成为下一个Lululemon。

文|壹览商业 蒙嘉怡

编辑|木鱼

安踏对国产女性运动品牌Maia Active正式的掌控又紧密了一步。

1月29日,Maia Active(以下简称Maia)的主设计师、创始人欧逸柔正式辞职。

这是自2023年10月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宣布收购Maia后又一次高管变动。此前的2023年12月5日Maia董事长变更为安踏现任首席财务官毕明伟,另一位创始人王佳音卸任总经理,并继续担任董事。1月8日王佳音卸任董事,代替欧逸柔成为法人。至此,除了一个背锅的法人身份,Maia两位创始人全部出局,安踏开始全面接管Maia。

此前,壹览商业在《收购MAIA ACTIVE,安踏能够再造一个FILA么?》一文中曾表示,安踏旗下品牌均以运动服饰大类品牌为主,缺乏细分赛道,尤其是女性运动服饰方面的业务。而MAIA ACTIVE的业务刚好能够为安踏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作为瑜伽服品牌,Maia一直被用户当作lululemon的平替来使用。安踏收购Maia,主要也是为了补齐女性运动市场的空缺。因此,安踏能否复刻斐乐的成功,打造属于自己的Lululemon,也成为大众最为关注的事情。

在壹览商业看来,安踏能否打造出属于自己的Lululemon,虽然有机会,但还是有点难度。

首先,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服装的前提是设计风格符合需求。从Maia官网中不难发现,Maia一直以欧逸柔为核心开展设计工作。在灵魂设计师欧逸柔出走的情况下,横亘在安踏面前的最大困难是Maia的品牌风格何以延续。

其次,Maia成名以来,一直顶着“Lululemon平替”这一头衔,颇有些成于斯败于斯的意味。毕竟,价格没下来多少,质量却有些天差地别,部分消费者表示“不论是质量还是性价比,Maia一样都不占,以后不会再购买”现在Maia不仅要直面Lululemon的竞争,还要提防NEIWAI(内外)、 粒子狂热、暴走的萝莉、VFU等品牌的围剿。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看,与Lululemon相比,Maia显得有些“透明”。在门店数量上,前者全国门店数量达132家,Maia仅有37家门店,堪堪达到Lululemon的零头;在增长速度上,Lululemon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营收近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同期Maia增速仅有4%,还因不当言论被消费者抵制;在知名度上,Lululemon是世界知名的女性运动品牌,在以女性为主的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将Lululemon作为关键词的笔记过百万,涉及Maia的却不超过5万。

当然,安踏并不是没有机会。

从Maia自身的品牌价值看,Maia的设计更符合亚洲女性需求,完美契合市场需求;从营销角度出发,Maia高举“女性主义”大旗,赚足用户好感,在女性主义盛行的当下吃到了不少“红利”。相比于其他瑜伽服品牌,Maia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建立了消费者品牌心智,在安踏看来具备未来增长潜力。

从企业综合能力来看,安踏能为Maia带来的好处并不少。一方面,安踏有着极强的品牌管理能力。最擅长的就是挖掘品牌潜力,把“小”品牌做大做强——从百丽弃子斐乐(FILA)、到“运奢”始祖鸟,安踏买一个火一个。另外,强大的品牌矩阵也提高了门店与商场谈判的底气,让门店拿到商场的“黄金楼层”,这对急需打开市场的Maia而言格外重要。

另一方面,安踏拥有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经验。作为服装品牌,库存压力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成熟的供应链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损耗,为Maia构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产品结构。

但自安踏收购Maia以来,除了人事以外,目前我们尚未看到Maia的业务有任何明显的变动。安踏能否带领Maia华丽转身,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Lululemon

224
  • lululemon最强对手合作韩国男团,剑指亚洲出场扩张
  • lululemon在瑜伽之外还有机会吗

安踏集团

4.5k
  • 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21.7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
  • 安踏体育:第三季度安踏品牌产品零售金额同比录得中单位数正增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Maia Active创始人全部出局,但安踏想打造自己的Lululemon可能有点难

谁都想成为下一个Lululemon。

文|壹览商业 蒙嘉怡

编辑|木鱼

安踏对国产女性运动品牌Maia Active正式的掌控又紧密了一步。

1月29日,Maia Active(以下简称Maia)的主设计师、创始人欧逸柔正式辞职。

这是自2023年10月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宣布收购Maia后又一次高管变动。此前的2023年12月5日Maia董事长变更为安踏现任首席财务官毕明伟,另一位创始人王佳音卸任总经理,并继续担任董事。1月8日王佳音卸任董事,代替欧逸柔成为法人。至此,除了一个背锅的法人身份,Maia两位创始人全部出局,安踏开始全面接管Maia。

此前,壹览商业在《收购MAIA ACTIVE,安踏能够再造一个FILA么?》一文中曾表示,安踏旗下品牌均以运动服饰大类品牌为主,缺乏细分赛道,尤其是女性运动服饰方面的业务。而MAIA ACTIVE的业务刚好能够为安踏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作为瑜伽服品牌,Maia一直被用户当作lululemon的平替来使用。安踏收购Maia,主要也是为了补齐女性运动市场的空缺。因此,安踏能否复刻斐乐的成功,打造属于自己的Lululemon,也成为大众最为关注的事情。

在壹览商业看来,安踏能否打造出属于自己的Lululemon,虽然有机会,但还是有点难度。

首先,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服装的前提是设计风格符合需求。从Maia官网中不难发现,Maia一直以欧逸柔为核心开展设计工作。在灵魂设计师欧逸柔出走的情况下,横亘在安踏面前的最大困难是Maia的品牌风格何以延续。

其次,Maia成名以来,一直顶着“Lululemon平替”这一头衔,颇有些成于斯败于斯的意味。毕竟,价格没下来多少,质量却有些天差地别,部分消费者表示“不论是质量还是性价比,Maia一样都不占,以后不会再购买”现在Maia不仅要直面Lululemon的竞争,还要提防NEIWAI(内外)、 粒子狂热、暴走的萝莉、VFU等品牌的围剿。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看,与Lululemon相比,Maia显得有些“透明”。在门店数量上,前者全国门店数量达132家,Maia仅有37家门店,堪堪达到Lululemon的零头;在增长速度上,Lululemon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营收近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同期Maia增速仅有4%,还因不当言论被消费者抵制;在知名度上,Lululemon是世界知名的女性运动品牌,在以女性为主的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将Lululemon作为关键词的笔记过百万,涉及Maia的却不超过5万。

当然,安踏并不是没有机会。

从Maia自身的品牌价值看,Maia的设计更符合亚洲女性需求,完美契合市场需求;从营销角度出发,Maia高举“女性主义”大旗,赚足用户好感,在女性主义盛行的当下吃到了不少“红利”。相比于其他瑜伽服品牌,Maia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建立了消费者品牌心智,在安踏看来具备未来增长潜力。

从企业综合能力来看,安踏能为Maia带来的好处并不少。一方面,安踏有着极强的品牌管理能力。最擅长的就是挖掘品牌潜力,把“小”品牌做大做强——从百丽弃子斐乐(FILA)、到“运奢”始祖鸟,安踏买一个火一个。另外,强大的品牌矩阵也提高了门店与商场谈判的底气,让门店拿到商场的“黄金楼层”,这对急需打开市场的Maia而言格外重要。

另一方面,安踏拥有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经验。作为服装品牌,库存压力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成熟的供应链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损耗,为Maia构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产品结构。

但自安踏收购Maia以来,除了人事以外,目前我们尚未看到Maia的业务有任何明显的变动。安踏能否带领Maia华丽转身,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