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辰光源 随心
经历了连续7个季度的同比下降后,小米手机收入终于迎来单季增长。
3月19日,小米发布2023年财报,2023年四季度,小米总营收732亿元,同比增长10.9%;经调整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36.1%。其中,小米手机业务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20.6%,结束了此前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降的局面。
但这依然无法改变年度收入下降的局面。2023年,小米手机收入1575亿元,同比下降5.8%。受此影响,小米总营收2710亿元,同比下降3.2%。
财报显示,手机业务收入的下降主要是智能手机出货量以及手机平均售价(ASP)的下降所致。其中,ASP的下降是由于增强在海外市场清理存货的力度以及在ASP较低的新兴市场的出货量增加所致,部分被中国市场ASP上升所抵消。2023年,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智能手机ASP同比上升超19%,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小米手机所谓的高端化只是收割国内用户,而海外市场仍是以中低端为主。
小米表示,2023年是高端化战略实现跨越的一年,2024年在海外市场的高端化也会再上一个大台阶。
但眼下,离“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目标期限越来越近,排名第三的小米手机离前两名苹果和三星还有较大的距离,小米要想实现“量变”难度很大。
本月底,小米汽车就要上市,在当前几乎最烧钱的赛道中能掀起多大波澜也是个未知数。作为小米最新也是最后一块创业项目,小米汽车是与小米手机等业务多线出击还是顾此失彼,都将是未来看点。
01 手机业务依然承压
2023年四季度,小米总营收732亿元,同比增长10.9%。
具体业务方面,智能手机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20.6%;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5.1%,成为唯一下降的业务;互联网服务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9.9%;其他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3.7%。
该季度,小米手机收入结束了此前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降的局面。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小米手机收入分别为458亿元、423亿元、425亿元、366.7亿元、350亿元、366亿元、41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1%、28.4%、11.1%、27.3%、23.6%、13.4%、2%。
2023年四季度,小米手机收入占总收入的60.4%,时隔四个季度重回60%以上。2022年一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小米手机收入占比分别为62.4%、60.2%、60.3%、59.7%、58.8%、54.3%、58.7%。
财报显示,小米手机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出货量的增长。该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4050万部,同比增长23.9%。
不过,单季的增长依然无法改变年度下降的局面。
2023年,小米总营收2710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小米手机收入1575亿元,同比下降5.8%;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0.4%;互联网服务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6.3%;其他收入33亿元,同比下降30.1%。虽然其他收入也出现下降,但无疑占比最重的手机业务是最拖后腿的。
实际上,小米手机已连续两年同比下降。2022年,小米手机收入1672.17亿元,同比下降19.9%。而这一年,小米更是出现了自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尴尬局面。
对于2023年手机收入的下降,财报显示,主要是手机出货量以及ASP的下降所致。2023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1.456亿部,同比下降3.3%;小米手机ASP由2022年的每部1111.3元将到2023年的每部1081.7元。
小米表示,ASP的下降主要是2023年上半年增强了海外市场清理存货的力度,及2023年下半年在ASP较低的新兴市场出货量的增加,部分被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ASP上升所抵消。2023年,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手机ASP同比增长超19%,创历史新高。
实际上,翻看小米近几年年度以及各季度财报不难发现,小米手机对于ASP的增长和下降的解释几乎无一例外的显示:增长是国内高端化的推进,下降是海外促销清理库存以及新兴市场出货量增加但部分被国内ASP增加所抵消。
2021年二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首次击败苹果跻身第二。同年8月,雷军喊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号。这一年,小米海外市场收入1636亿元,同比增长33.7%,几乎占总收入的半壁江山,达49.8%。虽然小米没有透露这其中手机收入的具体贡献,但该年小米手机收入2089亿元,同比增长37.2%,占总收入的63.6%,是近三年来最高。因此这一年小米手机收入对于小米海外市场收入的贡献肯定不低。
2022年,小米海外市场收入1378亿元,同样几乎占总收入的半壁江山,达49.2%。2023年,小米海外市场收入1218亿元,占总收入的44.9%,相比前两年大幅下降。这一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下降3.3%,但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小米手机在中东、拉美和非洲的市场份额增长明显。
从这几年的表现可以看出,小米手机所谓的高端更多的是收割国内用户,而海外市场仍是以中低端为主,而海外新兴市场销量再好也无法带动小米手机收入的增长。
小米总裁卢伟冰在业绩会上表示,在中国市场,小米手机已突破4000-5000元、5000-6000元的价格段,2024年,小米手机一定要突破6000元到1万元的价格段,在这个价格区间上规模。在海外尤其是欧洲市场的高端化也会再上一个大台阶。
2024年,小米手机的高端化能收割多少海外用户将是看点。
02 三年全球第一或落空
今年8月,将是雷军“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最后期限,但从这两年看,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稳居第三,且离前两名苹果和三星仍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在2021年二季度,小米手机首次单季超越苹果跻身第二,但也没能改变年度老三的命运。
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1-2023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分别为1.91部、1.527亿部、1.464亿部,在2022年、2023年分别下降20%、4%。
同期,小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14%、13%、13%。三年间,苹果和三星之间的排名虽然有变化,但对小米的优势还有拉大之势。2021年市场份额依次是三星(20%)、苹果(17%)、小米(14%);2022年依次是三星(22%)、苹果(19%)、小米(13%);2023年则是苹果(20%)、三星(20%)、小米(13%)。可见,2021年小米的市场份额是距离第二名最小的一次。
好的现象是,2023年,在前三名中,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4%的同比降幅不是最大的,三星以13%的降幅居首,苹果则是下降1%。另外,在2023年四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3%,是前三名中最高的。苹果增长7%,而三星则下降8%。
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2016-2018年,是智能手机整体热销的几年,从智能手机的性能来看,普遍使用周期大概在3-4年,这就意味着今年、明年和后年,又将迎来换机高潮。所以只要企业自己不犯错,定会呈现增长态势。
对于小米手机出货量能不能拿全球第一,张毅认为其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利润和创新。目前看,各手机品牌如果牺牲利润用低价换取市场增长的难度都不会太大,毕竟同质化严重,如果不看LOGO只看手机区别都不大。只有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突破,才能对利润有帮助,才能真正走向第一,走向高端。
今年,小米手机仍会不遗余力的走高端化。尤其在去年10月小米14系列的发布更是让小米手机的高端化有了很大改变。据悉,小米14系列的首销销量是小米13系列的7.8倍,首销月助力小米在手机4-6K价格段取得38%市场份额。今年2月,被誉为“影像和科技新层次”的小米14 Ultra面世。或许正是小米14系列的表现,才让卢伟冰有了2024年小米手机一定要突破6000元到1万元的价格段,且在这个价格区间上规模的底气。
飞象网创始人项立刚表示,相比此前几代旗舰产品,小米14系列能取得较大的改变,一方面源自与徕卡合作的发力,持续形成亮点。同时,在宣传方面也较前几代有了更多投入,市场效果明显增强。但小米手机的警报并没有解除,仍要面对华为Mate60等强有力的竞争。同时,随着今年荣耀等换代机型陆续上市,小米手机想脱颖而出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海外市场,项立刚认为,小米手机以中低端为主要路线还是受限于小米的认知度,还不能像华为一样有技术卖点,没能形成一个高端故事点,这是个致命伤。其实在国内市场,小米手机总体也是以中低端为主,中高端方面主要是通过与徕卡合作了几代旗舰机型后总算有了些新突破,但还很难说在技术上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突破点。
CHIP奇谱科技总编罗国昭指出,小米手机在高端化上选择了影像这一条并不宽的路,那就要面临自家ultra产品和civi系列产品之间的影像名头竞争。区隔的好,相互帮助,区隔不好,相互伤害。同时,各产品线相互无关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或许也会对品牌价值有一定的伤害。小米旗舰系列做的再好,ultra再怎么高端,也始终不能让小米摆脱竞价比的标签。目前从销量和收入贡献上,红米的作用依然很大,甚至喧宾夺主拉低小米的高端价值。小米眼下要解决的是在目前品牌和产品布局情况下的高端产品独立性问题,品牌自身价值其实并没有上升。
对于出海,罗国昭认为,虽然小米手机早早走出国门,但重心首选了相对低端的印度市场,这个市场带来的销量没有给小米的整个供应链以及品牌带来更大的益处,顶多是水平扩张。特别是在印度市场遇到了非市场化的因素影响后,小米全球化以及高端化的步调被打乱了,重新发力欧洲市场也于事无补。因为真正能成为全球消费风向标的市场,除了中国市场,就是北美市场,欧洲市场顶多算0.5个。
“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形象的高端化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成熟市场的消费者,看重的更不是小米最擅长的性价比。实际上,在高端化的过程中,小米也是在不断革自己的命,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拿掉,走不擅长的路。以现在的状态来说,小米手机今年不会拿下全球第一,现在的口号应该是:保住全球第三。”罗国昭说道。
本月底,小米汽车首款产品SU7就要上市了。在业绩会上,卢伟冰透露,小米汽车会有点贵,但相信大家届时后会认可这一定价。小米汽车的阶段性目标是进入纯电豪华轿车的销量前三,但相比销量,小米更关心用户的体验和口碑。
“小米汽车如果也以低价切入,那低价标签就永远撕不到了。”项立刚如是说道。
张毅则坦言,未来三年将是家庭消费者以旧换新的阶段,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初来乍到的小米汽车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将是关键。如果一上来将价格定的很高,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在罗国昭看来,小米汽车对于小米品牌来说是一个风险与收益都数倍于手机,就算su7还算成功,也不等于小米汽车可以高枕无忧,如当年小鹏P7虽然成功,但今天依旧举步维艰。小米汽车在此前发布会结束后,网上出现的诸多车企包围小米的段子。其实这已不是单纯的段子,就是现实。在国内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形势下,各车企们真的在仔细研究每一个竞争对手,肯定也包括小米的“人车家”生态。
“强如华为,在手机与汽车之间的打通也有一道瓶颈,都需要提通过第三介质来完成。小米有众多的产品线,能比其他品牌更有机会把生态做好,所以小米既然造车就更没有回头路了。未来,小米全体系产品肯定会以各种理由、各种方式、各种链路的与汽车打通,这一打通不以消费者意志为转移,只以小米生态的集成方向为转移。如整合的好,会很完美。但要没整合好,就是一堆大杂烩。”
在手机业务警报未除,又进军眼下最烧钱、最卷的新能源车行业,小米是形成汽车业务与多个业务全线出击并壮大生态还是顾此失彼,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