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锌财经 路世明
编辑|大风
近日,有媒体报道丰田汽车或与华为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智能车的解决方案。
尽管这一消息还未获得丰田或华为的官方认可,不过有消息表明,丰田或将在北京车展期间宣布与国内大厂的重要合作。
从大众投资小鹏、地平线开始,近一年来,在销量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下,不少合资车企开始选择与中国车企或相关技术提供方合作。
但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丰田与华为的合作,无疑有着重大意义。
站在商业角度,丰田与华为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有很大利好,丰田可以借助华为技术保持国内销量的稳定,华为也可借助丰田的渠道,让智能化技术走出国门,开拓更大的市场。
大众“低头”,丰田“弯腰”
合资车企放下姿态与国内厂商合作,从而加速新能源转型,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其中大众投资小鹏汽车以及地平线是个代表性事件。
2022年10月,大众集团与地平线签署全面协议,正式确立双方的合作关系。按照协议约定,大众集团将为此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是大众入华近40年以来的最大一笔单项投资。
这一标志性合作被业内认定为里程碑事件,它意味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新的零整关系正在悄然重塑。
到去年7月,大众宣布向小鹏汽车投资7亿美元,持有小鹏约4.99%的股权。这笔交易在去年12月6日完成交割,大众汽车集团也获得了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双方共同开发两款B级纯电动汽车,虽然会采用大众的标识,但将搭载小鹏汽车的软件和自动驾驶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5月,大众中国还通过认购股份,成为了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
德系车企的“低头”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愈加凸显,强大的竞争力下,让以往更加高傲的日系车企也懂得了“弯腰”,这次丰田与华为或将敲定的合作,也许就是最佳证明。
当然,从合作模式来看,丰田似乎选择了华为,但又没完全选择华为。原因在于,合作模式中还有一个Momenta。
早在2020年3月,Momenta就曾宣布与丰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为丰田提供基于摄像头视觉技术的高精度地图及实时更新服务,共同在中国推广和实现丰田的自动化地图平台商业应用。到2021年3月,丰田作为战略投资方之一参与领投Momenta的C轮融资,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有三种,分别为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和智选车模式。若合作属实,二者的合作更偏重于供应商模式。其中华为提供硬件,合作基于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也就是说,华为或许在这次合作中只充当硬件供应商。
但汽车行业分析师孙少军则表示,合作模式大概率会为HI模式,即华为为厂商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全栈解决方案,将搭载华为鸿蒙OS智能车机系统和ADS 2.0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虽然合作关系、合作模式均未确定,但这则消息本身已经意味深长了。
日系跌落神坛,智驾水平难言
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甚至一度唱衰新能源汽车的丰田,为何会选择与华为合作?答案只有两个字:利益。
汽车市场,销量永远是实力最佳的证明。在中国畅销二十多年,属于日系车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为过往,日系车在华式微,成为不争的事实。
先整体来看,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日系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369.4万辆,同比下跌9.9%。到今年2月,日系车销量约为15.9万辆,同比下滑35.7%,日系车的市场份额为14.4%。而仅仅3年前,日系车企的市场份额还高达24.1%。
再具体到车企来看,丰田作为“日系一哥”,去年丰田的全球销量1123.3万辆,同比增长7.2%,可惜在中国市场已经是连续两年下滑。
其中2023年在中国市场销量190.8万,同比下滑1.7%,2022年下滑0.2%。今年2月份在中国市场销量为83332辆,同比下降了35.7%。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丰田在国内已经进入了一个增长相对疲软的阶段。
此外,2023年丰田在华销量占据了亚洲市场总销量的57.5%,占丰田全球销量的17.0%,这说明中国市场是丰田不能放弃且必须争取的市场。
本质上,包括丰田在内的日系车企,在华销量之所以不断下滑,原因在于其过于保守的决策机制和固化的思维模式,使得他们在面对智能化这一新事物时显得犹豫不决,从而错过了电气化、智能化的最佳时期,导致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低。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眼下日系车企也在做“补救”措施,开始真正去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推进电气化、智能化进程。
今年初,丰田宣布在全球投入35亿美元用于电动车研发,力争2025年实现电动车销量突破100万辆的目标。
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临时磨刀远远不能抹平其中的差距,选择与中国厂商合作,来维护自己在中国的“利益”,无疑是最优解法。
华为作为国内自动驾驶绝对的头部厂商,自然成为了丰田“补短”的最佳合作对象。一旦达成合作,丰田就能以最低成本,迅速搭上华为智驾技术的快车,从而快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这也意味着,丰田已经放弃在电动汽车领域反超中国车企了,而是要借助华为的智驾技术,在中国市场上保持一定竞争力,保证市场份额不再继续坍塌。
搭载全球车型,华为智驾出海
为大众所不知的是,这不是丰田第一次和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合作。
在去年8月,丰田中国、广汽丰田还与小马智行深化了合作,计划成立自动驾驶出租车相关事业合资公司,推进L4级自动驾驶的无人化、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
同时,这也不是丰田第一次和华为合作。
早在2020年,丰田就开始使用华为的4G和5G通讯模块,为旗下车型提供车联网服务。到今年4月刚刚发布的第九代凯美瑞,其车机系统也是由丰田与华为共同打造,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操作流畅性提升较为明显。
与小马智行的合作没有“出圈”,与华为在车机层面的合作也没有“出圈”,为什么这次合作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原因在于华为的影响力叠加智能驾驶的重要性,赚足了眼球。
华为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智能驾驶技术层面的能力,均不言而喻。
当然,丰田等日系车企与上汽,乃至中国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不同,后者已经拥有强劲的技术能力,或拥有快速追赶上的技术水平,而前者已经可以用“落后”来形容。
除了车企,智能驾驶功能也逐渐成为了消费者选车的一大重要参考。
亿欧智库去年8月发布的中国智能汽车车载芯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需求偏好排名第一的正是这项功能,接近六成用户表现出浓厚兴趣。
自身能力不足,又是消费者风向及未来趋势,这样的大背景,将决定丰田与华为的合作,也预示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选择与中国厂商进行硬件层面、技术层面的合作。
有意思的事,在媒体爆料中,丰田与华为及Momenta联合方案上车的将会是丰田全球车型,即该方案并非只针对中国本土。换句话说,华为智驾方案有可能随着丰田一同出海,走出国门。
虽然华为一直是全球科技公司,但智能车业务还未曾出海。如果此次合作确定,将会更加证明华为智能车业务的能力、实力和影响力,让华为在零部件供应领域成为“博世汽车“的步伐向前迈上一步。
这一步,是华为的一小步,但将会是中国汽车的一大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