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连年亏损,透过“别样肉客”一季度业绩,看植物肉现状与替代难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连年亏损,透过“别样肉客”一季度业绩,看植物肉现状与替代难点

从生产、销售等多角度来看,植物肉想要成为替代肉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文|食安时代

在健康化趋势的影响下,植物基食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基产品在市场中也是越来越多样化,植物肉作为其细分品类在市场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时期,但近两年植物肉的发展并不如人意,美国植物肉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2024年一季度财务业绩中显示其净收入为7560万美元,同比下降18.0%,且自2021年连续亏损。

随着市场逐渐发展,植物肉行业内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比如在口感上与肉类有出入,在价格上普遍高出肉类等,而当下消费市场更加注重性价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相关品牌的销量从而影响营收。从生产、销售等多角度来看,植物肉想要成为替代肉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Beyond Meat一季度收入下滑18%,亏损超预期

近日,美国植物肉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净收入为7560万美元,同比下降18.0%;毛利润为370万美元,毛利率为4.9%,而去年同期毛利润为620万美元,毛利率为6.7%。净亏损为5440万美元,每股普通股净亏损0.84美元。

对于净收入的下降,该公司表示是由于整体产品销量减少16.1%和每磅净收入下降2.3%所致。并且该公司第一季度在美国的零售渠道、餐饮服务渠道及国际市场中表现都不佳,净收入都呈下降趋势。从其分析来看,市场需求疲软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该品牌自2021年以来已经连续亏损,其2021全年财报显示净亏损1.8亿美元,同比扩大245.21%,2022年财报显示亏损高达3.661亿美元,2023年净亏损为3.38亿美元。

据了解,该品牌在2020年进入中国,当时该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扩张路径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与餐饮渠道合作提供植物肉菜品,另一种则瞄准高端超市等新零售渠道,但目前来看,该品牌已经从上述多家渠道中消失。像星期零、植卓肉匠、庖丁造肉等同样作为在市场中发展较好的植物肉品牌,目前仅庖丁造肉在京东有旗舰店,星期零在天猫有旗舰店,但销售情况较为冷淡。

从整体市场来看,植物肉的辉煌不再。在植物肉没有进入市场之前,资本对其发展较为看好,认为其既具备健康属性又在口感上与真肉相差无几,并且在技术不断完备的前提下,成本低,产量高,所以在植物肉刚开始进入市场阶段,投入大成本,为植物肉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也吸引力众多资本的热捧。市场更是吸引了国外快餐巨头、中餐品牌及生鲜零售电商等入局。据媒体统计,高峰时期,国内植物肉单品达千余种。

但在发展过程中,植物肉的不少问题逐渐显露,市场似乎并不买单,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植物肉行业的现状。

口感不及肉类,价位却能赶超?

有数据显示,全球植物肉市场价值从2020年的60.7亿美元预计飙升至2025年的110.3亿美元,不少品牌都在积极布局,希望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植物肉市场在需求上稍显冷淡,但在品牌布局上依旧有吸引力。比如Shinsegae、CJ CheilJedang、Dongwon F&B和Pulmuone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植物肉品牌。相关品牌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能仅靠盲目的推出产品,还需要解决当前植物肉市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目前,植物肉类产品普遍面临口味问题,据了解,受限于植物肉的合成原料和制作方法,“干涩或油腻、没有汁水感、豆腥味、没有油脂香气”是大多数植物肉的“通病”。虽然有些植物肉品牌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产品的肉香风味和口感,但这也造成了产品中添加剂过多,比如庖丁造肉旗下的植物蛋白牛排配料表中含有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甜菜红、卡拉胶等添加剂。所以市场中的品牌还需要在减少添加剂使用的情况下提升产品的风味,口感等还原度。

除了口感外,植物肉的价格也是其发展阻碍之一,根据尼尔森2022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别样肉客的牛肉产品零售价比市场牛肉售价高出125%左右,甚至比有机肉类高出40%。在电商平台,庖丁造肉植物蛋白牛排净含量225克售价45.04元;别样肉客植物基汉堡牛肉饼净含量226克售价42.9元等,相对市场中价格较高的牛肉来说,500g大概60元,植物肉则需要90元左右。

Beyond Meat也提到,其收入下滑原因是价格较高的“植物肉”类产品的销量受到冲击。无论是从口感还是价格上,植物肉在市场中的优势并不显著,性价比也并不高。这在当前较为注重性价比的市场中,植物肉产品对消费者并不具备较大吸引力。对于布局该领域的品牌来说,既需要加强技术研究,改善其口感方面的突出问题,还需要多加考虑产品的性价比。

关注度收缩,难以替代肉类

植物肉在国内市场曾经历过一阵快速发展期,首先是资本市场融资不断,有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7月到2021年8月,中国植物基食品初创品牌累计获得48次融资,2020年到2022年8月,植物肉赛道共发生29起投融资案例,深圳植物肉品牌星期零4轮融资金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

紧接着是各品牌蜂拥而上先后与植物肉供应商合作,或联名推出植物肉单品、或作为第三方合作售卖植物肉半成品。从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汉堡王、德克士等国外快餐品牌到西少爷、文和友、海伦司、桂满陇等国内餐饮品牌;从瑞幸、Tims、喜茶、奈雪的茶等咖啡茶饮品牌到盒马、711、全家、山姆等零售消费端,植物基相关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千余种植物肉产品在市场中冒头。

但并没有维持较长时间,自2022年后,除“星期零”获得B轮融资外,便少见融资消息,上述品牌旗下植物肉产品也逐渐在市场中消失,市场对于植物肉产品的关注度也逐渐降低,在资本及品牌的加持下,植物肉品类为何在市场中仍未能成功发展起来?有相关报道称,这与植物肉的口感还原度低、价格成本高、消费者接受度低、行业标准不成熟以及通胀等因素有关。

此外,植物肉产品替代性不高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植物肉在大规模量产上较有难度,从生产端来看,植物肉在技术、工艺等环节还不足以支撑其量产,从销售端来看,在植物肉产品频繁出现在知名快餐餐饮店时期,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尚且不高,在热度逐渐消退后,市场需求更是减少。

而且植物肉不适合大规模推进,如果下游的需求端出现了大面积收缩,上游无论是资本的投资还是技术研发企业,生存的环境就可能会相对恶劣。总的来看,其想要大规模替代肉类,在口感、价格、生产技术、市场认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

行业思考:植物肉在市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在近两年逐渐落寞,植物肉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2024年一季度营收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从整体市场发展来看,植物肉行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市场对于其关注度也逐渐降低,从2022年后并未发现相关品牌的融资消息。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市场的发展,其发展弊端逐渐显露,在口感上不及肉类、在价格上却过高、大规模量产较有难度等等都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连年亏损,透过“别样肉客”一季度业绩,看植物肉现状与替代难点

从生产、销售等多角度来看,植物肉想要成为替代肉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文|食安时代

在健康化趋势的影响下,植物基食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基产品在市场中也是越来越多样化,植物肉作为其细分品类在市场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时期,但近两年植物肉的发展并不如人意,美国植物肉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2024年一季度财务业绩中显示其净收入为7560万美元,同比下降18.0%,且自2021年连续亏损。

随着市场逐渐发展,植物肉行业内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比如在口感上与肉类有出入,在价格上普遍高出肉类等,而当下消费市场更加注重性价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相关品牌的销量从而影响营收。从生产、销售等多角度来看,植物肉想要成为替代肉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Beyond Meat一季度收入下滑18%,亏损超预期

近日,美国植物肉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净收入为7560万美元,同比下降18.0%;毛利润为370万美元,毛利率为4.9%,而去年同期毛利润为620万美元,毛利率为6.7%。净亏损为5440万美元,每股普通股净亏损0.84美元。

对于净收入的下降,该公司表示是由于整体产品销量减少16.1%和每磅净收入下降2.3%所致。并且该公司第一季度在美国的零售渠道、餐饮服务渠道及国际市场中表现都不佳,净收入都呈下降趋势。从其分析来看,市场需求疲软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该品牌自2021年以来已经连续亏损,其2021全年财报显示净亏损1.8亿美元,同比扩大245.21%,2022年财报显示亏损高达3.661亿美元,2023年净亏损为3.38亿美元。

据了解,该品牌在2020年进入中国,当时该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扩张路径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与餐饮渠道合作提供植物肉菜品,另一种则瞄准高端超市等新零售渠道,但目前来看,该品牌已经从上述多家渠道中消失。像星期零、植卓肉匠、庖丁造肉等同样作为在市场中发展较好的植物肉品牌,目前仅庖丁造肉在京东有旗舰店,星期零在天猫有旗舰店,但销售情况较为冷淡。

从整体市场来看,植物肉的辉煌不再。在植物肉没有进入市场之前,资本对其发展较为看好,认为其既具备健康属性又在口感上与真肉相差无几,并且在技术不断完备的前提下,成本低,产量高,所以在植物肉刚开始进入市场阶段,投入大成本,为植物肉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也吸引力众多资本的热捧。市场更是吸引了国外快餐巨头、中餐品牌及生鲜零售电商等入局。据媒体统计,高峰时期,国内植物肉单品达千余种。

但在发展过程中,植物肉的不少问题逐渐显露,市场似乎并不买单,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植物肉行业的现状。

口感不及肉类,价位却能赶超?

有数据显示,全球植物肉市场价值从2020年的60.7亿美元预计飙升至2025年的110.3亿美元,不少品牌都在积极布局,希望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植物肉市场在需求上稍显冷淡,但在品牌布局上依旧有吸引力。比如Shinsegae、CJ CheilJedang、Dongwon F&B和Pulmuone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植物肉品牌。相关品牌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能仅靠盲目的推出产品,还需要解决当前植物肉市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目前,植物肉类产品普遍面临口味问题,据了解,受限于植物肉的合成原料和制作方法,“干涩或油腻、没有汁水感、豆腥味、没有油脂香气”是大多数植物肉的“通病”。虽然有些植物肉品牌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产品的肉香风味和口感,但这也造成了产品中添加剂过多,比如庖丁造肉旗下的植物蛋白牛排配料表中含有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甜菜红、卡拉胶等添加剂。所以市场中的品牌还需要在减少添加剂使用的情况下提升产品的风味,口感等还原度。

除了口感外,植物肉的价格也是其发展阻碍之一,根据尼尔森2022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别样肉客的牛肉产品零售价比市场牛肉售价高出125%左右,甚至比有机肉类高出40%。在电商平台,庖丁造肉植物蛋白牛排净含量225克售价45.04元;别样肉客植物基汉堡牛肉饼净含量226克售价42.9元等,相对市场中价格较高的牛肉来说,500g大概60元,植物肉则需要90元左右。

Beyond Meat也提到,其收入下滑原因是价格较高的“植物肉”类产品的销量受到冲击。无论是从口感还是价格上,植物肉在市场中的优势并不显著,性价比也并不高。这在当前较为注重性价比的市场中,植物肉产品对消费者并不具备较大吸引力。对于布局该领域的品牌来说,既需要加强技术研究,改善其口感方面的突出问题,还需要多加考虑产品的性价比。

关注度收缩,难以替代肉类

植物肉在国内市场曾经历过一阵快速发展期,首先是资本市场融资不断,有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7月到2021年8月,中国植物基食品初创品牌累计获得48次融资,2020年到2022年8月,植物肉赛道共发生29起投融资案例,深圳植物肉品牌星期零4轮融资金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

紧接着是各品牌蜂拥而上先后与植物肉供应商合作,或联名推出植物肉单品、或作为第三方合作售卖植物肉半成品。从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汉堡王、德克士等国外快餐品牌到西少爷、文和友、海伦司、桂满陇等国内餐饮品牌;从瑞幸、Tims、喜茶、奈雪的茶等咖啡茶饮品牌到盒马、711、全家、山姆等零售消费端,植物基相关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千余种植物肉产品在市场中冒头。

但并没有维持较长时间,自2022年后,除“星期零”获得B轮融资外,便少见融资消息,上述品牌旗下植物肉产品也逐渐在市场中消失,市场对于植物肉产品的关注度也逐渐降低,在资本及品牌的加持下,植物肉品类为何在市场中仍未能成功发展起来?有相关报道称,这与植物肉的口感还原度低、价格成本高、消费者接受度低、行业标准不成熟以及通胀等因素有关。

此外,植物肉产品替代性不高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植物肉在大规模量产上较有难度,从生产端来看,植物肉在技术、工艺等环节还不足以支撑其量产,从销售端来看,在植物肉产品频繁出现在知名快餐餐饮店时期,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尚且不高,在热度逐渐消退后,市场需求更是减少。

而且植物肉不适合大规模推进,如果下游的需求端出现了大面积收缩,上游无论是资本的投资还是技术研发企业,生存的环境就可能会相对恶劣。总的来看,其想要大规模替代肉类,在口感、价格、生产技术、市场认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

行业思考:植物肉在市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在近两年逐渐落寞,植物肉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2024年一季度营收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从整体市场发展来看,植物肉行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市场对于其关注度也逐渐降低,从2022年后并未发现相关品牌的融资消息。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市场的发展,其发展弊端逐渐显露,在口感上不及肉类、在价格上却过高、大规模量产较有难度等等都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