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工信部官网披露的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出现四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其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公示图显示,最新款SU7尾标已由“北京小米”改为“小米”字标。
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其生产企业名称也由北汽更换为小米。
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中,独立生产汽车的企业通常需要获得所谓的“双资质”:一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下的建厂资质,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下的市场准入资质。
发改委的资质允许企业进行产品生产,而工信部的资质则确保企业的产品能够合法上市销售,符合国家的安全和环保标准。
小米最初是借用北汽的资质。去年11月15日,小米汽车在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中首次亮相,显示其生产企业名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是北京汽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背后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虽然小米汽车自建了生产工厂,但SU7的实际资质却依赖于北汽。
这种做法在业界并不少见,众多新能源汽车公司业在早期阶段,因为获取独立的生产资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流程,也曾采用了类似策略以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汽车获取独立生产资质的路径,也可能与其他新势力有所不同。在这一领域,大多数初创企业为了快速获得生产资质,选择收购已有资质的企业,如理想汽车通过收购力帆汽车获得资质,小鹏汽车则是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随着时间推移,小米汽车的独立造车能力得到了官方的认证,标志着其完全自主生产的新阶段。小米独立造车资质之余,其产品线也在同时扩展。
据36氪报道,小米汽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三款车型,覆盖不同市场细分。其中第二款新车将定位为纯电SUV,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推出。第三款车初步定位在15万元级别,旨在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