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朵财经
3月17日,零跑科技终于向港交所递表了,不出意外,将成第四家在港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此前,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已经先后登陆港交所,而成立时间(2015年)并不晚于大名鼎鼎的“蔚小理”的零跑科技,无论在销量还是上市这一步上,比起前者都有不少差距。
据零跑科技招股书,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智能电动汽车公司。零跑科技宣称,其自主研发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中的所有关键硬软件,主要聚焦价格介于人民币15万元至30万元的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车市场。
销量数据打架
根据招股书,2019年7月零跑开始交付第一款智能纯电量产车S01,于2020年5月开始交付智能纯电动微型车T03。2021年10月,零跑科技开始交付中型智能纯电动SUVC11。2021年全年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招股书还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交付量计,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中增速最快的公司。
2021年全年,零跑科技合计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较2020年增长443.5%。零跑科技在招股书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交付量计,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中增速最快的公司。
但根据零跑科技此前的官宣,公司在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量为43121台,同比增长278.6%。含T03 38463辆,零跑C11 4021辆。
这比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少了600余辆,增长率更是少了160%。
这还没完,零跑2020年的交付数据也出现了招股书和此前官宣不符的情况,按照招股书,2020年零跑交付量为8050辆汽车,而零跑曾宣称为11391辆。
也是官宣的量比招股书的量大。
众所周知,造车新势力排名就看交付量,而公众也好,投资者也好,都很看重这份排名榜单。
莫非是零跑科技为了“冲榜”,不惜夸大交付量,而在难以造假的招股书中,就显露了事实真相?
零跑汽车一贯重视交付量,2021年零跑朱江明曾称,要在2025年拿到新能源汽车市场10%的销量份额(80万辆)。
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两年半时间多一点,接下来零跑如果每年销量实现翻倍,差不多可以完成目标。
三年亏损超48亿元
零跑主打研发,朱江明曾宣称,全域自研是未来的核心,是胜出的关键。我们通过全域自研来取得核心竞争优势。零跑除了驱动总成实现自研外,电池领域也已从外采电芯,发展到自己做模组、Pack和BMS(电池管理系统),同时车机系统、云平台、智能驾驶等都实现了自研。
事实上不说汽车领域的从业者,就连普通车友也都知道,全域自研是极难的,某些抱着同样目标的人至今还在美丽国没回来呢。
不过,且不去寻求零跑科技“全域自研”的成色如何,单看研发费用,确实很高。过去三年,零跑科技的研发支出占营收比分别为306.4%、45.8%及23.6%。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尽管数据表面上看是滑坡的,但绝对值是增加的,分别为3.58亿、2.89亿及7.40亿。2021年零跑录得营收31.32亿元,接近2020年的5倍。业内也称2020和2021是零跑爆发的两年。
但高研发的效果似乎不佳,就在零跑T03上市当天,200位车主因为S01的故障频发,存在包括制动系统故障、主控屏幕全黑、控制系统故障等问题,向零跑科技发出公开信希望得到一个答复。
但高研发确实带来了巨额亏损。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零跑科技的净亏损分别为9.01亿、11.00亿及28.46亿。三年亏损超过48.47亿元。
而且是营收剧增的同时,亏损也剧增。换言之,车卖得越多,亏的就越多。
而且零跑科技称,由于投资未来车型,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生产设施以及销售及服务网络的扩张等诸多原因,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收益—— “预期2022年将继续产生净亏损。”
当然,创业公司开头的几年亏损并非特例,如今风光的蔚小理也走过这样的阶段,但问题在于,零跑创业至今已经有7年了,“同期生”中的优秀者已经崭露头角,但零跑还处于烧钱的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已经趋于成熟,而且每天都在变得更成熟,烧钱换增长的逻辑在这个赛道上逐渐会难以成立,零跑还能靠烧钱坚持多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