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聚网
4月25日,零跑宣称自己全球首发了无电池包CTC技术。5月1日,零跑与蔚小理等一众新势力同步公布了4月销量,它以9087辆的交付成绩夺得了4月销冠。
一时间,零跑似乎变身成了新势力中的领跑者,在疫情影响下反倒实现了逆市增长,可以说风头一时无两。 不过车聚君更关注的,还是它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将电池和底盘集成到一起,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提过,它对造车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让车聚君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一、造车4.0,电动化时代的钥匙?
汽车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真正第一次取得大的发展,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上,还是得益于亨利 福特发明的汽车生产流水线。
图片来源:福特中国官网
在汽车生产流水线出现之前,卡尔 本茨们的汽车完全依靠手工打造,生产效率极低。那时候每生产一台汽车需要耗费728个人工小时,最大的汽车厂商年产量大概是十几台,这样生产出来的汽车价格自然非常昂贵,只能是顶级权贵们的玩物。
到了20世纪初,亨利福特推出了汽车生产流水线,它的工作方式是将汽车底盘放在流水线传送带上,随着传送线移动,工人们在每个环节逐步装上发动机、车厢、方向盘、座椅、车门等等。
汽车生产流水线的出现使得T型车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几千倍,也让汽车平民化变成了可能,它的出现代表着汽车生产进入1.0时代。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官网
在福特、奔驰们将汽车发扬光大之后,大众们将造车引入了平台化时代。大众平台化的核心,其实是底盘的标准化。有个经典的段子,大众只有一款车高尔夫,拉长就变成帕萨特,拍扁就变成尚酷,加高变成途观,加上屁股则成为速腾。段子虽然是段子,也多少有点讽刺大众“套娃”的意思,但这种方式确实保障了大众旗下几十款车型的高效生产。
尤其是在燃油车时代,感觉大众出新车就像喝水一样容易,成本控制能力远超其他车企,算是造车2.0时代的集大成者。
丰田、大众们统治了造车2.0时代,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汽车的发展都是靠排放法规驱动。从国一到国六,引导着汽车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直到特斯拉的出现,让造车进入了电动化时代。
特斯拉提出了纯电架构的理念,电动车不再是用三电系统“换掉”原来的发动机变速箱,而是完全基于标准化的电驱动总成设计,实现性能最大化和空间最优。这种方式在电动化领域对传统车企形成了降维打击,至少最近几年传统车企的“挣扎”,看上去都非常无力。
新势力们大多数是学特斯拉,某种程度算是步入了造车3.0时代。
图片来源:零跑官网
而零跑最近推出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比亚迪、特斯拉也在做),可以看做是整车标准化的尝试。它将电池和底盘进行了集成设计,让下车体底盘结构和电池托盘结构耦合,减少了大量冗余结构,一定程度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与此同时,车身也会与电池结构互补,提升车身的扭转刚度和电池的抗冲击能力。看看最近各大车企力推的车身一体式压铸技术,其实就可以与CTC技术耦合,那样一来车身、底盘、电池这样的核心“三大件”,就直接被简化成了完美融合的两个零件。
当然,这个技术难度还是非常高的,如果真的实现,会对汽车行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车聚君愿称之为造车4.0时代。
二、跟随手机,汽车进入“智能”时代?
最近几年,似乎一夜之间就进入了全民造车时代。做互联网的、盖房子的、卖家电的、搞零部件的,一下子全部涌入了汽车行业,有不少还做得风生水起。比如零跑的董事长朱江明其实是安防设备巨头,更早之前还做过机顶盒。
这种景象,与10多年前的手机行业非常相似。当金山集团出身的雷军推出小米,打出1999元价格的时候,想必HTC、摩托罗拉们,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也有罗永浩这样的搅局者,贡献了著名段子“欠6个亿”。
现如今资本大佬们一致看好汽车行业,其实也是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当年小米、华为们进入手机行业,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契机,那就是智能手机的出现。
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这个行业完全是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们的天下,它们都拥有非常大的生产规模,一流的工业设计和做工,国产手机在品控各方面无法与它们相比,只能攻占一些巨头们看不上的市场。
而苹果和谷歌引领的智能手机时代到来之后,造手机就变得简单了。芯片可以找高通或者联发科采购,屏幕可以找京东方、天马们购买,再拉上富士康或者比亚迪代工。厂家只要做好资源整合和产品定位,就能产出不错的产品了。
图片来源:蔚来官网
蔚来的ES8不就是这样出来的么,初代车型电池模组来自于宁德时代和三星SDI,BMS电池管理系统来自于联合电子,电机设计方案来自于德国hofer动力总成集团,视觉芯片来自于Mobileye,毫米波雷达来自于博世。有了这些大佬托底,可以保障车辆的基本性能和可靠性。后续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优化和控制成本,比如电机系统升级,将Mobileye换成英伟达等等。
理想、小鹏也基本是这个套路,核心零部件打包给供应商,自己专注做系统整合。倒是零跑是一家走全栈自研道路的新势力,这一点与比亚迪有点相似。不过考虑到目前它的销量集中在T03这样的代步小车上,它的这个销冠含金量要打上问号。
三、先进与落后,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最近几年,各种新的技术概念层出无穷,但是否就意味着先进,依然要打上问号。
就像特斯拉即将量产的压铸一体式车身,将Model Y前后车身的171个零部件减少到2个,对于车企来说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大幅降低,看上去似乎只有好处。
但对用户来说可并不是这样,一体式的车身往往尺寸精度更难把握,安全性虽然可以保证,但车身缝隙这些细节,相比靠着尺寸链装配起来的组合式车身下降不少。再就是后面的维修问题,一旦出现冲撞变形,后续换件只会是天价。
图片来源:零跑官网
零跑的无电池包CTC技术同样也是如此,虽然理论上可以减少设计冗余,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但这种方式也杜绝了换电的可能,维修的难度也大幅增加。一旦出现碰撞,是否意味着要底盘和电池一起换,可以想见后续保险费用自然是大幅提升的。
再有就是,以零跑的工业技术积累,去挑战特斯拉、比亚迪们都还没有完成的事,最终呈现出怎样的效果,也要打上问号。
倒是一些所谓的“旧”技术,同样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比较典型的有理想的增程式混动、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本质上都是新瓶装旧酒,但在制酒工艺上做了一些改良之后,迅速得到了新时代消费者的认可。
理想的增程式混动方案,其实早在2007年的雪佛兰VOLT沃蓝达上就出现了。但直到最近几年发动机热效率提升,电池成本降低、寿命延长,这种方案才有了更好的实用性。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也是一样,官方说法是技术来源于08年的F3 DM,控制逻辑则与本田的i-MMD相似。但比亚迪用上了更大的电池,做到了可油可电,在10万级别就能上绿牌的情况下,亏电油耗还做到了4L/100km以内,实用性相当不错。
这其实有点像手机的触摸屏,它的出现非常早。但在那个手机智能化不足的年代,大屏幕给人的感觉就是用处不大又耗电。谁想到多年之后,手机的可玩性和功能性达到了这样的地步,电池容量也极速攀升,这项“旧”技术也焕发出了新光彩。
图片来源:小米手机官网
从这个角度来说,再去纠结谁是“新”,谁是“旧”已经没有意义,好用才是王道。
车聚小结
现在的全民造车,其实与之前的全民造手机有点像。汽车也有点向消费品转化的趋势,CTC底盘、电池一体,多合一驱动系统,压铸一体式车身,这些技术都指向一点,那就是没打算用户去修。看似技术突破,影响力却未可知。
“新”并不能等同于“好”,最终还是要看是不是足够好用,能否被用户所接受。当然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更多的厂家介入是好事一件,毕竟苹果、小米、华为们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正是消费者最开心的时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