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小米集团二季度利润持续承压,布局新业务但难顶短期压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米集团二季度利润持续承压,布局新业务但难顶短期压力

尽管在短期内这些业务能够给小米带来的利润有限,但从未来的布局和市场估值角度而言,小米的“饼”都足够让人对其继续保有看好的态度。

文|满投财经

2022年反复无常疫情,对于消费行业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疫情对消费需求的抑制在2022年的多份中报中都可见一斑。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了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在宏观环境的压制下,公司营收、净利、调整后利润均出现下滑,业务持续承压。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米集团依旧在“整活”。8月11日,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CyberOne,走向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大众化的赛道中。无论成功与否,可以预想到小米集团未来的现金压力将显著增加。小米集团的业绩能否支撑它继续冲刺?雷军还能继续“OK”吗?

01、手机业务承压拖累利润

先看公司的营收情况。2022年上半年,小米集团实现营收1435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701.7亿元,同比下降20%,环比一季度也出现了小幅的下跌。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小米集团的业绩受到疫情和智能手机换机需求触底两个方向的压制,除了四季度稍有起色以外,单季度营收呈现出持续下行的趋势。

拆分业务来看,小米的收入主要由手机业务、Alot、互联网收入三部分组成。2022年二季度,公司上述三项业务的收入分别为423亿元、198亿元、70亿元,分别同比变动-28.5%、-4.5%、-0.9%。

作为主业的手机业务下滑是小米集团业绩持续承压的主要原因,二季度手机出货量为3910万台,同比下降26%。出货量的绝对值下降导致公司收入降低。但从市场占比来看,公司的市占率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了回升。根据Canalys 数据显示,小米集团在2022年前两个季度的智能机市占率分别为12.6%、13.8%,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提升,位居世界第三。

由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占率已经触及天花板,小米目前将手机市场的拓展方向放在拉美、东南亚、中东等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新兴市场中。从财报来看,公司在55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多个区域实现环比份额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一系列经济刺激活动的折扣以及618电商促销的活动,2季度小米手机ASP为1081.7元,同比下降3%,手机业务毛利率也降至8.7%。随着3-4季度集团高端机型的发布,公司手机业绩下半年或能有所回暖。

02、环境因素压制增长势头

在手机业务之外,公司Alot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降幅则相对较小。lot业务受海外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但得益于国内智能家电、空调冰箱等业务出货量增长,从上半年整体来看实际上还实现了1%的增长(H1收入393亿)。而电视面板价格波动带来的售价下调,也有望公司后续业务提供支撑。

互联网业务同样在上半年全年的角度下实现增长,同比2021年中期增长4%(收入141亿)。根据财报显示,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广告业务增长以及用户数量增长,但因金融科技业务波动而导致二季度收入同比下滑。

从费用端来看,上半年小米集团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53亿、13亿、37亿,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考虑到公司整体业务的布局,费用率的增长属于正常情况。三费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4%、1.8%、5.1%,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小米集团新业务的展开,预计研发投入在后续的季度会进一步提升。

03、环境压制利润上行空间

从整体利润角度来看,小米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8.3亿,同比下降95%,实现经调整净利润49.4亿,同比下降60%;按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84%,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0.8亿,同比下降67%。

从财务分析来看,笔者认为小米集团的利润下滑主要还是集中在手机需求疲软的现状上,且此非战之罪,而是整体环境的下滑所导致的结果。从苹果手机发布的2007年算起,智能手机目前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截至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行业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

在手机性能开发接近天花板,市场处于存量竞争的环境下,手机的性质和鞋服并无区别,性能上的差距只由价格决定,品牌的选择权在消费者手上的“买方市场”。在下一次技术变革升级到来之前,手机市场很难出现常胜将军。

雷军在这一领域看得透彻,互联网营销+lot业务联动的策略早早就定下,从低端到高端机型的扩展也相当顺利,但环境带来的压力难以避免,决定手机行业格局的根本动力依旧是技术,因此为了维持集团的增长,新业务的存在就非常必要。

04、布局新业务落子长期前景

人形机器人领域是小米选择的方向,这个在众多电影中出现过的“产品”,目前也具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根据小米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人形机器人 CyberOne重52公斤,音频算法可实现 85 种环境语义识别和45 种人类语义情绪识别,具有敏锐的视觉模组和灵活的反应,实现了对人形的动作模仿。

尽管CyberOne有着令人惊艳的完成度,但作为“商品”而言却是为时过早的。单价60-70万的成本使其量产困难,定价困难,而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的工作从目前看来,远不如专攻单项的工业机器人来得更有价值。尽管集成了顶尖的认知、人工智能、大数据、视觉导航等技术,但作为人形机器人赛道而言不过是一个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形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的赛道类型很像,市场都有“行业前途无量”的共识,但想达到这一目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却也无比巨大。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8年长跑,如今萝卜快跑距离商用的距离已然很短,但雷军的人形机器人想要在短期实现商业化,怕是非常困难的。

相较于机器人领域,小米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布局则更为“务实”。根据公司此前披露,小米目前汽车研发团队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人,并宣布预计将在2024年一季度推出首款量产车型。公司全年预计研发投入为 170 亿元,Q2 针对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费用为 6.1 亿元,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规划研发相关投入为 33 亿元。

05、写在最后

无论是智能机器人还是智能驾驶,其消费电子的属性对于小米的旧有业务而言都有形成协同效应的好处。尽管在短期内这些业务能够给小米带来的利润有限,但从未来的布局和市场估值角度而言,小米的“饼”都足够让人对其继续保有看好的态度。

而从短期来说,小米集团的业绩恐将持续承压,全年利润或许也会面临进一步的下调,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公司的股价恐怕同样会受到压制。考虑到手机端市场预期已极度悲观,公司高端化持续推进、互联网业务持续发展或许能够成为业绩的支撑,但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数据。

来源:蓝鲸

原标题:小米集团二季度利润持续承压,布局新业务但难顶短期压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小米

6.4k
  • 小米15系列手机正式开售
  • 王化:小米15屏幕确认不会混用,仅华星独供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米集团二季度利润持续承压,布局新业务但难顶短期压力

尽管在短期内这些业务能够给小米带来的利润有限,但从未来的布局和市场估值角度而言,小米的“饼”都足够让人对其继续保有看好的态度。

文|满投财经

2022年反复无常疫情,对于消费行业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疫情对消费需求的抑制在2022年的多份中报中都可见一斑。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了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在宏观环境的压制下,公司营收、净利、调整后利润均出现下滑,业务持续承压。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米集团依旧在“整活”。8月11日,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CyberOne,走向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大众化的赛道中。无论成功与否,可以预想到小米集团未来的现金压力将显著增加。小米集团的业绩能否支撑它继续冲刺?雷军还能继续“OK”吗?

01、手机业务承压拖累利润

先看公司的营收情况。2022年上半年,小米集团实现营收1435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701.7亿元,同比下降20%,环比一季度也出现了小幅的下跌。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小米集团的业绩受到疫情和智能手机换机需求触底两个方向的压制,除了四季度稍有起色以外,单季度营收呈现出持续下行的趋势。

拆分业务来看,小米的收入主要由手机业务、Alot、互联网收入三部分组成。2022年二季度,公司上述三项业务的收入分别为423亿元、198亿元、70亿元,分别同比变动-28.5%、-4.5%、-0.9%。

作为主业的手机业务下滑是小米集团业绩持续承压的主要原因,二季度手机出货量为3910万台,同比下降26%。出货量的绝对值下降导致公司收入降低。但从市场占比来看,公司的市占率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了回升。根据Canalys 数据显示,小米集团在2022年前两个季度的智能机市占率分别为12.6%、13.8%,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提升,位居世界第三。

由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占率已经触及天花板,小米目前将手机市场的拓展方向放在拉美、东南亚、中东等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新兴市场中。从财报来看,公司在55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多个区域实现环比份额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一系列经济刺激活动的折扣以及618电商促销的活动,2季度小米手机ASP为1081.7元,同比下降3%,手机业务毛利率也降至8.7%。随着3-4季度集团高端机型的发布,公司手机业绩下半年或能有所回暖。

02、环境因素压制增长势头

在手机业务之外,公司Alot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降幅则相对较小。lot业务受海外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但得益于国内智能家电、空调冰箱等业务出货量增长,从上半年整体来看实际上还实现了1%的增长(H1收入393亿)。而电视面板价格波动带来的售价下调,也有望公司后续业务提供支撑。

互联网业务同样在上半年全年的角度下实现增长,同比2021年中期增长4%(收入141亿)。根据财报显示,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广告业务增长以及用户数量增长,但因金融科技业务波动而导致二季度收入同比下滑。

从费用端来看,上半年小米集团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53亿、13亿、37亿,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考虑到公司整体业务的布局,费用率的增长属于正常情况。三费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4%、1.8%、5.1%,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小米集团新业务的展开,预计研发投入在后续的季度会进一步提升。

03、环境压制利润上行空间

从整体利润角度来看,小米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8.3亿,同比下降95%,实现经调整净利润49.4亿,同比下降60%;按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84%,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0.8亿,同比下降67%。

从财务分析来看,笔者认为小米集团的利润下滑主要还是集中在手机需求疲软的现状上,且此非战之罪,而是整体环境的下滑所导致的结果。从苹果手机发布的2007年算起,智能手机目前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截至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行业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

在手机性能开发接近天花板,市场处于存量竞争的环境下,手机的性质和鞋服并无区别,性能上的差距只由价格决定,品牌的选择权在消费者手上的“买方市场”。在下一次技术变革升级到来之前,手机市场很难出现常胜将军。

雷军在这一领域看得透彻,互联网营销+lot业务联动的策略早早就定下,从低端到高端机型的扩展也相当顺利,但环境带来的压力难以避免,决定手机行业格局的根本动力依旧是技术,因此为了维持集团的增长,新业务的存在就非常必要。

04、布局新业务落子长期前景

人形机器人领域是小米选择的方向,这个在众多电影中出现过的“产品”,目前也具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根据小米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人形机器人 CyberOne重52公斤,音频算法可实现 85 种环境语义识别和45 种人类语义情绪识别,具有敏锐的视觉模组和灵活的反应,实现了对人形的动作模仿。

尽管CyberOne有着令人惊艳的完成度,但作为“商品”而言却是为时过早的。单价60-70万的成本使其量产困难,定价困难,而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的工作从目前看来,远不如专攻单项的工业机器人来得更有价值。尽管集成了顶尖的认知、人工智能、大数据、视觉导航等技术,但作为人形机器人赛道而言不过是一个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形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的赛道类型很像,市场都有“行业前途无量”的共识,但想达到这一目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却也无比巨大。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8年长跑,如今萝卜快跑距离商用的距离已然很短,但雷军的人形机器人想要在短期实现商业化,怕是非常困难的。

相较于机器人领域,小米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布局则更为“务实”。根据公司此前披露,小米目前汽车研发团队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人,并宣布预计将在2024年一季度推出首款量产车型。公司全年预计研发投入为 170 亿元,Q2 针对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费用为 6.1 亿元,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规划研发相关投入为 33 亿元。

05、写在最后

无论是智能机器人还是智能驾驶,其消费电子的属性对于小米的旧有业务而言都有形成协同效应的好处。尽管在短期内这些业务能够给小米带来的利润有限,但从未来的布局和市场估值角度而言,小米的“饼”都足够让人对其继续保有看好的态度。

而从短期来说,小米集团的业绩恐将持续承压,全年利润或许也会面临进一步的下调,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公司的股价恐怕同样会受到压制。考虑到手机端市场预期已极度悲观,公司高端化持续推进、互联网业务持续发展或许能够成为业绩的支撑,但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数据。

来源:蓝鲸

原标题:小米集团二季度利润持续承压,布局新业务但难顶短期压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