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零跑、哪吒隐隐挑战“蔚小理”,造车新势力“内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零跑、哪吒隐隐挑战“蔚小理”,造车新势力“内卷”

随着融资、上市一系列消息,这些以10万元档新能源起家的厂商纷纷展开新版图,向低价车型告别,冲刺中高端市场。

文|IT时报记者 范昕茹

编辑|王昕 挨踢妹

过去2个月,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厂商占尽了风头。哪吒、零跑连续2个月领跑新势力销量榜,占据了第一、第二的位置。

9月20日,零跑汽车正式赴港IPO,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个赴港上市的公司。除了零跑汽车,第二梯队的威马汽车也在赴港IPO的路上。今年6月1日,威马汽车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近期坐拥了销量第一后,哪吒的上市之路也提上日程。

随着融资、上市一系列消息,这些以10万元档新能源起家的厂商纷纷展开新版图,向低价车型告别,冲刺中高端市场。

零跑逆袭,哪吒领跑

8月29日,港交所文件显示,零跑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9月18日,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金公司、花旗、建银国际。

9月20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香港IPO全球发售的股份数目为1.31亿股,每股最高发售价62港元(约合55.3元人民币),预计于2022年9月29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交易代码9863。至此,零跑汽车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个赴港上市的公司。

零跑汽车赴港IPO,是销量给了它底气。

今年上半年,位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汽车开始发力,从造车新势力中突围。今年3月,零跑以月销售10059辆的成绩超过蔚来,占据新势力造车排行榜的第四名。4月,随着上海疫情的到来,主攻一线城市的“蔚小理”供应链深受考验,销量受挫。零跑以9087辆的成绩占据新势力销售榜第一位。

此后,零跑销量排名虽有起伏,但与头部玩家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减。最近两个月,零跑实现逆袭,位于造车新势力榜销量第二。

相比零跑汽车,哪吒汽车的势头更猛。从今年1月开始,哪吒就进入汽车新势力销售榜单前三,一路领跑,直至今年7、8月份,登顶榜首。

对于哪吒、零跑的突围,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并不意外。“汽车市场其实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他说,“价格高的车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市场容量就比较小,价格比较便宜的车就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市场容量比较大。”因此,在张翔看来,哪吒、零跑销量贡献的主要车型就是10万元左右的车型,品牌定位也属于低价。尽管两家企业起步晚,但他们的销售增长快是很正常的事,“就好像我们一般的传统汽车领域,销量冠军都是大众、丰田,而不是奔驰宝马这一类豪华车”。

先冲量,再冲价

突围造车新势力销售榜并没能给零跑汽车带来一份完美的招股书。

尽管销量持续大幅提升,但2019~2021年期间,零跑汽车净亏损持续扩大,三年间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9.01亿、11.00亿和28.46亿元人民币。相应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10亿、9.35亿和26.29亿元人民币。以2021年4.3万辆的销量计算,零跑汽车每卖一辆车亏损达到6万元。

哪吒汽车也面临同样处境。数据显示,2020年,哪吒汽车净亏损13.21亿元;2021年,净亏损29.08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达42.29亿元。按照2021年累计69674辆的销量计算,哪吒汽车平均每辆车的收入为8.2万元,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约4.2万元。

对此,哪吒汽车CEO张勇表示:“只要企业能够良性运转,毛利率持续向好,亏损逐步缩窄,在两三年内能够实现盈利,我觉得这就挺好。先把规模打上去,先让老百姓认可你的产品和品牌,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低价策略的确吸引了一批消费者购买,但在销量还未形成规模之前,车企不得不承担巨额成本带来的压力。零跑汽车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期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3%。

在成本的压力下,零跑汽车开始求变。2021年10月,零跑交付一款新车型C11,这是一款智能电动SUV,起步价在17.9万元,根据配置的不同,价格最高达20多万元。尽管从销量来看,2021年,零跑的增长主要来自于2020年5月开始交付的T03。2021年,T03的交付量为3.91万辆,占零跑全年交付量的89.48%,该车补贴后价格在7.95万~9.65万元。但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成绩来看,随着车辆总体售价的提升,成本被进一步稀释。2022年第一季度,尽管零跑仍然处于净亏损中,但毛利率亏损降低到26.6%。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和蔚来在高端市场上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月销售榜单上,理想和蔚来是其中的常客。在高端SUV这个分类中,理想ONE曾多次占据榜单的前五。而从今年4月开始,蔚来ET7就一直出现在高端轿车榜单中。可见,在传统高端汽车品牌之外,蔚来和理想抢先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策略相对成功。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招股书中,零跑明确将15万~3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车市场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并将于9月28日推出售价18万~27万元的智能纯电动车C01。未来,零跑在已推出四款纯电动车型之外,计划以每年1~3款车型的速度于2025年底前推出7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在此之前,7月31日,哪吒S系列也正式上线。哪吒新旗舰哪吒S的售价在19.98万~33.88万元。以“为人民造车”示人的哪吒也开始朝着更有溢价空间的中高端车型靠拢。

3 “卷”市场 拼科技

在第二梯队造车新势力的夹击下,“蔚小理”最近略显艰难。

此前,蔚来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新车销量15万以上。但截至8月,蔚来2022年累计交付量为71556辆车,不到预期目标的50%。蔚来预计9月交付量在10271~12271辆之间。也就是说,今年第四季度,蔚来平均每月的交付量需要在22000辆以上,才能完成目标。

蔚来汽车2022年1-8月交付量

理想和小鹏离自己的目标则更远。理想今年的销量目标是20万辆,目前8个月累计75396辆的交付量依然不足调整后17万目标的一半。而小鹏截至8月的累计交付量仅有90085辆,只完成全年目标25万的36%。

为了缓解焦虑,蔚来选择创造副牌产线来覆盖10万到30万的市场区间。理想决定停产理想ONE,推出L8来替代,和L9一起承担销售重担。一向面向主流市场的小鹏汽车则在9月21日上市了自己的最贵车型G9,并声称G9对标保时捷。

从目前各造车新势力的动作和布局来看,不难想象,未来10万元以上的中端市场将成为各大新势力车厂争夺的重心。到那时,哪吒和零跑的价格优势将不再。

当新势力车厂“卷”在中端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哪吒和零跑汽车是否还能领跑新势力销量榜?

“我国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不高,如果一款车黑科技不够多,消费者很容易就被其他品牌所吸引。”在张翔看来,特斯拉、蔚来这种用户粘性做得比较好的品牌,在用户忠诚度上有优势,但零跑和哪吒想要进军中高端市场,关键还是靠技术创新打开市场。

如果单就技术而言,在这两家公司中,零跑或许更有优势。零跑汽车招股书显示,自2005年公司创建后,除了电芯等零部件,零跑汽车大部分的技术都依靠自研,在技术上有一定的积累。尽管哪吒并非以自研技术见长,但在张翔看来,哪吒和360、华为合作,依然能够让自身产品拥有一定的技术亮点,比如新款哪吒S搭载的激光雷达,和360合作可以拥有更好的安全性,都是其产品亮点。

排版/ 季嘉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零跑、哪吒隐隐挑战“蔚小理”,造车新势力“内卷”

随着融资、上市一系列消息,这些以10万元档新能源起家的厂商纷纷展开新版图,向低价车型告别,冲刺中高端市场。

文|IT时报记者 范昕茹

编辑|王昕 挨踢妹

过去2个月,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厂商占尽了风头。哪吒、零跑连续2个月领跑新势力销量榜,占据了第一、第二的位置。

9月20日,零跑汽车正式赴港IPO,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个赴港上市的公司。除了零跑汽车,第二梯队的威马汽车也在赴港IPO的路上。今年6月1日,威马汽车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近期坐拥了销量第一后,哪吒的上市之路也提上日程。

随着融资、上市一系列消息,这些以10万元档新能源起家的厂商纷纷展开新版图,向低价车型告别,冲刺中高端市场。

零跑逆袭,哪吒领跑

8月29日,港交所文件显示,零跑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9月18日,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金公司、花旗、建银国际。

9月20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香港IPO全球发售的股份数目为1.31亿股,每股最高发售价62港元(约合55.3元人民币),预计于2022年9月29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交易代码9863。至此,零跑汽车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个赴港上市的公司。

零跑汽车赴港IPO,是销量给了它底气。

今年上半年,位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汽车开始发力,从造车新势力中突围。今年3月,零跑以月销售10059辆的成绩超过蔚来,占据新势力造车排行榜的第四名。4月,随着上海疫情的到来,主攻一线城市的“蔚小理”供应链深受考验,销量受挫。零跑以9087辆的成绩占据新势力销售榜第一位。

此后,零跑销量排名虽有起伏,但与头部玩家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减。最近两个月,零跑实现逆袭,位于造车新势力榜销量第二。

相比零跑汽车,哪吒汽车的势头更猛。从今年1月开始,哪吒就进入汽车新势力销售榜单前三,一路领跑,直至今年7、8月份,登顶榜首。

对于哪吒、零跑的突围,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并不意外。“汽车市场其实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他说,“价格高的车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市场容量就比较小,价格比较便宜的车就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市场容量比较大。”因此,在张翔看来,哪吒、零跑销量贡献的主要车型就是10万元左右的车型,品牌定位也属于低价。尽管两家企业起步晚,但他们的销售增长快是很正常的事,“就好像我们一般的传统汽车领域,销量冠军都是大众、丰田,而不是奔驰宝马这一类豪华车”。

先冲量,再冲价

突围造车新势力销售榜并没能给零跑汽车带来一份完美的招股书。

尽管销量持续大幅提升,但2019~2021年期间,零跑汽车净亏损持续扩大,三年间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9.01亿、11.00亿和28.46亿元人民币。相应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10亿、9.35亿和26.29亿元人民币。以2021年4.3万辆的销量计算,零跑汽车每卖一辆车亏损达到6万元。

哪吒汽车也面临同样处境。数据显示,2020年,哪吒汽车净亏损13.21亿元;2021年,净亏损29.08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达42.29亿元。按照2021年累计69674辆的销量计算,哪吒汽车平均每辆车的收入为8.2万元,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约4.2万元。

对此,哪吒汽车CEO张勇表示:“只要企业能够良性运转,毛利率持续向好,亏损逐步缩窄,在两三年内能够实现盈利,我觉得这就挺好。先把规模打上去,先让老百姓认可你的产品和品牌,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低价策略的确吸引了一批消费者购买,但在销量还未形成规模之前,车企不得不承担巨额成本带来的压力。零跑汽车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期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3%。

在成本的压力下,零跑汽车开始求变。2021年10月,零跑交付一款新车型C11,这是一款智能电动SUV,起步价在17.9万元,根据配置的不同,价格最高达20多万元。尽管从销量来看,2021年,零跑的增长主要来自于2020年5月开始交付的T03。2021年,T03的交付量为3.91万辆,占零跑全年交付量的89.48%,该车补贴后价格在7.95万~9.65万元。但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成绩来看,随着车辆总体售价的提升,成本被进一步稀释。2022年第一季度,尽管零跑仍然处于净亏损中,但毛利率亏损降低到26.6%。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和蔚来在高端市场上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月销售榜单上,理想和蔚来是其中的常客。在高端SUV这个分类中,理想ONE曾多次占据榜单的前五。而从今年4月开始,蔚来ET7就一直出现在高端轿车榜单中。可见,在传统高端汽车品牌之外,蔚来和理想抢先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策略相对成功。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招股书中,零跑明确将15万~3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车市场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并将于9月28日推出售价18万~27万元的智能纯电动车C01。未来,零跑在已推出四款纯电动车型之外,计划以每年1~3款车型的速度于2025年底前推出7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在此之前,7月31日,哪吒S系列也正式上线。哪吒新旗舰哪吒S的售价在19.98万~33.88万元。以“为人民造车”示人的哪吒也开始朝着更有溢价空间的中高端车型靠拢。

3 “卷”市场 拼科技

在第二梯队造车新势力的夹击下,“蔚小理”最近略显艰难。

此前,蔚来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新车销量15万以上。但截至8月,蔚来2022年累计交付量为71556辆车,不到预期目标的50%。蔚来预计9月交付量在10271~12271辆之间。也就是说,今年第四季度,蔚来平均每月的交付量需要在22000辆以上,才能完成目标。

蔚来汽车2022年1-8月交付量

理想和小鹏离自己的目标则更远。理想今年的销量目标是20万辆,目前8个月累计75396辆的交付量依然不足调整后17万目标的一半。而小鹏截至8月的累计交付量仅有90085辆,只完成全年目标25万的36%。

为了缓解焦虑,蔚来选择创造副牌产线来覆盖10万到30万的市场区间。理想决定停产理想ONE,推出L8来替代,和L9一起承担销售重担。一向面向主流市场的小鹏汽车则在9月21日上市了自己的最贵车型G9,并声称G9对标保时捷。

从目前各造车新势力的动作和布局来看,不难想象,未来10万元以上的中端市场将成为各大新势力车厂争夺的重心。到那时,哪吒和零跑的价格优势将不再。

当新势力车厂“卷”在中端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哪吒和零跑汽车是否还能领跑新势力销量榜?

“我国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不高,如果一款车黑科技不够多,消费者很容易就被其他品牌所吸引。”在张翔看来,特斯拉、蔚来这种用户粘性做得比较好的品牌,在用户忠诚度上有优势,但零跑和哪吒想要进军中高端市场,关键还是靠技术创新打开市场。

如果单就技术而言,在这两家公司中,零跑或许更有优势。零跑汽车招股书显示,自2005年公司创建后,除了电芯等零部件,零跑汽车大部分的技术都依靠自研,在技术上有一定的积累。尽管哪吒并非以自研技术见长,但在张翔看来,哪吒和360、华为合作,依然能够让自身产品拥有一定的技术亮点,比如新款哪吒S搭载的激光雷达,和360合作可以拥有更好的安全性,都是其产品亮点。

排版/ 季嘉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