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留给郭台铭的时间不多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留给郭台铭的时间不多了

廉颇老矣,尚能战否?

文 | 略大参考 旺仔

编辑 | 程怡

按照现在的生产和交付进度,很多车企完不成年度目标,比亚迪除外。

比亚迪制定的年销量目标是150万辆,前三季度交付118万辆,完成率79%。保守估计,比亚迪能完成年度目标。不保守估计,应该猜测比亚迪能否冲刺200万辆,当然,要看比亚迪能不能生产出来。

它的对手,也是它的客户特斯拉,前三季度卖出93万辆,也正忙于冲刺150万辆的目标。对于降价和交付不知道哪个先到来的特斯拉而言,四季度Model Y降价幅度没有技巧,全是感情,最高接近3.7万,后续又推出购车送保险活动,相当于变相降价。

如果说此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年销量,还卡在六位数,各家几十万辆的销量差距,没有明显到足够震撼人心。今年的销售结果说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卧龙凤雏产生了。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造车新势力一年都达不到。早不在同一个竞争量级。

而且,两家头部品牌还在忙着提升产能。比亚迪全国九大生产基地,规划产能近300万辆。特斯拉忙于调整生产端的效率,要在年底达到4万辆的周产量,大约每15秒生产一辆汽车,产能爬坡到每年200万辆。上海和柏林的超级工厂,也在进行二期的产能扩建。总产量还要再提升100万辆。

新时代要有新王,新的发育效率。相比燃油车时代,丰田从2001年开始,每年增加50万辆产能逐步扩充的步伐。新能源车企的市场需求和扩产效率,是脚踩风火轮,抡着膀子,成倍提升。

比亚迪销售业绩每提升一个量级,曾经的宿敌,因比亚迪挖人而恼羞成怒的郭台铭,都要焦急一会儿。这位一心想给中国台湾汽车产业一个逆袭机会的代工之王,数次明示想为特斯拉代工。只是他真心一片,也仅换来马斯克一句:“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

新能源汽车发展十余年,愣是没撑起来一家代工厂。比亚迪、特斯拉忙着自建工厂,垂直整合。新势力品牌,起步阶段找传统车企代工,蔚来找江淮,小鹏找海马,问界找小康,品牌发展起来也想要自建工厂。赌上毕生荣誉造车的雷军,也没找曾经的代工厂富士康,小米在北京亦庄辛房路拿了600亩地,自建厂房。

就连在地产业浮浮沉沉几十年,突然记起来自己当了10年车间主任,还是有些制造业的基本功在身上的许家印,半路跨界造车,宁愿牵手同为门外汉的贾跃亭,也不找代工厂。为什么?造车可以拿地。郑州富士康园区,能生产全球近一半的iPhone手机。可哪家汽车主机厂,能生产全球一半儿的汽车。

一部手机有上千的零件,一台汽车有上万的零件。汽车总装厂通常是庞然大物一般的存在,占地超千亩。白色不锈钢板搭建的工厂,像巨大的积木嵌在土地上。高耸的生产厂房内,成千上万的工人关注着传送物料的传送带和无人车。

总装厂里,唯一的活动就是组装,流水线上的工人,用焊接和螺丝,固定成千上万的配件,将它们组装成电池、电机、电芯、悬挂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再经过钢板冲压件点焊、车身浸漆和喷漆,完成防腐处理。最后,将数以千计的机械零件和电气元件,以及少量的内饰安装进刷过油漆的车身,生产出一辆完整的汽车。

被誉为工业奇迹的汽车产品,由总装厂完成的工作量不过15%。许多没有自主技术能力的总装厂,跟代工厂也没有太多不同。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些年,造车新势力已经算不得新了,手握巨款的蔚来,也走到了向资本市场画饼要盈利的阶段。

时间来到2022年,造车新势力已经死过一轮了。奇点、拜腾、绿驰挣扎在破产、重组的边缘,极狐、威马、零氪半死不活。但是,这些阻止不了还没踏入造车进程的郭台铭,他不认命。

10月中旬,郭台铭72岁生日当天,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布两款电动车型——Model B、Model V,加上去年发布的Model C、Model E、Model T三款车型。大有抢光特斯拉Model 系列命名权的架势。

鸿海发布的五款电动车型,均是“参考原型车”,提供给品牌客户作为制造参考,后续客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简言之,它们是没有客户订单,不会量产的车型。怎么感觉,这项业务更适合远在大洋彼岸的贾跃亭,迟迟无法量产的FF91,不如,当做参考原型车,跟其他车企合作量产,如果有人愿意下订单的话。

郭台铭对汽车产业一片真心,它给鸿海规划的愿景是到2025年大约占据电动车市场5%的份额。他曾经的对手王传福,梦想大的多,制定的目标是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如果按照现在的全球第一——丰田,近10年销量的平均值估算,量级大约在1000万辆。反推之,鸿海的目标大约需要到达年产500万辆的量级。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能拿到的土地也不多了。郑州富士康航空港区的工厂,今年添了新邻居——比亚迪,一期项目快要交工了,产能目标30万辆。国内等着盘活的总装厂很多,不太需要有专门的汽车代工企业。即便是代工之王,没有稳定的订单,也就失去了跟地方政府谈资源的机会。眼睁睁看着,比亚迪长袖善舞在合肥、阜新、济南等城市拿地建厂。

郭台铭还是领着鸿海多提供一些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等汽车零部件,像科技与狠话并存的董明珠,造整车太难实现,灵活转型,尝试做车用空调。不过,从最新的消息看,郭台铭不肯放弃。鸿海将在印尼造车,并且继续扩大其在中国台湾、越南、印度、墨西哥、美国和捷克共和国的产能。咱就说说,这些国家里面,有几个有汽车配套供应链的。

全球汽车产量每年约在8000万辆至一亿辆之间,全球第一的丰田,年销量在1000万辆左右。行业的集中性远不如手机产业。走差异化定位,以市场换技术,有存活下去的几率。

图:丰田2021年总销量1050万辆

从目前的策略来看,郭台铭想从海外低线市场切入,争取发展空间。毕竟,比亚迪、特斯拉,又或者传统车企丰田、大众,眼睛里盯着主要市场是北美、欧洲、中国、日本,这些已经成熟的汽车市场。新兴市场,或许是发展,壮大的机会之一,但是市场份额已然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郭台铭

  • 台湾花莲强震后,郭台铭、鸿海合计捐出新台币1.4亿元用于救灾及重建
  • 郭台铭宣布退出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留给郭台铭的时间不多了

廉颇老矣,尚能战否?

文 | 略大参考 旺仔

编辑 | 程怡

按照现在的生产和交付进度,很多车企完不成年度目标,比亚迪除外。

比亚迪制定的年销量目标是150万辆,前三季度交付118万辆,完成率79%。保守估计,比亚迪能完成年度目标。不保守估计,应该猜测比亚迪能否冲刺200万辆,当然,要看比亚迪能不能生产出来。

它的对手,也是它的客户特斯拉,前三季度卖出93万辆,也正忙于冲刺150万辆的目标。对于降价和交付不知道哪个先到来的特斯拉而言,四季度Model Y降价幅度没有技巧,全是感情,最高接近3.7万,后续又推出购车送保险活动,相当于变相降价。

如果说此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年销量,还卡在六位数,各家几十万辆的销量差距,没有明显到足够震撼人心。今年的销售结果说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卧龙凤雏产生了。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造车新势力一年都达不到。早不在同一个竞争量级。

而且,两家头部品牌还在忙着提升产能。比亚迪全国九大生产基地,规划产能近300万辆。特斯拉忙于调整生产端的效率,要在年底达到4万辆的周产量,大约每15秒生产一辆汽车,产能爬坡到每年200万辆。上海和柏林的超级工厂,也在进行二期的产能扩建。总产量还要再提升100万辆。

新时代要有新王,新的发育效率。相比燃油车时代,丰田从2001年开始,每年增加50万辆产能逐步扩充的步伐。新能源车企的市场需求和扩产效率,是脚踩风火轮,抡着膀子,成倍提升。

比亚迪销售业绩每提升一个量级,曾经的宿敌,因比亚迪挖人而恼羞成怒的郭台铭,都要焦急一会儿。这位一心想给中国台湾汽车产业一个逆袭机会的代工之王,数次明示想为特斯拉代工。只是他真心一片,也仅换来马斯克一句:“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

新能源汽车发展十余年,愣是没撑起来一家代工厂。比亚迪、特斯拉忙着自建工厂,垂直整合。新势力品牌,起步阶段找传统车企代工,蔚来找江淮,小鹏找海马,问界找小康,品牌发展起来也想要自建工厂。赌上毕生荣誉造车的雷军,也没找曾经的代工厂富士康,小米在北京亦庄辛房路拿了600亩地,自建厂房。

就连在地产业浮浮沉沉几十年,突然记起来自己当了10年车间主任,还是有些制造业的基本功在身上的许家印,半路跨界造车,宁愿牵手同为门外汉的贾跃亭,也不找代工厂。为什么?造车可以拿地。郑州富士康园区,能生产全球近一半的iPhone手机。可哪家汽车主机厂,能生产全球一半儿的汽车。

一部手机有上千的零件,一台汽车有上万的零件。汽车总装厂通常是庞然大物一般的存在,占地超千亩。白色不锈钢板搭建的工厂,像巨大的积木嵌在土地上。高耸的生产厂房内,成千上万的工人关注着传送物料的传送带和无人车。

总装厂里,唯一的活动就是组装,流水线上的工人,用焊接和螺丝,固定成千上万的配件,将它们组装成电池、电机、电芯、悬挂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再经过钢板冲压件点焊、车身浸漆和喷漆,完成防腐处理。最后,将数以千计的机械零件和电气元件,以及少量的内饰安装进刷过油漆的车身,生产出一辆完整的汽车。

被誉为工业奇迹的汽车产品,由总装厂完成的工作量不过15%。许多没有自主技术能力的总装厂,跟代工厂也没有太多不同。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些年,造车新势力已经算不得新了,手握巨款的蔚来,也走到了向资本市场画饼要盈利的阶段。

时间来到2022年,造车新势力已经死过一轮了。奇点、拜腾、绿驰挣扎在破产、重组的边缘,极狐、威马、零氪半死不活。但是,这些阻止不了还没踏入造车进程的郭台铭,他不认命。

10月中旬,郭台铭72岁生日当天,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布两款电动车型——Model B、Model V,加上去年发布的Model C、Model E、Model T三款车型。大有抢光特斯拉Model 系列命名权的架势。

鸿海发布的五款电动车型,均是“参考原型车”,提供给品牌客户作为制造参考,后续客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简言之,它们是没有客户订单,不会量产的车型。怎么感觉,这项业务更适合远在大洋彼岸的贾跃亭,迟迟无法量产的FF91,不如,当做参考原型车,跟其他车企合作量产,如果有人愿意下订单的话。

郭台铭对汽车产业一片真心,它给鸿海规划的愿景是到2025年大约占据电动车市场5%的份额。他曾经的对手王传福,梦想大的多,制定的目标是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如果按照现在的全球第一——丰田,近10年销量的平均值估算,量级大约在1000万辆。反推之,鸿海的目标大约需要到达年产500万辆的量级。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能拿到的土地也不多了。郑州富士康航空港区的工厂,今年添了新邻居——比亚迪,一期项目快要交工了,产能目标30万辆。国内等着盘活的总装厂很多,不太需要有专门的汽车代工企业。即便是代工之王,没有稳定的订单,也就失去了跟地方政府谈资源的机会。眼睁睁看着,比亚迪长袖善舞在合肥、阜新、济南等城市拿地建厂。

郭台铭还是领着鸿海多提供一些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等汽车零部件,像科技与狠话并存的董明珠,造整车太难实现,灵活转型,尝试做车用空调。不过,从最新的消息看,郭台铭不肯放弃。鸿海将在印尼造车,并且继续扩大其在中国台湾、越南、印度、墨西哥、美国和捷克共和国的产能。咱就说说,这些国家里面,有几个有汽车配套供应链的。

全球汽车产量每年约在8000万辆至一亿辆之间,全球第一的丰田,年销量在1000万辆左右。行业的集中性远不如手机产业。走差异化定位,以市场换技术,有存活下去的几率。

图:丰田2021年总销量1050万辆

从目前的策略来看,郭台铭想从海外低线市场切入,争取发展空间。毕竟,比亚迪、特斯拉,又或者传统车企丰田、大众,眼睛里盯着主要市场是北美、欧洲、中国、日本,这些已经成熟的汽车市场。新兴市场,或许是发展,壮大的机会之一,但是市场份额已然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