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小米“戴”眼镜,弯道超苹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米“戴”眼镜,弯道超苹果?

手机厂商高端遇阻,AR能救?

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新熵  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今年的MWC大会,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各大厂商,再给AR市场添了一把火。

处理器平台提供方高通,宣布将与全球7家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新款XR设备、体验和开发者计划;“果链”企业歌尔股份,也发布了首个基于骁龙AR2的量产化轻量级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可以帮助品牌厂商面向市场快速推出相关产品。

上游添材,下游火旺。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国内手机厂商:中兴旗下手机品牌努比亚发布首款AR眼镜;OPPO带来二代OPPO Air Glass,全球首款采用树脂衍射光波导镜片的AR眼镜;小米更是连夜加更,一款无线AR眼镜探索版直接“降维打击”了所有同行。

如果放在前几年,手机厂商做AR眼镜可以认为是继TWS、智能手表之后的又一新玩具罢了,但全产业链的加码以及小米无线AR眼镜的横空出世,似乎让这一老观点有了转变:

AR眼镜是否成了各大手机厂商开启新一轮高端化冲击的切入点?又能否重新塑造手机品牌的高端化形象?

01、高端化新噱头

其实就在本届MWC召开前不久,整个XR行业接连被泼了几盆冷水。先是苹果AR业务被传出无限期延期;然后腾讯、Pico的XR团队又被曝出解散;就连All in元宇宙的Meta也进行了万人裁员。一时间,AR似乎又回到了最初大荧幕中不可实现的样子。

但坏消息没能泼灭企业的热情,巨头们相继遇阻反而向外界证实了AR眼镜的难度系数,也为手机厂商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冲击高端化,提供了动机。

近日IDC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AR/VR头显出货120.6万台(sales in口径),其中AR出货10.3万台。虽然市场已经逐渐打开,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目前还没有厂商量产出真正能够取代手机的消费级AR眼镜。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Magic Leap等等,都没能做到。

当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实现轻量化体验,几乎清一色地削减了功能实现,甚至让手机等主机设备提供主要算力。即便有可以脱离其他计算平台的产品,也集中在单一或少数场景,例如观影、拍照、户外等。这种眼镜做配件的思路,显然无法让消费者提不起兴致,更感受不到所谓的高端。

所以谁能够率先实现市场对真正意义的AR眼镜的期待,谁就能够抢先一步占领消费者心智,且凭借技术创新,树立起高端形象。当然,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也能借机拉高自己的品牌调性,提升高端智能手机的出货。

2月27日的MWC大会上,小米在发布13系列、平板、机器人后又玩了一次“One more thing”,用视频和PPT的形式,追加发布了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与过去OPPO等友商更新常规AR产品不同,小米的无线AR眼镜甚至抢了苹果的风头。

一直以来,有关苹果推出AR/VR头显设备的消息就曾未断过。在MWC大会首日,彭博社知名记者Mark Gurman表示,苹果公司即将推出名为“Reality Pro”的头显,该头显不会有遥控器,主要是依靠用户的眼睛和手去控制,并且苹果正在测试其“空中打字”的功能,预计将于2023年6月发布。

戏剧性的是,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支持创新微手势交互,在演示中也可以看到,佩戴者仅需动动大拇指,即可实现隔空刷抖音。不仅如此,借助AR能力,小米无线AR眼镜甚至可将正在电视中播放的画面“抓”到眼前,随后起身边走边看。

不过小米讲完这一套PPT,听起来噱头十足,却没能带来实物展示,全球也仅有外媒XDA发布了该设备的上手体验报告。根据测试,该产品虽然可以实现隔空操作,但仅30分钟后眼镜便出现了没电的情况。超短的续航时间,也就意味着距离消费级体验相差甚远。

此外,从“探索版”的名称来看,意味着可能售价不低或者不会量产,所以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小米抢在苹果之前发布这款极具科技感的产品,更像其高端化遇阻之后,想要从技术角度提升品牌调性的一次尝试,就像是当初发布人形机器人,本质目的还是为高端化服务,产品多是概念之意。”

02、上探遇阻急需变招

高端化遇到瓶颈,这是以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内卷AR眼镜的一大原因。

回顾近两年的手机市场,自主品牌冲击高端采取的打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疯狂堆料、技术创新以及换折叠屏赛道。

首先,疯狂堆料是最能卖得上价的。2020年后,无论是小米、OPPO还是vivo,除了抢高通的首发处理器外,内存、屏幕、电池等零部件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军备竞赛”。

消费者有更直观的标准对比,厂商就有卖高价的理由。不过堆料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各家产品的同质化。而从iPhone、三星、华为的成功经验来看,“堆料”并不是高端化第一位的,通过硬件或者生态上的核心技术,打造出色的差异化体验才是。

所以,从2021年开始,国产厂商清一色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对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性,纷纷抛弃“组装、堆料、换壳子”的老套路,开始做芯片等方面研发,意图塑造技术创新形象。

但米OV目前仅自研出了影像相关芯片,并且因为诸多客观因素,始终无法向核心芯片再进一步。最终内卷之后,也没有哪家厂商能带来更差异化的体验,这条路靠“芯”做高端的路,依旧举步维艰。

于是继续内卷到折叠屏赛道,寻求通过改变手机形态完成高端化突围。但这个小众市场,在各大厂商多轮上新后,最便宜的折叠屏手机售价甚至在6000元以下,还不如苹果、华为的高端直板机型。

当然,国产厂商连续多年的冲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截至2022年Q2米OV三家在全球高端(>400美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均为4%。

可惜的是,即便自主品牌已经在产品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目前仍然无法与苹果、三星抗衡。疲态之下,高端化策略也需要做出改变。

多年前业内就有一个共识,眼镜未来将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并且相比智能手机的形态转变、硬件升级等,AR眼镜无论是在生态融合还是硬件技术实现上都更为复杂,也更能代表一家企业的科技制造水平。

不过一个现实问题是,AR眼镜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在供应链、品牌关联性、技术积累等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但想要用AR眼镜来改善品牌调性,甚至将概念宣传片中的产品量产,都不是那么容易。

03、AR眼镜还有哪些变数?

不得不承认,即便各大手机厂商能够展示出惊艳的概念设计,且与高通、歌尔股份等上游供应商合作密切,但想要实现量产落地,亟待解决的难题仍存在于三个方面。

MicroLED推进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亮度更高、寿命更长、功耗更低的MicroLED显示技术,正在成为主流厂商制造AR眼镜的首选,苹果也对这一技术的前景持肯定态度。

但单纯从技术发展角度看,MicroLED还处于研发的“死亡之谷”。例如,在LED迁移到背板上的过程中,需要攻克转移效率、对齐精度、良率等相关的工艺,避免MicroLED亮度不均匀;在封装时用垂直式还是倒装式还是其他形式进行,在技术领域也还在不断探讨;另外背板基板的制造、RGB三色实施方案等都还不算成熟。

虽然智能手机厂商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研发动力,但想要大面积运用到AR上,也需要长时间研究。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近十年来,苹果一直在投入巨资开发自己的MicroLED技术,但至今也未应用到产品上。

2.交互生态建设,挑战颇大。

AR眼镜与智能手环、手表等依赖与手机互联的穿戴产品不同,它需要建立更为独立的生态系统,以达到隔空操作、虚实结合的高维度需求。

此前,AR应用研发主要集中在第三方如Vuforia、ARToolKit、视+、亮风台等,这些企业多是根据客户需求逐个定制,其设计的Demo属于个案,且大都集中于工业、办公领域,消费市场感知度不高。

手机厂商虽然能够将已有的成熟生态部分迁移或嫁接,但现实问题是,AR应用的操作使用与传统APP完全不同,需要更多交互设计,包括语音、手势等。

这些交互的识别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没有哪家厂商敢说,实时三维手势跟踪的难题完全解决。即便是基于深度摄像头,但一个鲁棒的手势识别和跟踪系统,目前仍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通俗的理解就是,无论是键盘还是鼠标亦或是手机屏幕,系统可以清楚地认知输入状态和非输入状态,但对手势、语音而言,什么时候是输入,什么时候是非输入,很难区分。从逻辑上讲,要把这个问题先解决掉。

3.续航、重量、价格,难以平衡。

技术上的进步仍然无法使AR眼镜成为主流。

拿小米这款无线AR举例,目前虽未公布售价,但预估相当昂贵。尤其是配备强大的处理器、手部追踪、“视网膜级”显示屏等等,单是这些零部件都造价不菲。一位供应链人士称,算上搭配的结构件、主板,仅仅是单目的光波导镜片成本就要超过两千元。

另外在重量和续航上,尽管小米这款AR眼镜仅有126克,但仍显笨重,就像是将一部iPhone手机挂到了脸上,而一副普通眼镜的重量是在30克左右。

并且在续航上,小米这款面向未来的眼镜在评测中给到的成绩是不足30分钟,这显然无法满足日常使用。而如何在更轻量化的前提下,做到更长的续航,即使是擅长内卷电池的国内手机厂商,可能一时也难以带来较为平衡的方案。

04、写在最后

把所有困难因素叠加起来,很容易看出消费级AR产品仍是概念成分居多,尽管有这些实力雄厚的手机厂商加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就一一攻克。

当然如果只从炒作概念的角度来看,手机厂商显然比那些AR创业公司更会“整活”,但在拉高期待后,再发布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买家秀”,损害的其实也是品牌自己。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有技术、科幻、概念加持的AR眼镜,无疑是拔高品牌调性的绝佳机会,甚至存在弯道超越苹果的可能,但更希望自主品牌们能够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下,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体验,而非借势营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小米

6k
  • 小米汽车:计划近期开启小米SU7 Ultra全国巡展
  • 小米15和SU7 Ultra发布,雷军继续对标苹果和特斯拉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米“戴”眼镜,弯道超苹果?

手机厂商高端遇阻,AR能救?

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新熵  王思原

编辑丨伊页

今年的MWC大会,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各大厂商,再给AR市场添了一把火。

处理器平台提供方高通,宣布将与全球7家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新款XR设备、体验和开发者计划;“果链”企业歌尔股份,也发布了首个基于骁龙AR2的量产化轻量级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可以帮助品牌厂商面向市场快速推出相关产品。

上游添材,下游火旺。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国内手机厂商:中兴旗下手机品牌努比亚发布首款AR眼镜;OPPO带来二代OPPO Air Glass,全球首款采用树脂衍射光波导镜片的AR眼镜;小米更是连夜加更,一款无线AR眼镜探索版直接“降维打击”了所有同行。

如果放在前几年,手机厂商做AR眼镜可以认为是继TWS、智能手表之后的又一新玩具罢了,但全产业链的加码以及小米无线AR眼镜的横空出世,似乎让这一老观点有了转变:

AR眼镜是否成了各大手机厂商开启新一轮高端化冲击的切入点?又能否重新塑造手机品牌的高端化形象?

01、高端化新噱头

其实就在本届MWC召开前不久,整个XR行业接连被泼了几盆冷水。先是苹果AR业务被传出无限期延期;然后腾讯、Pico的XR团队又被曝出解散;就连All in元宇宙的Meta也进行了万人裁员。一时间,AR似乎又回到了最初大荧幕中不可实现的样子。

但坏消息没能泼灭企业的热情,巨头们相继遇阻反而向外界证实了AR眼镜的难度系数,也为手机厂商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冲击高端化,提供了动机。

近日IDC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AR/VR头显出货120.6万台(sales in口径),其中AR出货10.3万台。虽然市场已经逐渐打开,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目前还没有厂商量产出真正能够取代手机的消费级AR眼镜。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Magic Leap等等,都没能做到。

当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实现轻量化体验,几乎清一色地削减了功能实现,甚至让手机等主机设备提供主要算力。即便有可以脱离其他计算平台的产品,也集中在单一或少数场景,例如观影、拍照、户外等。这种眼镜做配件的思路,显然无法让消费者提不起兴致,更感受不到所谓的高端。

所以谁能够率先实现市场对真正意义的AR眼镜的期待,谁就能够抢先一步占领消费者心智,且凭借技术创新,树立起高端形象。当然,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也能借机拉高自己的品牌调性,提升高端智能手机的出货。

2月27日的MWC大会上,小米在发布13系列、平板、机器人后又玩了一次“One more thing”,用视频和PPT的形式,追加发布了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与过去OPPO等友商更新常规AR产品不同,小米的无线AR眼镜甚至抢了苹果的风头。

一直以来,有关苹果推出AR/VR头显设备的消息就曾未断过。在MWC大会首日,彭博社知名记者Mark Gurman表示,苹果公司即将推出名为“Reality Pro”的头显,该头显不会有遥控器,主要是依靠用户的眼睛和手去控制,并且苹果正在测试其“空中打字”的功能,预计将于2023年6月发布。

戏剧性的是,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支持创新微手势交互,在演示中也可以看到,佩戴者仅需动动大拇指,即可实现隔空刷抖音。不仅如此,借助AR能力,小米无线AR眼镜甚至可将正在电视中播放的画面“抓”到眼前,随后起身边走边看。

不过小米讲完这一套PPT,听起来噱头十足,却没能带来实物展示,全球也仅有外媒XDA发布了该设备的上手体验报告。根据测试,该产品虽然可以实现隔空操作,但仅30分钟后眼镜便出现了没电的情况。超短的续航时间,也就意味着距离消费级体验相差甚远。

此外,从“探索版”的名称来看,意味着可能售价不低或者不会量产,所以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小米抢在苹果之前发布这款极具科技感的产品,更像其高端化遇阻之后,想要从技术角度提升品牌调性的一次尝试,就像是当初发布人形机器人,本质目的还是为高端化服务,产品多是概念之意。”

02、上探遇阻急需变招

高端化遇到瓶颈,这是以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内卷AR眼镜的一大原因。

回顾近两年的手机市场,自主品牌冲击高端采取的打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疯狂堆料、技术创新以及换折叠屏赛道。

首先,疯狂堆料是最能卖得上价的。2020年后,无论是小米、OPPO还是vivo,除了抢高通的首发处理器外,内存、屏幕、电池等零部件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军备竞赛”。

消费者有更直观的标准对比,厂商就有卖高价的理由。不过堆料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各家产品的同质化。而从iPhone、三星、华为的成功经验来看,“堆料”并不是高端化第一位的,通过硬件或者生态上的核心技术,打造出色的差异化体验才是。

所以,从2021年开始,国产厂商清一色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对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性,纷纷抛弃“组装、堆料、换壳子”的老套路,开始做芯片等方面研发,意图塑造技术创新形象。

但米OV目前仅自研出了影像相关芯片,并且因为诸多客观因素,始终无法向核心芯片再进一步。最终内卷之后,也没有哪家厂商能带来更差异化的体验,这条路靠“芯”做高端的路,依旧举步维艰。

于是继续内卷到折叠屏赛道,寻求通过改变手机形态完成高端化突围。但这个小众市场,在各大厂商多轮上新后,最便宜的折叠屏手机售价甚至在6000元以下,还不如苹果、华为的高端直板机型。

当然,国产厂商连续多年的冲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截至2022年Q2米OV三家在全球高端(>400美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均为4%。

可惜的是,即便自主品牌已经在产品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目前仍然无法与苹果、三星抗衡。疲态之下,高端化策略也需要做出改变。

多年前业内就有一个共识,眼镜未来将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并且相比智能手机的形态转变、硬件升级等,AR眼镜无论是在生态融合还是硬件技术实现上都更为复杂,也更能代表一家企业的科技制造水平。

不过一个现实问题是,AR眼镜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在供应链、品牌关联性、技术积累等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但想要用AR眼镜来改善品牌调性,甚至将概念宣传片中的产品量产,都不是那么容易。

03、AR眼镜还有哪些变数?

不得不承认,即便各大手机厂商能够展示出惊艳的概念设计,且与高通、歌尔股份等上游供应商合作密切,但想要实现量产落地,亟待解决的难题仍存在于三个方面。

MicroLED推进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亮度更高、寿命更长、功耗更低的MicroLED显示技术,正在成为主流厂商制造AR眼镜的首选,苹果也对这一技术的前景持肯定态度。

但单纯从技术发展角度看,MicroLED还处于研发的“死亡之谷”。例如,在LED迁移到背板上的过程中,需要攻克转移效率、对齐精度、良率等相关的工艺,避免MicroLED亮度不均匀;在封装时用垂直式还是倒装式还是其他形式进行,在技术领域也还在不断探讨;另外背板基板的制造、RGB三色实施方案等都还不算成熟。

虽然智能手机厂商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研发动力,但想要大面积运用到AR上,也需要长时间研究。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近十年来,苹果一直在投入巨资开发自己的MicroLED技术,但至今也未应用到产品上。

2.交互生态建设,挑战颇大。

AR眼镜与智能手环、手表等依赖与手机互联的穿戴产品不同,它需要建立更为独立的生态系统,以达到隔空操作、虚实结合的高维度需求。

此前,AR应用研发主要集中在第三方如Vuforia、ARToolKit、视+、亮风台等,这些企业多是根据客户需求逐个定制,其设计的Demo属于个案,且大都集中于工业、办公领域,消费市场感知度不高。

手机厂商虽然能够将已有的成熟生态部分迁移或嫁接,但现实问题是,AR应用的操作使用与传统APP完全不同,需要更多交互设计,包括语音、手势等。

这些交互的识别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没有哪家厂商敢说,实时三维手势跟踪的难题完全解决。即便是基于深度摄像头,但一个鲁棒的手势识别和跟踪系统,目前仍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通俗的理解就是,无论是键盘还是鼠标亦或是手机屏幕,系统可以清楚地认知输入状态和非输入状态,但对手势、语音而言,什么时候是输入,什么时候是非输入,很难区分。从逻辑上讲,要把这个问题先解决掉。

3.续航、重量、价格,难以平衡。

技术上的进步仍然无法使AR眼镜成为主流。

拿小米这款无线AR举例,目前虽未公布售价,但预估相当昂贵。尤其是配备强大的处理器、手部追踪、“视网膜级”显示屏等等,单是这些零部件都造价不菲。一位供应链人士称,算上搭配的结构件、主板,仅仅是单目的光波导镜片成本就要超过两千元。

另外在重量和续航上,尽管小米这款AR眼镜仅有126克,但仍显笨重,就像是将一部iPhone手机挂到了脸上,而一副普通眼镜的重量是在30克左右。

并且在续航上,小米这款面向未来的眼镜在评测中给到的成绩是不足30分钟,这显然无法满足日常使用。而如何在更轻量化的前提下,做到更长的续航,即使是擅长内卷电池的国内手机厂商,可能一时也难以带来较为平衡的方案。

04、写在最后

把所有困难因素叠加起来,很容易看出消费级AR产品仍是概念成分居多,尽管有这些实力雄厚的手机厂商加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就一一攻克。

当然如果只从炒作概念的角度来看,手机厂商显然比那些AR创业公司更会“整活”,但在拉高期待后,再发布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买家秀”,损害的其实也是品牌自己。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有技术、科幻、概念加持的AR眼镜,无疑是拔高品牌调性的绝佳机会,甚至存在弯道超越苹果的可能,但更希望自主品牌们能够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下,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体验,而非借势营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