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summer
“楼下的钢琴声是理想
楼上的吵架声是生活
我夹在理想和生活中间
进退两难”
——《夹缝》
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这首诗出自B站网友「乔干洛马」,在这之前的刻板印象中,只有诗人的作品才可以称之为诗歌,现在,这种界限正在被一一打破。
2020年,UP主戴建业教授在B站发起“写诗鬼才”征稿活动,邀请文学爱好者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随后,另一位UP主“有山先生”推出“B站诗词大会”,这些活动受到了网友的积极回应,于是,在B站写诗成为一股自发风潮,短短一两年时间,弹幕、评论区、动态和视频中积累了大量的投稿作品,以及各种二创诗歌视频。
一时间,人人都成为了诗人。他们将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凝结成了精悍短小的诗句,这些作品真实中透露着一丝有趣,认真中又包含了一份勇敢。尽管有些只言片语的行文并不规范,但它们为人们重新定义了诗歌的意义。
什么是诗歌?诗歌又有什么意义?英国诗人和评论家奥登曾说,“诗歌使人欢愉、令人忧伤、扰乱秩序、娱乐、教诲——它可以表达情感的每一种可能的细微差别,描述每一种可以想象的事件,但所有诗歌必须做的只有一件事:尽其所能赞美存在和发生的一切”。
与这个定义对比,新一代年轻网友的诗歌在歌颂赞美「美好」之外,还将生存的不堪、真实甚至是丑陋展露在众人面前,这些诗歌仿佛一双眼睛,让人们更清楚敏锐的看清生活。
或许这正是当下所寻找的诗歌的真正意义,它既让我们了解生活,又让我们在看清真相后依然具有热爱生活的勇气。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感情及含义,TOPHER特在“世界诗歌日”这一周,搜寻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诗人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听到、看到更多精彩的风景。
PART 1 诗歌是一种浪漫
英国诗人约翰·济慈是浪漫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他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令人惋惜的是,他未活到26岁就因肺病恶化而英年早逝。尽管诗歌创作生涯只有短短7年时间,但济慈却创造了很多充满想象力、气势磅礴、直指人心的作品,这些作品也促使他进入世界上“最伟大诗人的行列”。
在济慈生活的年代,意大利浪漫传奇正在英格兰复兴,他的长诗作品《伊莎贝拉》则取材、改编于薄伽丘《十日谈》中第四日的第五个故事:伊莎贝拉住在佛罗伦萨的两个商人哥哥家,她和年轻的伙计罗伦索钟情于彼此。
哥哥们发现此事后把罗伦索带到一处森林,谋杀并埋葬了他。有天夜里,罗伦索的灵魂出现在了伊莎贝拉面前,告诉她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被埋葬的地点。伊莎贝拉按此找到了他的尸体,把它挖了出来,割下人头带回家并放进了自己的一只罗勒花盆中。受到伊莎贝拉泪水的浇灌,一株罗勒从罗伦索的头颅中长了出来,而且长得越来越茂盛。但她的两个哥哥从她手中夺走了那个罗勒花盆,痛失所爱后伊莎贝拉悲伤而死。
值得注意的是,济慈在改编成诗歌时并未在情节方面做出实质意义上的改变,同时,他认为这种中世纪浪漫传奇的体裁在英语文学中能够让人回溯至英国诗歌之父「乔叟」,所以会偶尔以乔叟特有的风格插入一些简短的题外话和祷言。但这些体外话所占的篇幅并不长,不会产生强行插入的突兀感,反而保留了本来的叙事进程。
《伊莎贝拉》最初被收录在济慈生前发表的第三部,即最后一部诗集中出版,出版七个月之后,当时年纪还未满二十六岁的济慈就因肺病恶化不幸去世了。
这首动人而真挚的长诗体现出济慈独特的创作风格,语言丰富而生动,后世读者和作家亦被诗中“为爱在所不辞”的执着、真爱无价的选择打动。
由后浪出品的这版《伊莎贝拉》在翻译家朱维基的译文基础上进行了略微修订,首度”将单首诗歌以汉英对照的方式结书出版,试图再现原诗动人的语言美和音韵美。另外,本书配有英国插画艺术家威廉·布朗·麦克杜格尔的插图,对应呈现诗文表达的情境,具有相当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图片来源: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荐书:《伊莎贝拉(插图珍藏版)》
作者:「英」约翰·济慈
绘者:「英」威廉·布朗·麦克杜格尔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后浪
PART 2 诗歌是一种真理
奥登是英国著名诗人、评论家,也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生于约克郡,1922年开始写诗,1925年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1930年到1935年期间在英国公立学校任教。
也正是在任教期间,奥登的第一部《诗集》让其成为了英国新诗的代表,1947年,他的长诗《焦虑的年代》获得了普利策诗歌奖。在奥登的一生中,创造了数量巨大,主题多样,技巧高超的不同作品,其独特风格对后辈作家影响深远。
不止于诗歌,《染匠之手》一书收录了奥登精彩纷呈的散文作品,包括他作为牛津大学诗歌教授发表的著名讲演录,另有还有数篇论述莎士比亚戏剧、以及对劳伦斯、玛丽安娜·摩尔、弗罗斯特等诗人的评论,关于卡夫卡、韦斯特、狄更斯等小说家的评论及翻译歌剧的思考等等。
书中的文章题材广泛却又互有关联,同时奥登也对诗歌,对艺术,对人生的种种境况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所思、所感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核心的关注点虽然是文艺,立论的背后却是他在二十世纪中的全部经验。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丰富细腻的奥登,他敏感睿智,又拥有巨大的同情心。他认为,诗歌不是魔术,是通过真理,使人清醒,为人解毒。他认为,正是在诗人想象力的神圣邂逅中,写诗的冲动才得以产生。
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诗人奥登。
图片来源:上海译文出版社
荐书:《染匠之手》
作者: [英] W·H·奥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PART 3 诗歌是一种力量
切斯瓦夫 米沃什,波兰作家,翻译家,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通晓波兰语、立陶宛语、俄语、英语和法语,但一生忠于母语,坚持用波兰语写作。
他的一生,见证了二十世纪欧洲大陆的剧烈动荡,他的诗歌创作深刻剖析了当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坚持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并与波兰古老的文学传统进行对话。
1980年,他因作品“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他70载创作生涯中共推出335首诗歌,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这本《米沃什诗集》中,收录了米沃什1931年至2001年间的所有篇章,并按照作者创作发表的年代,分为《冻结时期的诗篇》《着魔的古乔》《故土追忆》和《面对大河》四卷出版,由波兰语文学专家直接从波兰语译介,是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现米沃什的诗歌全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完整丰富的文本价值。
在米沃什看来,诗歌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诗歌的意义在于尽全力捕捉可触知的真相,“它的目的就是,而且只能是,拯救。”
同时,他认为,诗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力量。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米沃什的诗饱含热血,坚定而又深远,他也时刻在思考诗歌是否具有拯救功能,当身处现代再去阅读这些作品时,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强大力量。
图片来源:上海译文出版社
荐书:《米沃什诗集》
作者:[波] 切斯瓦夫·米沃什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上海译文新文本
PART 4 诗歌是一种生活
1976年,诗人余秀华出生于湖北钟祥,因出生时倒产脑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她赋闲在家。2009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她在《诗刊》发表诗作。2015年1月,首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上市,荣登豆瓣读书“2015年度中国文学榜”榜顶。
同期,余秀华获评网易“2015年十大女性奖”之首,并被《出版人》评为“2015年度作者”。2016年11月,导演范俭拍摄的余秀华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在素有“纪录片奥斯卡”之称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中获奖。
在现实中,余秀华被贴上“农妇”“诗人”“脑瘫患者”的重重标签,但在诗歌中,她抛开这些标签,尽情倾吐对自由的向往,对于爱情的渴望。在她的诗里,肉体与灵魂,小我与世界,瞬间与永恒,哲思与情绪,以爆炸般的烈度混合在一起,让人放弃分辨,不管不顾地浮沉在诗句的洪流中。
2015年,余秀华的处女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出版后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这种现象级热销,在诗歌领域引发了一次小浪潮。书中的诗歌呈现了她对爱情、亲情、日复一日的生活的感悟,带有村庄、土地的朴实气息,混合了女性丰富、敏锐的情感神经。
此次新经典推出的《月光落在左手上》精装版,收录了余秀华140余首作品,包括十余首新作。另外,还收入了记录诗人生活和创作环境的15张全彩图片,包括余秀华诗歌中描述的日复一日的乡村场景,以及燃起她丰富想象的日常意象。如今, 图片中的荷塘、山冈、田野、麦田、老屋……这些余秀华笔下白描的景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已经荡然无存。在本书中,或许你可以找到这些曾经存在过的时光痕迹。
作为源于生活,扎根生活的本土诗人,余秀华极为真诚,这种特质在当下这个矫揉造作的时代极为稀缺。如果你想体验这种奔放、丰盈、纯净的内心,不妨打开本书一探究竟。
图片来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荐书:《月光落在左手上》
作者:余秀华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新经典·琥珀
PART 5 诗歌是一种态度
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在B站,当看到好笑的内容,他们会在弹幕中打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当发现一位宝藏UP主,他们会送上“一键三连”以表欣赏。当刷到有趣、有价值的视频,他们会转发让更多人看见,这是B站带给他们的感受。
有时,他们又会在B站留下生活的痕迹——用诗歌的形式,有古体诗,也有现代诗,甚至有些可能都称不上“诗”。但这些诗都是值得珍视的个人体验,在阅读这些诗的时候,我们仿佛可以短暂地进入他们的生活。
为什么要写诗?或许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对于当下焦虑、迷茫的年轻人来说,写诗恰恰是内心的出路之一。自“我在B站写诗”活动发起两年以来,这群年轻人悄悄在B站的视频弹幕和评论区,写下上万首诗,这股热潮甚至曾经冲上微博热搜。
在看到这波浪潮后,中信出版社联合B站,将网友的作品凝结成诗集《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其中共收录130余首诗,作者不仅有普通B站网友,也有UP主有山先生、肝帝董佳宁、安州牧……与姜思达、王菊、叶三、李玉刚、于贞等近三十位创作者厕身其间。
这些诗是年轻人对自己的一种“实话实说”,它不宣称任何东西,而是跟自己的生命、身体做对话,从而也能够跟别人对话。
正如余秀华对这些作品的评价:“我从来不觉得诗歌高尚和神秘,它本来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态度就是诗歌的基座。”诗集《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也恰恰是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它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让这代人从平庸与被遗忘中拯救出来。
希望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能捕捉到熟悉而又新奇的生活碎片。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荐书:《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
作者:B站网友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湖岸
尾
余秀华曾说,
“诗歌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
也说不出来,
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
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
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
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
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
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在当下快速奔跑的时代,
我们或许需要慢下来,
用诗歌这根拐杖的力量,
走的慢一点,踏实一点,坚定一点。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