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白人饭”到底是什么饭?| 编辑部聊天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白人饭”到底是什么饭?| 编辑部聊天室

常吃白人饭大概意味着一种愿望吧——吃完饭投入工作的状态,也能同样锋利、思路活泛而不拖泥带水。这里面的确写满了现代性精神。

来源:视觉中国

第94期主持人 | 林子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与食物有关的话题因为涉及到所有人,总是能引起关注与讨论。最近冒出来的一个热议饮食话题是“白人饭”。据报道,这个话题起源于5月下旬,一位在瑞士的中国女网友发布了一个欧洲女人在火车上吃午餐的视频,她的午餐是“一袋生菜”和“几片火腿”。这个视频爆火后,“白人饭”的相关讨论与视频悄然增多,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外国网友和外国媒体的注意,CNN、Buzzfeed、《卫报》等纷纷刊文介绍“white people food/meal”是如何在中文社交媒体上走红的。

看了一些相关文章和讨论,我对“白人饭”这个话题的双重性感到有趣。一方面,在这个有着丰富饮食文化的国家,我们在饮食上向来是有优越感的,中餐食材丰富、调味精细、烹饪手法复杂,相比之下“白人饭”太过简单寡淡且生冷,这个标签因此有震惊、调侃和戏谑的意味,比如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兔子看了都摇头”。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网友对“白人饭”表达认同,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这种观点背后隐藏着打工人的倦怠与疲惫——当超长的工作时间让人没有余力好好吃饭、市面上的快餐外卖价格直逼50元人民币时,吐司夹火腿生菜叶就是让人能够活下去的还算不错的替代选项。

CNN在报道“白人饭”时采访了波士顿大学食物史学者Megan Elias,为我们理解“西方人的午餐为什么大多是生冷三明治”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19世纪末,随着全球北方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面向工厂工人和办公室职员的餐饮市场开始出现。“工厂里午餐时间是固定的,人们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吃午餐,城市化意味着很多人的工作地点和家距离很远,他们无法自己做饭。于是午餐餐车和快捷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个情况在美国特别普遍,它们为人们提供可以在办公室内外享用的、便宜简单的午餐。”Elias还指出,三明治之所以会成为“午餐标配”,是因为人们在有限的午餐时间里,可以在一个三明治中“选择不同口味,而且三明治不会有汤水洒出来,也无需加热”。

由此可见,三明治的历史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是相关的。当工作挤压闲暇、就餐时间越来越少成为每一个当代工作者的生活经验的时候,我们或许不难理解,为什么“白人饭”虽被嫌弃但确实有用。

“白人饭”是新教伦理操练,也是懒人福音

董子琪:其实今天我吃的还是卷。卷或者三明治真的很不错,有肉有菜,还便于携带,常吃这种卷大概能培养一种坚韧不拔的作战精神,与马克思·韦伯的清教徒伦理是不是有点类似?充分利用时间来工作,将现有的资源积极投入再生产而非用于享乐。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华裔脱口秀演员吉米在表演里吐槽每家中餐厅的菜单上大概有几百道菜,后厨做饭的师傅甚至不是所谓的主厨,而是谁刚从国内来的舅舅,舅舅穿着黄色的小背心,穿着人字拖,叼着烟卷儿,颠着铁锅,不时躬下身子用灶台明火点烟。这当然是比较夸张的,但也能证明华人做饭的天赋。

徐鲁青:懒人的做饭原则就是:避免削皮食物(丝瓜、西葫芦、茄子)、避免切丁切丝(好几年没吃过土豆丝了)、能蒸烤的绝不用炒的(避免洗锅与翻炒动作)。所以白人餐对我而言不是新教伦理操练,是懒人福音。我几乎天天中午吃,说起来太省事了也有罪恶感——一次性烤很多鸡肉,分饭盒装冰箱。每次拿两片吐司,切半根黄瓜一个西红柿,夹上烤好的鸡肉,有时候煮个鸡蛋补充蛋白质——做煮蛋而不做荷包蛋,也是为了避免洗锅。这些东西夹在一起淋上酱汁味道确实挺耐吃的,有时我还沾沾自喜在安福路说不定能卖50块。

其实,可以持续吃白人餐说明我状态不错。在心情不好、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我就需要味道更重、更油腻的食物了。有一段焦虑时期,我每天都要吃油炸食品,也去附近的湘菜馆吃盖码饭,小炒都重油重盐重辣,一大碗白米饭填进肚子,吃完心里好像平静了一些,好像又没有。 

尹清露:我一直以为,“白人饭”火起来的原因之一是它看上去的确清爽可口,比如网上常见的白绿配色的布拉塔芝士球加青提,以及村上春树笔下边缘锋利、口味清雅的黄瓜奶酪三明治。常吃“白人饭”大概意味着一种愿望吧——吃完饭投入工作的状态也能同样锋利、思路活泛而不拖泥带水。这里面的确写满了现代性精神,毕竟酒池肉林过于享乐主义了,你也无法想象谁吃完一顿美味的小龙虾后还能有条不紊地打开笔记本电脑。

说起来,我的一个也许不准确的观察是,社交媒体上吃大鱼大肉的吃播肉眼可见地变少了,反而经常出现一些较为朴素的食物分享贴,我最喜欢看的是小红书上一对名叫“健康真好”的老年夫妇,他们会不加滤镜地更新每日三餐,有时是煮鸡蛋配拌黄瓜,有时是汤面条配麦乐鸡,看上毫无章法和难度,反而给人一种简朴的修身养性之感,不知算不算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白人饭”呢。

有趣的是,最近也有针对水果的相关讨论,比起干净的苹果或者梨,芒果橙子和桃子是吃起来很“邋遢”的水果,它们不适合工作场合,还会让人吃相难看,所以更适合晚间淋浴时独自享用,四溅的汁水可以随着洗澡水一起流走。如此看来,是否能坚持吃白人饭也能看出人的性情吧,我就曾突发奇想买来沙拉菜和油醋汁自制健康餐,结果感觉更饿了,只好又去点别家外卖大快朵颐,看来我实在成为不了克制谨慎的人。

觉得“白人饭”不好吃,也算一种祛魅或文化自信?

潘文捷:初到北京的若干年里,我都处于震惊状态。北京是个美食荒漠,小笼包的皮和包子一样厚,鸭血粉丝能做成羊汤的鸭血版本,小餐馆往死里放盐放辣以掩盖鱼肉的不新鲜。宜家的饭也就正常能吃,竟然荣登北京美食排行榜前五。可是时间长了,还是能发现美食是存在的,甚至常常在我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做的是我意想不到的食物。

我现在明白了,小笼包、鸭血粉丝、新鲜鱼类本来也许并不是北方内陆城市的擅长,而它们也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招牌菜,只是当初我没发现。所以,“北京是美食荒漠”、“白人饭就是没味道”之类的话,是过于概括的说法。这些说法掩盖了多样性,显示出我们对某种文化的不了解。

董子琪:卤煮、炒肝儿不好吃吗?

林子人:我从来没觉得北京缺乏美食,但因为家乡杭州同样高居美食荒漠榜首,我也有些怀疑我在饮食上的品味是否太过粗粝……我觉得中文社交网络中人们晒出的不少“白人饭”已经是在玩梗了,比如用一片火腿包住一根黄瓜什么的,在真白人看来,这样简陋的食物也令人惊诧。

外媒报道指出,“白人饭”的说法其实是有一些文化误解的,生冷的卷、三明治一类的食物只会作为午餐出现,西方人不是一天到晚吃这些东西,正如中国人不是顿顿吃饺子。

潘文捷:话说回来,中国的种族歧视一直挺严重,偏偏在吃饭这件事上好像有了回旋的余地。大家觉得“白人饭”不好吃,反而显示出我们对白人的滤镜没有那么厚了,也算是一种祛魅或者是文化自信吧(笑)。现在还流行“黑人饭”,黑人饭工艺复杂、调味丰富,主食种类繁多,荤素搭配合理。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都直呼好吃。也许饮食的爱好也能让我们和第三世界的姐妹兄弟拉近距离呢!

徐鲁青:黑人饭”的说法好有趣。我也发现非洲菜和湖南菜有很多地方蛮像的,比如都喜欢放辣油,都喜欢用盐腌制食物、做腊制品。有一个说法是,贫穷地区比较难获得新鲜食材,所以需要更多的香料和食物处理工艺来辅助。我觉得除了中餐傲慢,西餐也有很能抬价的地方,比如时下流行的小酒馆只要fusion一下,比如在葱油拌面里加一些罗勒碎,身价一下子就高了。 

绩效社会人人倦怠,吃个火锅堪比狂欢

董子琪:便利店的各种卷和三明治就是为赶时间的人准备的吧,预制菜还有自热锅也是没时间的结果。国产电视剧里拼工作的打工人也是这样,孙俪在《理想之城》里就经常边熬方案边吃自热锅,刑侦剧里警察蹲点也经常一顿方便面、一笼蒸饺就算一餐。最近能记起来的最会烧菜的影视剧角色是《狂飙》里的高启强,没发迹时他经常给弟弟妹妹烧菜吃,会烧菜也是他照顾家人、懂得生活的体现,可他发达了之后就没怎么正经做过菜了,可能也是要“奋斗”、没时间的缘故。说起来,国产电视剧里多少重要场合吃顿饺子就能应付,吃个火锅简直是在狂欢了。

徐鲁青:现在的外卖价格实在是太贵了,而且每次点到后总是令人失望。我过年回老家会发现,上一代的生活是围绕三餐进行的,餐餐都吃得很丰盛,早饭吃肉丝粉配虎皮蛋,中饭和晚饭要有蔬菜、炒菜和汤,每餐都是自己做、自己洗锅。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备菜两小时,吃饭十分钟,时间性价比太低了,日常吃饭已经快被我看成维持体征的事。

有认识的人天天中午吃代餐粉,一包粉剂冲下去,保证营养充足、维生素搭配科学,制造一下午饱腹感。硅谷曾经流行过一款叫作“食物终结者”的代餐Soylent,方便快速,只需要咕咚咕咚喝下去,就能尽快回到电脑前工作了。这东西的2.0版本甚至免去了冲水这个步骤,在电脑前直接打开就能吃。Soylent的发明人是一个软件工程师,他说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吃的很糟糕,“我想创造出一种使全世界辛苦工作的人都受益的东西。”

他或许该想想,让他吃得不好的到底是做饭太麻烦,还是休息时间太短?代餐粉或许是绩效社会的发明精粹,真正把食物当成工具而不是目的。如果未来能靠充电代替进食,会不会很多人就不吃饭了?

林子人:《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认为,因为睡眠中的劳动者无法带来效益,尽可能地消除睡眠,就成为了资本主义攫取劳动力剩余价值的最极端手段:

“资本主义从我们手中窃取时间,睡眠将这一过程拦截,毫不妥协。大多数看似不能被消灭的基本生理需要,都已经被重新改造,转化成了商品。睡眠的存在,意味着有的人类需求和间隔时间是不能被殖民的,也不能被那个巨大的利润引擎所吸纳。”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美]乔纳森·克拉里 著 许多 沈河西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5

作者还说,“在全球化论者的新自由主义范式里,失败者才睡觉。”有朝一日,是不是变成失败者的人,才能好好吃饭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白人饭”到底是什么饭?| 编辑部聊天室

常吃白人饭大概意味着一种愿望吧——吃完饭投入工作的状态,也能同样锋利、思路活泛而不拖泥带水。这里面的确写满了现代性精神。

来源:视觉中国

第94期主持人 | 林子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与食物有关的话题因为涉及到所有人,总是能引起关注与讨论。最近冒出来的一个热议饮食话题是“白人饭”。据报道,这个话题起源于5月下旬,一位在瑞士的中国女网友发布了一个欧洲女人在火车上吃午餐的视频,她的午餐是“一袋生菜”和“几片火腿”。这个视频爆火后,“白人饭”的相关讨论与视频悄然增多,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外国网友和外国媒体的注意,CNN、Buzzfeed、《卫报》等纷纷刊文介绍“white people food/meal”是如何在中文社交媒体上走红的。

看了一些相关文章和讨论,我对“白人饭”这个话题的双重性感到有趣。一方面,在这个有着丰富饮食文化的国家,我们在饮食上向来是有优越感的,中餐食材丰富、调味精细、烹饪手法复杂,相比之下“白人饭”太过简单寡淡且生冷,这个标签因此有震惊、调侃和戏谑的意味,比如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兔子看了都摇头”。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网友对“白人饭”表达认同,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这种观点背后隐藏着打工人的倦怠与疲惫——当超长的工作时间让人没有余力好好吃饭、市面上的快餐外卖价格直逼50元人民币时,吐司夹火腿生菜叶就是让人能够活下去的还算不错的替代选项。

CNN在报道“白人饭”时采访了波士顿大学食物史学者Megan Elias,为我们理解“西方人的午餐为什么大多是生冷三明治”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19世纪末,随着全球北方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面向工厂工人和办公室职员的餐饮市场开始出现。“工厂里午餐时间是固定的,人们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吃午餐,城市化意味着很多人的工作地点和家距离很远,他们无法自己做饭。于是午餐餐车和快捷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个情况在美国特别普遍,它们为人们提供可以在办公室内外享用的、便宜简单的午餐。”Elias还指出,三明治之所以会成为“午餐标配”,是因为人们在有限的午餐时间里,可以在一个三明治中“选择不同口味,而且三明治不会有汤水洒出来,也无需加热”。

由此可见,三明治的历史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是相关的。当工作挤压闲暇、就餐时间越来越少成为每一个当代工作者的生活经验的时候,我们或许不难理解,为什么“白人饭”虽被嫌弃但确实有用。

“白人饭”是新教伦理操练,也是懒人福音

董子琪:其实今天我吃的还是卷。卷或者三明治真的很不错,有肉有菜,还便于携带,常吃这种卷大概能培养一种坚韧不拔的作战精神,与马克思·韦伯的清教徒伦理是不是有点类似?充分利用时间来工作,将现有的资源积极投入再生产而非用于享乐。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华裔脱口秀演员吉米在表演里吐槽每家中餐厅的菜单上大概有几百道菜,后厨做饭的师傅甚至不是所谓的主厨,而是谁刚从国内来的舅舅,舅舅穿着黄色的小背心,穿着人字拖,叼着烟卷儿,颠着铁锅,不时躬下身子用灶台明火点烟。这当然是比较夸张的,但也能证明华人做饭的天赋。

徐鲁青:懒人的做饭原则就是:避免削皮食物(丝瓜、西葫芦、茄子)、避免切丁切丝(好几年没吃过土豆丝了)、能蒸烤的绝不用炒的(避免洗锅与翻炒动作)。所以白人餐对我而言不是新教伦理操练,是懒人福音。我几乎天天中午吃,说起来太省事了也有罪恶感——一次性烤很多鸡肉,分饭盒装冰箱。每次拿两片吐司,切半根黄瓜一个西红柿,夹上烤好的鸡肉,有时候煮个鸡蛋补充蛋白质——做煮蛋而不做荷包蛋,也是为了避免洗锅。这些东西夹在一起淋上酱汁味道确实挺耐吃的,有时我还沾沾自喜在安福路说不定能卖50块。

其实,可以持续吃白人餐说明我状态不错。在心情不好、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我就需要味道更重、更油腻的食物了。有一段焦虑时期,我每天都要吃油炸食品,也去附近的湘菜馆吃盖码饭,小炒都重油重盐重辣,一大碗白米饭填进肚子,吃完心里好像平静了一些,好像又没有。 

尹清露:我一直以为,“白人饭”火起来的原因之一是它看上去的确清爽可口,比如网上常见的白绿配色的布拉塔芝士球加青提,以及村上春树笔下边缘锋利、口味清雅的黄瓜奶酪三明治。常吃“白人饭”大概意味着一种愿望吧——吃完饭投入工作的状态也能同样锋利、思路活泛而不拖泥带水。这里面的确写满了现代性精神,毕竟酒池肉林过于享乐主义了,你也无法想象谁吃完一顿美味的小龙虾后还能有条不紊地打开笔记本电脑。

说起来,我的一个也许不准确的观察是,社交媒体上吃大鱼大肉的吃播肉眼可见地变少了,反而经常出现一些较为朴素的食物分享贴,我最喜欢看的是小红书上一对名叫“健康真好”的老年夫妇,他们会不加滤镜地更新每日三餐,有时是煮鸡蛋配拌黄瓜,有时是汤面条配麦乐鸡,看上毫无章法和难度,反而给人一种简朴的修身养性之感,不知算不算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白人饭”呢。

有趣的是,最近也有针对水果的相关讨论,比起干净的苹果或者梨,芒果橙子和桃子是吃起来很“邋遢”的水果,它们不适合工作场合,还会让人吃相难看,所以更适合晚间淋浴时独自享用,四溅的汁水可以随着洗澡水一起流走。如此看来,是否能坚持吃白人饭也能看出人的性情吧,我就曾突发奇想买来沙拉菜和油醋汁自制健康餐,结果感觉更饿了,只好又去点别家外卖大快朵颐,看来我实在成为不了克制谨慎的人。

觉得“白人饭”不好吃,也算一种祛魅或文化自信?

潘文捷:初到北京的若干年里,我都处于震惊状态。北京是个美食荒漠,小笼包的皮和包子一样厚,鸭血粉丝能做成羊汤的鸭血版本,小餐馆往死里放盐放辣以掩盖鱼肉的不新鲜。宜家的饭也就正常能吃,竟然荣登北京美食排行榜前五。可是时间长了,还是能发现美食是存在的,甚至常常在我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做的是我意想不到的食物。

我现在明白了,小笼包、鸭血粉丝、新鲜鱼类本来也许并不是北方内陆城市的擅长,而它们也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招牌菜,只是当初我没发现。所以,“北京是美食荒漠”、“白人饭就是没味道”之类的话,是过于概括的说法。这些说法掩盖了多样性,显示出我们对某种文化的不了解。

董子琪:卤煮、炒肝儿不好吃吗?

林子人:我从来没觉得北京缺乏美食,但因为家乡杭州同样高居美食荒漠榜首,我也有些怀疑我在饮食上的品味是否太过粗粝……我觉得中文社交网络中人们晒出的不少“白人饭”已经是在玩梗了,比如用一片火腿包住一根黄瓜什么的,在真白人看来,这样简陋的食物也令人惊诧。

外媒报道指出,“白人饭”的说法其实是有一些文化误解的,生冷的卷、三明治一类的食物只会作为午餐出现,西方人不是一天到晚吃这些东西,正如中国人不是顿顿吃饺子。

潘文捷:话说回来,中国的种族歧视一直挺严重,偏偏在吃饭这件事上好像有了回旋的余地。大家觉得“白人饭”不好吃,反而显示出我们对白人的滤镜没有那么厚了,也算是一种祛魅或者是文化自信吧(笑)。现在还流行“黑人饭”,黑人饭工艺复杂、调味丰富,主食种类繁多,荤素搭配合理。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都直呼好吃。也许饮食的爱好也能让我们和第三世界的姐妹兄弟拉近距离呢!

徐鲁青:黑人饭”的说法好有趣。我也发现非洲菜和湖南菜有很多地方蛮像的,比如都喜欢放辣油,都喜欢用盐腌制食物、做腊制品。有一个说法是,贫穷地区比较难获得新鲜食材,所以需要更多的香料和食物处理工艺来辅助。我觉得除了中餐傲慢,西餐也有很能抬价的地方,比如时下流行的小酒馆只要fusion一下,比如在葱油拌面里加一些罗勒碎,身价一下子就高了。 

绩效社会人人倦怠,吃个火锅堪比狂欢

董子琪:便利店的各种卷和三明治就是为赶时间的人准备的吧,预制菜还有自热锅也是没时间的结果。国产电视剧里拼工作的打工人也是这样,孙俪在《理想之城》里就经常边熬方案边吃自热锅,刑侦剧里警察蹲点也经常一顿方便面、一笼蒸饺就算一餐。最近能记起来的最会烧菜的影视剧角色是《狂飙》里的高启强,没发迹时他经常给弟弟妹妹烧菜吃,会烧菜也是他照顾家人、懂得生活的体现,可他发达了之后就没怎么正经做过菜了,可能也是要“奋斗”、没时间的缘故。说起来,国产电视剧里多少重要场合吃顿饺子就能应付,吃个火锅简直是在狂欢了。

徐鲁青:现在的外卖价格实在是太贵了,而且每次点到后总是令人失望。我过年回老家会发现,上一代的生活是围绕三餐进行的,餐餐都吃得很丰盛,早饭吃肉丝粉配虎皮蛋,中饭和晚饭要有蔬菜、炒菜和汤,每餐都是自己做、自己洗锅。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备菜两小时,吃饭十分钟,时间性价比太低了,日常吃饭已经快被我看成维持体征的事。

有认识的人天天中午吃代餐粉,一包粉剂冲下去,保证营养充足、维生素搭配科学,制造一下午饱腹感。硅谷曾经流行过一款叫作“食物终结者”的代餐Soylent,方便快速,只需要咕咚咕咚喝下去,就能尽快回到电脑前工作了。这东西的2.0版本甚至免去了冲水这个步骤,在电脑前直接打开就能吃。Soylent的发明人是一个软件工程师,他说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吃的很糟糕,“我想创造出一种使全世界辛苦工作的人都受益的东西。”

他或许该想想,让他吃得不好的到底是做饭太麻烦,还是休息时间太短?代餐粉或许是绩效社会的发明精粹,真正把食物当成工具而不是目的。如果未来能靠充电代替进食,会不会很多人就不吃饭了?

林子人:《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认为,因为睡眠中的劳动者无法带来效益,尽可能地消除睡眠,就成为了资本主义攫取劳动力剩余价值的最极端手段:

“资本主义从我们手中窃取时间,睡眠将这一过程拦截,毫不妥协。大多数看似不能被消灭的基本生理需要,都已经被重新改造,转化成了商品。睡眠的存在,意味着有的人类需求和间隔时间是不能被殖民的,也不能被那个巨大的利润引擎所吸纳。”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美]乔纳森·克拉里 著 许多 沈河西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5

作者还说,“在全球化论者的新自由主义范式里,失败者才睡觉。”有朝一日,是不是变成失败者的人,才能好好吃饭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