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国际汽车制造商一季度财报相继出炉。综合来看,由于全球主要市场取消疫情管制限制,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有所复苏,界面新闻统计的14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的营收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大多数实现了两位数的涨幅。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对电气化研发的持续投入,以及在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销量逐渐下滑,传统汽车制造商多数陷入“增收不增利”的陷阱。
从欧洲品牌看,奔驰以营收、利润双增长的亮眼表现领跑其他品牌。今年一季度,奔驰营收375.16亿欧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40.11亿欧元,同比增长12%;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为54.22亿欧元,同比增长2%。截至本次报告,奔驰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两位数的利润率,发展势头强劲。
销量方面,奔驰一季度汽车部门销量50.34万辆,同比增长3%。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为奔驰最大市场,今年一季度售出新车19.1万辆,同比微增2.6%。但是受到价格体系变动的影响,奔驰在华营收同比下降6.6%至63.6亿欧元。集团预计今年全年销量、营收将与去年持平,调整后销售利润率在12%至14%之间。
奔驰的对手宝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今年一季度,宝马集团汽车业务营收312.7亿欧元,同比增长18%;税前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22亿欧元降至51亿欧元,同比下滑59%。宝马本季度共售出新车58.8万辆,同比微降,中国市场下滑至6.6%。
此前宝马集团预测,今年汽车业务利润率将达到8%至10%,高于去年7%至9%的目标。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趋于稳定,欧洲市场销量微幅增长,美国市场销售火热。
宝马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表示:“稳健的财务状况为集团转型奠定基础,未来将继续投资新车型和新架构,并关注电动化、数字化和自动驾驶。”
领衔亚洲汽车制造商的是日本的丰田汽车,本季度以9.7万亿日元的营收,5522亿日元的净利润傲视群雄。官方分析称,日元疲软提振了海外销售额,而产量的增加抵消了原材料成本飙升带来的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丰田汽车布局新能源的脚步并没有减缓。此前宣布将于2030年年底追加投资1万亿日元,进一步支持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而对于近期发展,丰田乐观地表示,预计2024财年营收将增长2.3%,经营利润将增长10.1%。
本田汽车则和宝马一样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今年1至3月,本田汽车营收为4.3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3%;营业利润为1054亿日元,同比下滑47%;净利润为1120亿日元,同比下滑10%。
本田方面指出,公司汽车生产和销售收到的冲击主要来自于供应链中断以及半导体短缺问题。另外,由于未能像丰田一样妥善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及高通胀,本田汽车生产成本攀升,最终导致营业利润出现下滑。
现代汽车集团一季度的表现也相当吸睛。今年一季度,现代汽车营收为37.7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4.7%;营业利润为3.6万亿韩元,同比大涨86.3%,创历史记录。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一季度总营业利润仅次于大众汽车。韩国证券经纪公司预计,韩国汽车制造商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强劲的业绩表现。
美系汽车中,福特成功实现逆袭,净利润大涨45%。官方表示。第一季度的盈利水平得益于更合理的产品组合、更高的净价、更好的销量以及更完善的市场布局。去年同期,由于在Rivian投资中市值计价的变化,福特汽车处于净亏损状态。
“围绕着不同客户群体运营的三大独立业务单元,使得公司在第一季度实现了稳健的表现, Ford+增长计划颇有成效。”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本季度福特在当家产品燃油车、纯电皮卡、SUV和商用车等细分市场坐稳美国市场头把交椅。
福特的三个独立业务单元中,仅电动车业务仍然在亏损。被命名为Model e的电动汽车业务息税前亏损7.22亿美元。官方预计全年亏损约30亿美元,与前两年的亏损总额相当。为在电动汽车领域迎头赶上,福特近期宣布了新的财务计划,将投资15至20亿美元对业务进行大规模重组,以尽快帮助电动车业务实现盈利。
同样在艰难转身的“大象”还有通用汽车。一季度通用汽车营收同比增长11%,但净利润仍在下滑。从短期来看,员工离职补偿造成的运营成本提升挤压了其盈利空间。数据显示,一季度通用汽车员工自愿离职计划支出达8.75亿美元。
通用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季度遇冷销售新车46.2万辆,市占率降至9%。为止住跌势,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宣布,未来公司将在中国推出更多电动车型,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电动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地位仍在,但利润不保。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全球交付量超42.2万辆,同比增长36%。今年年初持续的全球降价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下降24%,至25.13亿美元。
官方表示,特斯拉未来将专注运营杠杆的提升。“尽管第一季度我们在不同地区对一些车型进行了价格下调,但营运利润率的下降速度依然可控,预计车辆成本将持续降低,原因包括新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