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辰同学
马不停蹄。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三年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以时兴的“特种兵”节奏进行,行程相当紧凑。44个小时内,马斯克先后与外交部、工信部、商务部、贸促会和上海市的主要领导会面,并在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深夜誓师”,与员工合影留念。
6月1日,马斯克结束中国行程,乘坐私人飞机从上海返回德克萨斯州特斯拉总部。这位全球商业明星绝对是商界顶流,访华行程受到中外密切关注,连一顿晚宴都登上微博热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1日晚,关于马斯克的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1.7亿人次。
虽然马斯克的行程被全程严格保密,仅有少量信息通过官方渠道公开,但业界预测,马斯克此行或将推动FSD(完全自动驾驶)在中国落地、上海超级工厂扩产以及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建等关键事项。
若是从2014年首次访问算起,马斯克近10年间到访中国10次,每一次都是“收获满满”。此次马斯克访华消息发布之后,特斯拉当天股价应声上涨。美股当地时间5月30日开盘,特斯拉股价一度飙升5%,截至当日收盘涨幅超4%,市值一夜大涨逾250亿美元,约近1800亿元人民币。
得益于特斯拉股价暴涨,时隔半年,马斯克重新获得了世界首富的头衔。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马斯克目前的净资产约为1923亿美元。
王不见王
马斯克抵达北京的当天下午,网络传出其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会面的照片,二人在某酒店大堂并排而行,表情轻松愉悦。从目前得到的信息看,这可能是马斯克此行唯一会面的中国合作伙伴,突显出特斯拉对核心供应商的倚重。有业内专家分析,双方会面商谈的内容可能包括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储能电芯供应、未来在北美合作建电池厂以及动力电池供应的事宜。
马斯克与曾毓群会面的照片其实在中国主场,马斯克可能还应该见见另外一位“亦敌亦友”的同行:比亚迪的王传福。
过去数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冠亚军,基本上是比亚迪和特斯拉轮流坐。马斯克和王传福两位性格迥异的企业领导者,造就出两家气质完全不同的公司。实际上,二人曾经也从未把对方放在眼里。网络广泛流传,2011年马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如何看待比亚迪这家公司时,彼时马斯克意气风发,自信狂傲,他一边大笑,一边回答,“你见过他们的车吗?”并且坚定的认为比亚迪不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因为比亚迪的产品不行,技术也不是很强,“他们应该做的是确保自己不会倒闭!”
王传福也不甘示弱,在2013年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时表示:“假设家庭消费一旦启动,比亚迪可以分分钟造出特斯拉。”并再次于2015年“回怼”马斯克,称特斯拉简单说只是富人的玩具,只适合小众人群,而比亚迪则定位不一样,更加大众化。
在市场销量上,2016年起,比亚迪开始连续三年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但经过3年追逐,2019年,特斯拉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时间再到2022年,比亚迪总销量超过186万辆,超越特斯拉的130万辆,以惊人的“50万+”优势登顶全球销冠。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两家车企对新能源汽车“铁王座”的争夺,客观上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大纯电汽车蛋糕。
多年来,虽然马斯克和王传福的隔空嘴炮打的响亮,但由于比亚迪和特斯拉两种不同的发展路线——特斯拉俯冲,一开始就走纯电动路线,从高端车型切入,逐步覆盖中端车型;比亚迪上探,以纯电动+插混起家,从中低端车型往高端车型发力——马斯克和王传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处于王不见王的状态。
王传福带领比亚迪进行过3次成功的转型,也被业界贴上3个鲜明的标签:技术痴、颠覆者、汽车狂人。股神巴菲特永远的朋友查理·芒格赞誉他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既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各种标签,他最钟意的还是工程师。在员工超过22万的企业里,很难想象王传福超过70%的时间,仍旧用于研究技术。在公司,王传福也不希望员工喊他王总,而是喜欢别人喊他“工程师”。
身兼特斯拉、Twitter、SpaceX、The Boring Company等多家公司CEO的马斯克在对外解释时,对于他在公司里所做的工作,CEO不一定是个恰当的描述,“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开发技术的工程师,确保我们开发出突破性的技术,并确保我们有一个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不可思议的工程师团队。”他还说:“根据我的经验,伟大的工程师只会为伟大的工程师工作。这是我的首要职责,而不是CEO的职责。”
在这点上,二人有着相当的默契:推崇工程师文化。凭借对技术的敏锐把握,比亚迪和特斯拉沉淀领先行业的优势。
坊间还有传闻,2013年,马斯克堪称水逆。Model S大规模量产后,在短时间内连续自燃3辆,其中还有一名美国百万富豪死亡。一时之间,马斯克遭受舆论和汽车行业的唾弃,曾经的投资者丰田或因此也抛售股票,终止和马斯克的合作。但王传福并没有落井下石,他知道自己发言的分量,他对外界表示:“我们不希望特斯拉出事,他们做好了,我们才会受益。”
当然,唐辰并未在公开官方资料里查到这一段,马斯克是否知道危机时刻王传福的变相力挺也不得而知。但两位全球最顶尖的电车人深刻懂得:特斯拉和比亚迪属于同一技术阵营,都是纯电动车行业的旗帜,此种情形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各自艳羡
颇有意思的是,在本次访华行程开始前,特斯拉车友会的账号翻出之前“嘲讽比亚迪”那条采访视频,马斯克在下面回复,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那可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比亚迪汽车在市场上非常竞争力。”
这种态度的转变,可以理解为是商人马斯克的狡黠,为中国行营造友好的气氛。但根本上是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均不弱于特斯拉。王传福用硬实力征服这位美国“钢铁侠”。
随着比亚迪和特斯拉业务交集越来越多,王传福务实的“工匠精神”,和马斯克天马行空的“互联网精神”,也被经常拿来比较:特斯拉的基因里刻着颠覆,以“新物种”俯视人间的气势,摆出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姿态。而比亚迪是在中国传统汽车行业里成长,自我颠覆,趁势崛起。
但无疑,他们都只用极短的时间,崛起成长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品牌。多年发展,比亚迪和特斯拉都有着各自艳羡的核心能力。
技术上,比亚迪拥有电动车整车最核心的技术,如“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IGBT等电动车芯片。特别是电池技术,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市占率增幅最大的是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比亚迪超过宁德时代,排名第一。其中,比亚迪刀片电池因续航增加、成本优势明显,正在被众多车企放入备选清单。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依赖于采购,在电池稳定性和成本方面不占优势。
比亚迪的优势还表现在制造业的强大,王传福信奉垂直整合模式,由此在电动车领域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从三电系统、IGBT芯片,到DM-i超混、e平台3.0、再到刀片电池,比亚迪从一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升级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平台,构建一个庞大的新能源汽车生态。依托产业链的闭合模式,能够将成本降低至普通电子制造企业的80%,开发周期缩短到欧美企业的1/3。
当然,特斯拉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首当其冲的是强悍的品牌力带来的产品高溢价,得益于此,特斯拉像电动车行业的一条鲶鱼,多次主动挑起价格战,但底气十足。特别是国产化之后换装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极大降低。业界传闻特斯拉Model 3成本可以控制在19万元以内,还包括25%的毛利率。而比亚迪从低端汽车起家,过去几年注重增长,行业对其性价比、廉价的认知更为深刻,王传福也曾承认,“过去几年太过注重增长,扩张太快,忽略了渠道的质量,品牌宣传欠缺,没有做好品质,这是错误的”。
此外,在智能汽车最为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可谓“遥遥领先”。有行业人士预测,特斯拉的自驾系统会在2025年拿下全球主要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份额。此前还有研究机构报告指出,特斯拉拥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能够实现L3级别驾驶辅助,在全球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自动驾驶技术的缺失,也一直是比亚迪被诟病最多的短板,也成为资本市场估值的最大掣肘。虽然比亚迪市值曾破万亿人民币,目前依然有7500多亿人民币,但与特斯拉6000多亿美金的市值相差甚远,决定其评估体系差异的根本要素便是自动驾驶技术。或是策略需要,王传福多次公开表态,自动驾驶是忽悠,是被资本裹挟和炒作的一个概念。这番言论引来余承东回怼“故意打击行业或不懂行”。
但王传福对电动车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有清晰认知。他也表示,“汽车工业变革电动化只是上半场,智能化才是下半场”,比亚迪亦在电动车智能化层面持续发力,弥补自身不足。比如和百度合作无人驾驶项目。时至今日,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业务交集越来越多,同时具备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新能汽车市场销售上,比亚迪开始与特斯拉正面交锋,甚至在中国市场已经和后者拉开不小的距离,对特斯拉造成极大的威胁;比亚迪的电池已经打入特斯拉供应链,有媒体报道,比亚迪磷酸铁锂电芯已经上线特斯拉柏林工厂的Model Y生产线;而在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在加大砝码的另一条新能源赛道:储能,两家公司预计也将很快短兵相接。
按照结果论,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在不断地朝着对方的腹地进击,但谁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成为对方。世俗一点的说法,特斯拉成为美国的比亚迪,或者比亚迪成为中国的特斯拉,都不现实,二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或许,马斯克和王传福应该好好坐下来,认真的聊聊:新能源行业的未来方向盘,应该朝哪个方向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