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销量第二大汽车公司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债务公司,大众汽车正在经历挑战。
其乘用车CEO托马斯·舍费尔(Thomas Schäfer)警告称,大众将要经历一段艰难时期,公司需要短期内实现支出节约以控制成本。
“我们在许多年里放任成本变得过高,现在我们正处于危险,类似屋顶结构着火。”托马斯在当地时间上周五的会议上表示,这是最后的警钟。
会上,托马斯呼吁参会的数千名经理在之后的工作中尝试取得“小胜利”,这对于大众这一体量的公司而言,意味着数十亿欧元的节省。
托马斯将目前的遭遇归咎于大众过于复杂的流程和结构,公司在运营时缺乏灵活性也被他批评。
为此,大众新的财务策略包括目标节省高达100亿欧元(约合809亿人民币)的"绩效计划",这将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实施。
这一策略,借由砍掉部分销量和声量均不处于大众核心业务的车型实现。托马斯表示,大众在未来将专注于少数核心车型,并在车型配置上减少复杂性,在完成效率优化后最终实现利润提升。
“相较第七代高尔夫车型,大众中型纯电车ID.7在配置选项上减少了99%,”托马斯举例道。
上个月,狼堡确认了Arteon车型(国内CC车型)的终结,理由是销售情况不佳。此外,包括传奇车型甲壳虫和双门小跑车Scirocco在电动时代是否实现回归的讨论也被否认。
“有些车型已经过时了,把它们带回来没有意义,”托马斯说道。
托马斯在会上还拿出了3%这一数字进行自我批评,这是目前大众乘用车品牌的利润率表现,相比特斯拉等电动车公司动辄突破15%的表现显得相当微弱。
与较低的利润率伴生的还有在售车型产品力的缺乏——许多有意向购买大众ID.的消费者认可大众汽车的安全性和质量口碑,但对智能化有要求的客群可能会对该车型老旧的车机感到失望。
去年底,大众多款ID.车型陆续被曝出现车机故障、大小屏幕双黑的情况。对比搭载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小鹏、理想等一众新势力,ID.系列很难突出重围。
据界面新闻采访的一位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在大众展厅进店咨询ID.系列的人群基本都是85后,这些消费者完全可以熟练操作线上购买流程。大众在运营时缺乏灵活性并不是表现不佳的主因。
“退一步讲,假如产品真的够好,消费者会改变自己的习惯,也愿意为了理想的车型等待。”
全球范围看,大众在电动车领域的销售成绩并不逊色,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报告其电动车销售同比增长48%,从21.7万辆升至32.2万辆。
这一表现在欧洲地区的竞争者中稳坐头名,但在其最重要的中国市场却并非如此,今年上半年,大众在中国市场交付了6.24万辆电动车,同比下滑接近2%。作为参照,特斯拉Model Y单一车型在上半年的中国市场卖出了超过20万辆。
目前,大众集团约40%的收入来自中国。
评论